第125節琉球天變

大島根其實想玩一票大的,比方說舉城騷亂,烈火焚城,見人就殺,殺個血流成河什麼的。

可惜他的人手太少,那麼就來漢人說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率五十人進攻琉球王宮!

王宮這麼高大上的東西,五十人去攻打王宮,好比九七之後只派三個解放軍進駐香港一樣地荒謬。

但大島根還真敢這麼做,他們的五十人,甚至連裝甲都不配齊地,就那麼氣勢洶洶地衝擊王宮。

手持倭刀,直闖王宮,擋我者死,殺殺殺!

他們衝到王宮前,阻擋的侍衛上前,被大島根左右開弓,連殺二人,倭刀上鮮血淋漓。

倭人們吶喊而進,幾百琉球人使用腰刀、竹槍阻擋,結果死傷慘重!

琉球軍力太過弱小,他們沒有正規軍,成立的是“衛隊”,裝備不好,訓練很差。。。琉球人天性較爲溫馴,國內平和,幾乎沒有什麼壞人,加上國內經濟虛弱,等於只有警察,沒有軍隊,面對着亡命之徒也似的倭國人,無招架之力。

“殺!”

大島根雙持倭刀,兇猛無匹,手上人命都有七八條,可是琉球人兀自死戰不退,讓大島根惱火無比,揮動倭刀猛砍,砍斷手腳、砍中脖子,對方的血濺到他身上,把他變成了一個血人!

突地壓力一鬆,卻是殺透了對方陣容,在吶喊聲中,倭人攻破了王宮大門!

他們大踏步向王宮裡挺進,大島根大聲吆喝着:“快,到王宮正殿去!”

那裡是琉球人的統治中心,第一層是朝廷所在,第二層是最重要的冊封文書,尤其是第二層,代表了琉球統治的法理所在,一不做,二不休,把它給毀了,或者以此要脅,逼琉球人和明人籤城下之盟!

正殿在望。

前路不通,堆了一大羣人,拿着刀槍,簇擁着中間爲首者,有尚讓、長史蔡令飛、法司阮元沅等衆。

尚讓深吸一口氣,衝着大島根叫道:“大島先生,形勢已明,你們走投無路,放下武器,我們禮送你們出境,說到做到,我憑媽祖的名義發誓!”

條件寬大,或有人說倭人殺人放火,怎麼還放他們一馬?

無它,實力耳!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倭人有實力,萬一將來明人不在呢?莫要給倭人找到藉口,尚讓只能夠把剛纔的血債放一邊,可惜好意不被接受。

“是嗎?”大島根獰笑一聲道,揚揚手上還有滴血的倭刀道:“與其相信你,我更信任這傢伙!”

他揮刀道:“上!”

衝啊!倭人們興奮地跟隨他衝向尚讓,倭人們醜陋的面孔因爲叫喊而越發地難看。

“冥頑不靈,可惜,可惜!”尚讓嘆息道:“顏將軍,請!”

原本遮擋前面,密密麻麻的琉球人閃到一邊,露出了東南府的顏典,連同二十餘人一起向着大島根等倭人舉起了火槍。

顏典的一夥人,在蔡令飛和阮元沅的掩護下,潛進王宮,作爲王室的護翼。

“預備,放!”顏典舉起手槍道。

轟!

首當其種的大島根都不知道中了多少粒子彈,由於距離近,槍擊力大,竟將他給打得倒飛!

跌倒在地上,鮮血多處狂涌而出,須臾成了一個血人!

倭人們止步,不知所措!

尚讓再次招攬道:“放下兵器投降,饒你們不死,否則他的下場就是你的下場!”

他用漢語和倭語各說一次,結果呢,倭人渡邊雄咆哮道:“不要聽他的,他們正在裝填,只能打一次,衝上去,殺死他們!”

連喊邊帶頭衝,他說得沒錯,只有備份的四五支火銃打中了他!

駐刀在地,渡邊雄搖搖晃晃:怎麼他們都是打我?

不覺扭頭一看,頓時氣都不打一處來。

就他一個人在衝,其他人等,統統停着。

更有甚者,有二三個在他身邊一起衝的,很快就放慢了腳步,所以不多的槍都招呼在他身上!

恨啊!

渡邊雄倒地身亡,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氣死的!

倭人們放下了兵器投降,頭目死了,還打什麼!

沒有成建制的隊伍,衝起來一窩蜂,敗下去就是軟麪糰任捏。

頭目在的話,手下還可以說爲他而死,頭目不在,沒必要衝鋒,當然還有對方是明人的重大威懾所在,若果只有琉球人,則結局難說。

“好!”鼓掌聲中,顏大少笑容可掬而來。

……

琉球的天變了!

城裡大索,在東南府軍隊支持下,組織隊伍到處搜索倭人,將他們逮住,押解到港口倉庫關押起來。

倒也不爲難他們,但對於那些製造倭人的“琉球奸”,則很不客氣,整個家族被逮,家財充公!

一片混亂,悽風冷雨,許多人要倒黴了!

更多的人是高興,重回母國的懷抱,雖說並不是正規的大明官員,但是他們的實力比起大明海上力量來得強大。

不用多說廢話,請琉球君臣上大艦上參觀,就能夠說服他們了。

他們看到了什麼?

高大的戰艦,威武的巨炮,還有精神抖擻的雄軍!

“這只是我一半的力量,王爺殿下,在海的那邊,我還有四條五級巡航艦和二十四條六級巡航艦!我還有五千火槍兵!”顏常武告訴琉球國君尚豐王道。

“我們對於琉球王國沒有野心!我們需要的是一條通暢的航道,因此我們要駐軍,同時我給予你一定的租金,我們不干涉你們的國政(纔怪),不干涉你們的貿易……”顏常武甜言蜜語地道。

當天,顏常武與尚豐王率各自官員們駕臨久米村,尚豐王親自陪同顏常武參觀久米村兩座園中大廟,一爲孔子廟,一爲天后、關帝廟,都頗具規模,兩位首領共同上香,祝願兩方和平友好。

也是在當天,兩方勢力簽訂了《久米村條約》(條約早就由東南府準備好了)。

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50節樂與苦第1450節 賽甘寧!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離去:倦勤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351節 殺,不殺!第333節 好看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112節 呸!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822節 船不夠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333節 好看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090節 夜襲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
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50節樂與苦第1450節 賽甘寧!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688節 華人的腰桿硬起來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離去:倦勤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1155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二)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351節 殺,不殺!第333節 好看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112節 呸!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822節 船不夠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008節 你和我們同在第333節 好看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090節 夜襲第898節 新朝事務(一)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