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

“老頭子,你說將來要留我鎮守西藏,然後你去外面花天酒地,給我再找小媽?”楊璟新憤憤不平地道。

楊璟新變了語氣,事到如今,他已經看出了楊展的險惡用心,待到收藏後,留他楊璟新去鎮守西藏,在雪山之巔收心養性,而楊展則放飛自我,要不去打新疆,要不去青海,都是大概率的事情,或者回西亞去肝包頭佬,過上日夜有人殺,刀頭舔血,無比精彩的生活!

“怎麼,你有意見?”楊展也斜着眼睛看兒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問道:“楊-少-將?”

楊璟新搖搖頭,無精打采地道:“不敢有意見!”

“那你會怎麼做?”楊展追問道。

“保證完成任務!”楊璟新雙腿一併,挺胸就無可奈何地道。

“行了,行了,不要哭喪着個臉,做父親的不可能害兒子的!”楊展教訓他道:“你不想想,我們父子收藏,立下多大的功勞?”

“兩中華軍功中外戰、開疆拓土的功勞最大,西藏的地方很大,我們的功勞可進凌煙閣!”楊璟新似乎有點明白,低聲道。

“那就是了!”楊展說道:“如果我們繼續肝,把青海收了,再打新疆,我們兩父子的功勞大到我可以封公爵,你封侯爵,想想看,一門兩個世襲的爵位,朝廷會如何顧忌我們?掌權的可是皇太孫,而不是今上!”

要是顏常武在朝,他根本不怕誰的功勞大,因爲他本身是武功蓋世,殺人無數,無人可及,但這裡是新明而不是東南國!

楊展是過來人,很清楚前明的朝廷是如何的自相矛盾,既要用到武將又防着武將,新明還好一點,在楊展的心目中,要是東南王不在位的話,就一葉知秋,楊家就得早作打算了。

“薑還是老的辣!”楊璟新頭腦清醒過來,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守西藏!”

他關心地道:“我不在的時候,父親你得多加保重!”

楊展謔道:“現在我不是老頭子了?”

楊璟新毫不臉紅地道:“家有一老,就是一寶嘛!”

楊展冷哼一聲,讓親兵把外面的貴客領進來。

五人自外魚貫而入,形狀各異,看他們的樣子都是有文化的人,楊展給楊璟新道:“五位大人是戶部派來的經濟學家,擅長髮展農工商的經濟業務,小子你得好好跟他們學學!”

於是楊璟新給五人見禮,按送來的名單上的姓名客氣地稱呼他們爲某某老師。

五名經濟學家隨軍入藏,他們擅長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地方經濟,只要經濟發展起來,朝廷對於地方就有更大的控制力,所以他們的作用非常大。

楊展揮揮手,楊璟新將五專家帶走去找參謀長陳石星,互相介紹後,六人熱烈地討論起經濟學來,楊璟新聽得毫無興趣,走了神。

還沒進拉薩,他已經想以後的戰鬥了!

青藏不分家,既得西藏,青海肯定要收取的。

至於新疆,跑不掉。

統統跑不掉,三大地區是中華龍脈所在,爲中華千秋萬代之計,一定會將它們納進版圖。

這可是今上說的,所以仗還有得打。

可惜自己要在雪山上吹冷風,至少要過三五年才能出來,他不能再讓楊展經受更多的風霜,方爲孝道。

、話說回來,

陳石星與五專家討論出了結果,專家們肯定了陳石星的規劃,同時作了三點補充,一是要增加農作物的品種,包括玉米、豆類與油菜,以增加田地的產生率和利用率,如玉米比較高產,土豆耐寒,油菜的油菜籽能夠榨油,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吃油就得瘦!

楊展不解地道:“很多藏人放牧爲生,他們吃肉,肉裡不乏油脂啊。”

見陳石星與五專家一起瞪着他,楊璟新即時反應過來,不由地老臉一紅,即時自嘲道:“我是晉惠帝的弟子!”

楊璟新的說話很得體,他如果說他是晉惠帝第二,那他就完蛋了,足以告他一個不臣之心。

晉惠帝司馬衷,有人向他報告說民間有饑荒,老百姓沒飯吃,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老百姓沒飯吃的話,幹嘛不吃肉粥呢。

要說到今上顏常武,確實是萬家生佛,老百姓吃什麼,他最關心,所以他的專家團確實是專家而不是磚家,他們想的是用最小的成本,使得民衆能夠吃上油。

天底下大部分的人吃不上肉,兩中華民衆的狀況好了許多,而藏人不容樂觀,楊璟新過路,看到大部分的藏人都是衣衫襤褸,臉有菜色。

至於放牧,放的多是地主老財的牲畜,肉與他們有什麼相關?

就是那句話:“遍身羅琦者,不是養蠶人”

楊璟新強打精神,聽專家們一一道來,事情已經很清楚,他很有可能呆在西藏數年,不找點事情乾乾,他會瘋掉的,現在就是學習的大好時機,拿昌都練手,將來施行西藏。

專家們提議要改善當地環境,投資基建,建設商業街,還有開發民族手工業品。

一位姓陳的專家人從一個大袋子裡拿出數件物品說道:“這些卡墊、氆氌、地毯、腰刀、民族服裝、玉器、金銀首飾等等,都是可以考慮輸出的,只要能夠到達成都,則我們的物流可以把它們送到長三角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近年來,那裡的消費旺盛,工藝做得好,別緻的東西不怕沒有銷路!”

“好,好好!”楊璟新看着他們完成了他們的開發方案,由可靠的參謀長從各部隊裡選擇合適的人員開展工作。

然後,他發現再完善的開發方案,即使有雄厚的財力支援,以及具備了一定的物力資源---比方說,到達昌都的明軍輜重裡帶了不少的銀元,還有玉米、油菜、土豆等的種子或者種苗,竟是無用。

你想給他們增加收入,僱傭他們來開闢田地,然而找不到藏人來開工。

升米恩鬥米仇,不會直接發錢,明軍貼出告示,說要開墾某處爲田,招聘民工,一天工錢一百銅子,即0.1貫錢,錢不少,長期幹下去一年就有36貫錢,而內地城市的打工者也是二十多貫錢而已的年薪。

再有,願意爲明軍做事的,就

結果招工處門可羅雀,一個人也沒上門應聘!

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3節火併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1節非戰不可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50節樂與苦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748節 北伐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447節 硬剛(三)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86節勝利之後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
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77節東南號的訓練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3節火併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1節非戰不可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50節樂與苦第260節兩首領殊途同歸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748節 北伐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447節 硬剛(三)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186節勝利之後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363節 出乎意料的事多了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