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節 殺,不殺!

說起來長宗我部盛堂也是個苦命的,土佐藩原爲長宗我部家族屬地,由於其家主長宗我部元親桀驁不馴,被幕府除國,長宗我部家族慘遭迫害,到處逃跑,流離失所,生活無着落,作爲家族成員中的一員,長宗我部盛堂亦不例外,一天一頓飯是常事,餓肚子的滋味是常嘗。

好不容易來了個復辟,長宗我部盛堂坐回藩主的位置,過上吃飽飯的日子,還沒快活上幾天,就到了窮途末路!

運氣不好呵……

倭人很頑固不化,那些那些長宗我部家族部屬嚮明軍發動了絕望的衝鋒,明軍哪會與瘋狗來單打獨鬥,他們混在幕府軍倭人火槍手中不停地開火,以羣體的力量打屎倒幕軍倭人。

時爲中午,熾熱的陽光照耀大地,所有的倭人們又累又餓,而明軍則精神大振,密集的火槍打個不停,勢如破竹!

漸漸的,兩支從左右翼打的明軍在戰場中央勝利會師,然後來個中心開花,首先擊破了倒幕軍中軍,哪怕是倭人武士聲嘶力竭地叫喊炮灰向前衝,也沒什麼人理會他們,炮灰們四散而逃,頭也不回。

這場合戰有了明軍的介入,取勝無望,炮灰們再蠢也明白這個道理。

趁他病,取他命,幕府軍倭人一齊發力,與明軍大破敵軍。

倒幕軍全線潰敗!

狼奔豕突,漫山遍野都是人,他們丟棄了兵器、旗幟、裝備等,輕裝上陣,狼狽而逃。

開心一刻!

幕府軍倭人抽出了明軍贊助他們的砍刀,人人眼冒兇光,追砍那些先前迫害他們好苦的倒幕軍,代價就是他們的人頭!

砍刀堅韌好用,合金鋼所制,是東南國用來開荒、劈獸自衛,磨得鋒利無比,用來砍殺倭頭,有如切菜斬瓜一般,頭顱頂多砍上二三下就被砍斷!

倒幕軍籤軍,大舉徵用民間青壯出戰,導致江戶城幾欲不保,若不是那麼多的籤軍,給那些既沒人又沒裝備的倒幕軍來攻打,幕府敢自誇他們一年也打不下來。

結果呢,幕府被迫出逃,苦心經營的江戶城不得不自焚。

面子損失、財貨的損失、多大的損失!

幕府動了真怒,下令三天不封刀,砍頭領賞,砍到的首級個數關係到幕府軍參戰藩主新增石高的評定!

這道命令一發出去,各路藩主無不瘋狂,他們不過是稍事休息,即時帶領部屬出動,沿路追殺,見人就殺,見人就砍!

跑得慢一點的倭人紛紛被砍掉頭顱,餘衆魂飛魄散,飛也似地逃跑,幕府軍追不及也。

在倭人認知中,頭顱是人的靈魂所在,如果變成無頭鬼,連投胎都不成,萬萬不能被砍頭。

一逃一逃,原本喧囂無比的戰場上瞬間沉寂下來,人一下子就跑光了,竟然只留下了明軍、幕府本隊以及無數的屍體。

按照事先的部署,一半明軍退回山嶺,拱衛東南王,另一半明軍分散開開,則沿大路推進,如遇到抵抗時則消滅他們,等於爲幕府軍抵抗武力支持。

如果沒有遇到抵抗,那就當成巡遊吧!

一些好戰的明軍不太滿意這條命令,他們舔着脣皮問軍官道:“不順路殺些人,兄弟們有力氣沒使出去,晚上睡不着覺!”

被軍官白了他們一眼,頂回去道:“兄弟你貴庚?你去踩死螞蟻的遊戲覺得很好玩嗎?”

於是那些明軍只好無精打采地跟隨部隊前進,槍都不發一彈,沒殺一人,遇到抵抗,那些倭人見到是明軍,立即投降!

明軍允許受降,沒殺他們,幕府軍也給面子,那些倭人反倒得生,其他倭人則沒那麼好的待遇,倭人殺倭人,一點都不手軟。

明軍贊助倭人的砍刀大顯身手,殺起來真是又快又厲,不愧是華人出產,品質有保證!

幕府軍殺人,明軍不殺人,皆有考慮。

這一次打勝仗,幕府軍必須揚威,讓所有的倭人們清楚到幕府的厲害,殺一儆百,省得他們以後再來。

同時,倭島人太多了,糧食都不夠吃,殺些人,減少人口總有好處嘛。

最後就是投名狀,倭國大名共有三類,一類是親藩,與德川家有親戚關係,他們的忠心毋庸置疑,第二類是譜代大名,他們是1600年關原之戰前一直追隨德川家的大名,這兩類大名都追隨江戶幕府,但譜代大名的忠心不如親藩,第三類則是外樣大名,造反的主力。

待到譜代大手裡都沾了外樣大名的血,那彼此間的關係也就難好起來。

先前兩軍交戰,各爲其主,殺來殺去沒什麼。

現在追殺,是主動去殺,那仇恨就大了!

至於明軍不殺人,是給幕府面子,當着倭人的面去殺倭人,幕府的面子須不好看。

正是那句話“我家的孩子我來管,輪不到外人來說話!”

如果沒有幕府軍在旁邊看着,實際上,在上代將軍德川家光時期,顏常武曾率東南軍攻破倭國多個藩國,殺人放火,搶劫財物與人口,以致赤地千里,天高三尺,大明爲之清明。

搶到的東西送回臺灣,包括金銀銅鐵統統要,他們連菜刀都搶,一切金屬器皿都帶走,當中有大大小小的佛像,還有菜刀,是的,長的短的大的小的輕的重的,什麼樣的菜刀都有。

以至於當時美麗的東南府顏夫人瞪大秀目:“我們東南府不是缺錢缺到這個地步吧!”

現在嘛,東南國華人洗白了,實際上骨子還是海盜,現在幕府面前很老實,至於沒人的話……

……

沒有什麼大的軍情,幕府軍、二萬明軍一起返還江戶,至於一萬明軍海軍陸戰隊,由周全斌、顏典率領登艦,打着協助幕府軍的旗號,前去肝那些造反的藩國,隨行有大批空的運輸艦船,去做什麼,不必多說!

不幾日回到江戶,顏常武與德川家綱並列進城,入目處一片焦土,到處是殘亙斷壁,昔日美輪美奐的江戶已不復存在!

德川家綱強忍怒火,對顏常武發出邀請道:“小侄請叔父前往京都一遊!”

顏常武打了個哈哈道:“固所願耳!”

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404節 速下城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2185章 直落(三)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6節日程表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2183章 直落(一)第353節 夫人理政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463節 肝圖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71節落子(完)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355節 打·炮·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
第2041節 血戰伊斯坦布爾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1404節 速下城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937節 貌似友好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2185章 直落(三)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6節日程表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2183章 直落(一)第353節 夫人理政人物、年代大事記第141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12節誘之以利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91節定鼎之戰(完)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686節 兵發西藏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1895節 打敗中國人的方法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1463節 肝圖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316節 真理就在我們手裡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71節落子(完)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355節 打·炮·歌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