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

大朝會!

超級大朝會,非一般的大朝會

在京文武百官六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彙集到南京皇宮,煌煌隊伍從奉天殿到午門盡頭,一片人頭,望之不知道有多少。

大明南京宮殿!

其坐北向南,有門四座,南爲午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北爲玄武門。

當進入午門,又有五座石橋,稱“內五龍橋”,橋下爲內御河。過了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爲“前朝”五殿。

奉天殿,即金鑾殿也,始於明太祖朱元璋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後來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造的。

新明建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回南京,顏常武這廝除了女人不多之外,什麼都多,銀元是全世界第一多,爲了粉飾太平,南京皇宮修葺得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更勝北京紫禁城一籌。

文臣武將們皆着嶄新的正裝,這是新發下來的衣服,造價不菲,一次性更換花了大價錢,但朝廷捨得。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這新簇簇的官員們人頭擁擁,個個神采奕奕,臉上帶笑。

或許有人有不同意見,但無人敢反映到臉上。

這是頭等大事,朝廷必定全力保障過關,誰敢反對,一概嚴懲不貸。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大批的形狀各異之人,既有類中華之人,也有棕皮小夥計、高鼻深目之輩等等,計有朝鮮、倭國、琉球、安南、柬埔寨、老撾、暹羅與緬甸這中華八國小跟班的使臣,其中朝鮮與倭國長期爭執誰是第一,中國王朝不能決,手背手心都是肉。

經過嚴肅的討論後,決定單數年份是倭國爲長,雙數年份是朝鮮排頭,現在是朝鮮使臣佔據第一位。

還有諸多的印度地區的王公、使臣、代表等,其中有東南國直管的殖民地,歸順東南國的王公貴族,兩中華本爲一體,東南國既有,新明亦有,其中有的印度王公來到新明,發現這塊大陸竟然是這麼地好玩,有得吃有得玩,極盡吃喝玩樂之事,不用受清規戒律的影響,足以聲色犬馬,乾脆就在新明定居下來,聽聞新明朝廷有大事,他們受邀,穿上了花花綠綠的民族服裝,進宮慶賀。

加上一路向西的埃及、蘇丹與敘利亞的埃米爾、帕夏代表,還有貝伊(地方長官)等,以及波斯帝國的使臣。

波斯帝國是位於奧斯曼帝國東方的大帝國,位於伊朗一帶,他們有長久的歷史傳承,民族意識較強,敢與奧斯曼帝國對懟。

中國人與奧斯曼帝國大戰,敵人的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很可能當中國人幹掉奧斯曼帝國時,與波斯帝國頃刻由朋友變敵對,但目前兩國關係良好,因此波斯駐新明南京使臣欣然來賀。

還有近着東南軍控制區的中東統治者,許多人都是牆頭草,派駐使節在南京,以及西方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法國等國的代表們,還有意呆利、神聖羅馬帝國、威尼斯共和國等,這些人高鼻深目,許多頭戴假髮,道貌岸然。

紅毛番之間的內部矛盾很深,大家互相黑,島國的黑大陸的,新教的黑天主教,天主教黑東正教,見面時彼此間喊打喊殺的,便在這裡,卻是言笑兮兮,彷彿一家子親戚一般。

“大朝會”由錦衣衛陳設鹵簿儀仗,教坊司陳列大樂,禮儀司陳列諸國文書、賀表、貢物,還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監督那些站久了愛打瞌睡或交頭接耳聊私的。

古代稱臣見君爲朝,君見臣爲會,合稱朝會。古代朝會有兩種,一爲大朝,指皇帝於元旦、冬至及大慶之日御正殿受羣臣朝賀;一爲常朝,指皇帝於平時召見文武官員,處理政務。前者屬於禮節慶賀性質,後者屬於日常公務性質。常朝中因御殿的時間不同而有早朝、午朝之分;因覲見的人員身份不同而有皇太子、諸王朝、諸司朝覲、藩屬來朝等區別。

今天是爲大朝會,盛況空前,大家排班,時辰一到,四個主角就位。

朱由產親臨大殿,頓時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禮畢則羣呼萬歲、萬萬歲。

顏常武也在其中,就衝着朱由產肯親自出面,把他的兒子朱和坪扶到儲君位置,就很值得一跪,況且朱由產還是他的岳父,顏常武再怎麼逆天,終究不是皇帝,皇帝可以君爲先,長輩爲後,長輩得倒過來向皇帝后輩請安,但顏常武不能這樣做。

還有監國公主朱真真,更是紅光滿面,喜形於色。

她這人深受封建禮法教誨,十分三從四德,出家從夫,將來從子,如今她的兒子如此出息,她高興得合不攏嘴,幾乎失了禮儀。

穿着明黃儲君衣袍的朱和坪挺立殿中,萬衆矚目,這殿上就他與皇帝的袍服最鮮豔。

他十分年輕,生就了母親的容貌,俊秀無倫,小鮮肉一枚,長相是不錯嘀。

有了一副好皮囊,內裡不是草包,他熟讀四書五經,又清楚其父的世界功略,雖然沒有上陣P過,但到過北方前線掛名督戰,算是見過大場面,管過軍理過政。

文武兼備,如今看他從容沉穩,大夥兒覺得都不錯!

總管洪TJ在丹陛前趨前一步,宣讀策封皇太孫的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金城郡王(即朱和坪的封號)堪爲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慼,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可爲萬世統率……宜立爲皇太孫!……”

聖旨說得駢文一篇,洪TJ卻讀得流利無比,聽得番人們如癡如醉。

宣讀完畢,衆臣齊曰:“臣等恭領聖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致通過,無人反對!

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80節出師落旗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9節初建軍(二)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219節Show實力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243節 夜茶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169章 不能停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97節一夜變天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743節 攻徐州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
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535節 媚媚犯事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2042節 夜戰我最強第80節出師落旗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9節初建軍(二)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544節 鬥倭倭(二)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219節Show實力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243節 夜茶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2169章 不能停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1278節 流放東南國真好用第97節一夜變天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743節 攻徐州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