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

17世紀的倭國人口衆多,足有二千五百萬人,在世界上也掛得上號,是人口大國。

金銀衆多,得,具備了發展經濟的兩個重要條件:人口與資金。

然並卵,倭國窮得要命,許多人一天只食一餐,把白米飯視爲“銀舍利”,過年才能一嘗。

究其原因,地方太小,物資太少,經濟無論如何都發展不起來。

倭國人不吃紅肉,養牲畜很少是原因,更進一層的原因是地方小,養不起,如果把地方用來養大牲畜,民衆都吃不起糧食了!

“中國人有人口,有物資,但缺乏金銀,所以他們必須得到金銀,只要有了足夠的金銀,中國人的經濟就能夠更順利的發展!”阿部忠秋告訴保科正太郎道:“只有流通起來,金銀纔是錢!”

保科正太郎頻頻點頭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古人誠不欺我也!”

他與阿部忠秋交談,用的是字正腔原的漢語,還是南京腔!

如果讓他們用倭語說話,阿部忠秋還好一點,保科正太郎說倭語已經說得結結巴巴了!

不僅是他,就連現任將軍德川家綱也是如此,他幾乎不說倭語,用的全是漢語。

在倭國,只有下里巴人才說倭語,其他人都用漢語,實在可悲!

一些倭人,不是少數,還有一些大臣,都希望內附。

即倭國成爲中國的一部分,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漢光武帝時期賜封日本“漢倭奴國王”,自漢朝起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當然兩中華的統治者頭腦清醒,不可能接受倭國的請求,幕府將軍也不可能同意內附,畢竟國內再差,也委屈不到他的享受。

越近旭日城,海路上船隻漸多,他們看到了中國人的戰列艦編隊威武地在大海中巡航,讓他們感到了敬畏!

還有巡航艦、巡防艦和巡邏艇,艘艘的軍人都精神抖擻,動作幹練,讓保科正太郎感到了大國軍威,他也明白到爲什麼父輩們對中國是如此的尊崇。

人家隨時隨地都可以上門來打你,對他們能不客氣嗎。

保科正太郎更看到了大量的商船、客船,還有許許多多的遊艇!

那些遊艇十分漂亮,用來供中國人玩樂,表明了他們有錢又有閒,遊艇的價格保科正太郎是知道,更清楚它們屬私人所有,他對中國的富足有更深的感受了。

接近了旭日港,船隻多如牛毛,遠望海岸,有不少的碼頭,碼頭邊停泊着大量船隻,來來去去,保科正太郎情不自禁地道:“這就是熙熙攘攘的寫照啊!”

“對!”阿部忠秋微微頜首,他看着保科正太郎興奮的臉,暗暗嘆了一口氣。

年輕小子,眼中盡是對天-朝上國的崇拜,但這個天-朝上國實在太霸道了。

中國人聲明大陸是大明的,海洋是東南國的,兩中華兩分天下,他人不得插足。

不聽話?

試試中國人的火槍利不利,戰列艦強不強!

隨着中國人對世界的勘探越來越明白,他們發行了大量的地圖,倭人也隨即掌握了許多的資訊,阿部忠秋自然是很清楚。

西伯利亞!

北美洲!

東南亞!

這些地方隨便給一塊土地給日本,足讓日本受用不盡了,然而中國人一寸土地都不肯出讓,倭人曾經找到東南國,說希望以一千萬銀元購下阿拉斯加,被秉政王后拒絕了,她的理由非常清奇:“本後與陛下有個兒子的小名就叫做阿拉斯加,本後不能賣掉兒子!”

反正什麼土地都不肯賣,到後來她乾脆說:“中華的土地雖多,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想到寬廣無邊的西伯利亞,阿部忠秋心中就有痛苦。

日本人曾經在西伯利亞呆過!

是他們先到的,然後中國人到來,蠻橫地將他們給趕回日本!

雖然西伯利亞寒冷無比,可土地就是土地,再差的土地還是土地呵!

保科正太郎還年輕,等他年紀再大點,就知道中國也不是什麼好鳥。

阿部忠秋心中又有點慶幸,以日本多金,要不是人口太多,以東南國那位侵略成性的性子,只怕不會放過日本。

之所以不進攻日本,是因爲他不想背上包袱,他太聰明瞭。

只要他在,日本人還是得蟄伏。

在許多日本的心靈深處,他們對大陸和土地的渴望是萬世不移,初心不變,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要噬人,上岸奪取土地。

倭人地少地劣,火山一起,人得躲避,一個大臺風到來,能席捲全國,所有的收成都泡湯……

現在嘛,他們得乖乖的。

一陣震動傳來,佛蓋特快船停上了碼頭,他們登陸,這時碼頭已經有人來等他們,先前巡邏的中國巡邏艇隊攔截他們時,知曉了他們的身份,就急忙報告上去,由另外的巡邏艇引航到預定的碼頭,遂有官員帶着儀仗隊在碼頭上接船。

一個年青有爲的官員大聲道:“東南國外交部五等文官張石溪向日本國使臣問好,請幕府將軍安,願東南國與日本兩國友誼長存!”

五等文官的地位相當於大明官職中的正三品的侍郎,副部級。

以東南國的強大,派出五等文官來迎接倭國使臣並不失禮。

“日本國使臣保科正太郎、阿部忠秋向張大人問好,請貴國國王安康,願日本與東南國兩國友誼長存!”保科正太郎也大聲地道。

保科正太郎和阿部忠秋下了船,先出示了他們的執照,即證明他們身份的資料,國書他們帶來了放在金盒裡,現在不必拿出來。

“正使是保科正太郎,官職是側用人,副使是老中阿部忠秋,這個使節團的級別還是蠻高的。”張石溪看過他們的執照,心忖道。

側用人是幕府文官中第三等高官,負責向老中傳遞將軍的命令和向將軍轉呈老中等的奏章,地位等同於老中,卻因近着將軍,權勢往往凌駕在老中之上。

“這麼年輕!”張石溪心中嘀咕一下,滿面堆笑道:“歡迎歡迎,貴使遠來疲乏,辛苦了!”

“不敢當,這一路航程都能靠港,還行!”保科正太郎依先前阿部忠秋所教,小心地道。

“請,先到國賓館休息一下!”張石溪伸手延請,請他們上了豪華大馬車前往國賓館。

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280節 回南京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768節 破堅城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450節 賽甘寧!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23節改造戰艦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9節 殺鰲拜第108節前往臺北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748節 北伐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31節非戰不可第760節 洪爵爺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546節 倭殺倭(四)
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280節 回南京第1101節 差點被曬成肉乾的領袖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1768節 破堅城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450節 賽甘寧!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07節移民臺灣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223節改造戰艦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769節 殺鰲拜第108節前往臺北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748節 北伐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31節非戰不可第760節 洪爵爺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99節劉之鳳赴臺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178節 空前的損失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546節 倭殺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