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

軍官們知道敵情而胸有成竹,但士兵們尤其是新兵們忐忑不安,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着他們。

芸芸衆生,身不由已,唯有向着各自的神祈禱!

在一條運輸艦上裝載馬拉地營的營部,該營正營長是華人馬興銳少校,副營長是印度人庫納勒,庫納勒悄聲對馬興銳少校道:“哎,長官,我還是覺得心慌慌的!”

馬興銳心忖你們印度人楞是麻煩!

東南軍爲了訓練他們,花費了好大精力,耗費的成本巨大,平日裡死操,基本訓練、長途拉練和實彈演習等等一個不拉,還有“藍軍”的對抗,結果呢,這幫印度人還是一副熊樣!

軍官都是如此,更不用說普通的印度兵,看到他們目光遊離,畏畏縮縮,真是氣都不打一處來,訓練一條狗,都比他們強!

馬興銳敢不客氣的說如果遇到敵人,不說是強敵,要是沒有華人在身邊,那些印度兵會一鬨而散!

嗯,搞不好印度兵會佛系打仗呢!

華人官兵則不同,興奮者有,那是急於立功賺上一筆的新兵或者老兵;淡定的有,都是老兵,火熱的情緒已經沉澱下來,打仗是他們的職業,他們要做好這份工作,還有一些強自鎮定的新丁,但很少有人象印度兵們那樣把害怕掛在臉上,還挺理直氣壯的!

事到如今,該教的教了,該說的說了,馬興銳也不多說什麼了,只教庫納勒道:“吃點東西,你就不會緊張了!”

庫納勒就從口袋裡掏出“飼料”來吃,也就那種炒香的豆餅和花生餅,他笑容滿面,大口大口地吃着!

馬興銳在心中暗歎了一口氣,眼睛一瞥,看到了倭人士官田中守望向印度人輕蔑的目光,不禁好笑。

東南軍中以華人爲中堅,擁有許多國家不同種族的民衆加入到東南軍裡參軍,以彌補東南軍兵力不足的麻煩,這田中守被派到印度營裡,諂上壓下,討好長官,在長官那裡打印度人的小報告,對於印度兵極是兇惡,道德令人不齒!

但不得不說,真是一條好狗!

有了他,華人長官的耳目更靈,而印度人更聽話!

印度兵在他手裡服服貼貼的,無它,下手夠狠。

當他擔任軍營任星官的時候,常軍裝齊整,拿着一條皮鞭在營裡巡視,見到不乖的、不合軍規要求的印度兵行差踏錯,就大吼道:“你不好!”

言訖,一鞭重重地過去!

而華人長官見到不合要求的印度兵頂多叫他們加倍訓練而已,比如原地五十個俯臥撐。

哇噻,還真的是有效,他值勤時軍營裡特別肅殺,印度兵見他就象老鼠見貓一樣,就連軍階高過田中守的印度軍官也怕他三分!

這倭人不時與華人長官們嘀咕:“印度兵實在是爛泥糊不上牆,我鄉里有上好的兵源,忠誠、聽話、勤奮、努力、戰鬥力強,敢於拼命!只要長官同意去徵召他們,包保長官們不會後悔!”

可惜的是長官們說徵兵是上頭的決定,不是他們說了算。

田中守身材矮小,但氣勢兇厲,他以嚴重BS的目光看過艦上正在念經的印度兵!

該死的印度佬,只會唸經拜神!

但他們運氣好啊,難道領袖真的是他們的大神,所以才關照他們?

從印度那裡,領袖一下子就徵兵十萬,據說還準備徵多十萬!

二十萬的印度兵,要是家鄉人能夠被徵召這麼多人,該有多好!

哪怕是與華人領袖有親戚關係,雙方關係非常好,這麼多年下來,華人只在東灜徵召了十三萬人,五萬人蔘加東南軍作戰,八萬是開拓團。

要是能夠被徵召多一些人,家鄉人會是多麼的幸福!

只爲了讓家鄉人吃飽飯!

田中守出身於倭國仙台藩一個農民的家裡,說起來仙台藩得天獨厚,那裡盛產稻米,加上豐富的礦臺資源、冶煉業和牧業,還有沿海有鮑魚和鯊魚,可製成鮑魚乾和魚翅出口中國,比起許多隻能種稻米的藩國要好多了。

家鄉人和印度人一樣,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然而家鄉人幾乎與華人一樣的勤奮,天天勞作不休,可還是那麼窮!

倭國官不像中土那樣貪得無厭,官逼民反的事很少。據史載,到了十五世紀日本纔出現了一次農民暴動,以後也很少再出現。

吃不飽的原因是島國環境實在太糟糕了,一個颱風就可以讓整個倭島糧食失收,陷入饑饉中,全國人都要捱餓!

如果颱風打到大明的廣東,好啊,當季糧食失收,可是廣東水稻可以兩熟甚至三造,一季失收了還有另一季水稻頂上來,更有其它省份的糧食運過去補充。

勤奮並沒有得到好的待遇,在家鄉,許多人都在餓肚子,田中守久嘗餓肚子的滋味,從他懂事開始直到加入東南軍的期間!

滋味確實不好受,餓到心慌、胸口着火、肚子疼、睡不着覺。

只有在他加入了東南軍後,才第一次知道吃飽飯的感覺是什麼,那是一種充實和幸福!

田中守儘可能地壓縮了他的支出,把他的收入都寄回家鄉,但是他的力量太小,杯水車薪,家鄉人寄信給他,希望他多做貢獻。

田中守還能怎麼着,他努力地表現,總是拿到優秀的獎金,再多向長官們進言,希望長官去他的家鄉那裡徵召士兵,奈何名額有限,長官答應他說待有機會時爲他爭取。

倭人入伍的名額有限制,印度人倒好,一下子就得到了二十萬兵員的徵召!

而且印度人似乎極得領袖的信任,除了兵員,在東南國的印度人着實不少,他們幾乎包辦了處理垃圾、倒糞便等髒活苦活,加上一些較勤奮的印度人加入開拓團,在東南國負責幹活的印度人已達二十萬。

爲華人打工的印度人好很多,環境改變人,如果不幹活,華人是不給錢的。

在印度次大陸的印度人是那麼愚蠢,如此的懶惰,就是賴皮狗!

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雖說印度人、倭人的工資都不如華人,但有那麼一條極爲人道,吃的東西無論是什麼人,按階級來分都是一致的!

這幫印度人,還居然不肯吃牛肉,寧可吃飼料!

牛肉乾簡直是天上美味!

即使是每天都有得吃,田中守都把它放在嘴裡,細細咀嚼,認真品味。

說真的,田中守作夢也沒想到自己能夠有牛肉乾吃,在家鄉,牛是農家寶,農民愛護它們如自己的眼珠子,不,人命都不如牛值錢!

就算有病死的或者意外死去的牛,也輪不到田中守去吃。

可是在東南軍裡,成箱的牛肉乾和成桶的鹹牛肉分成大家當伙食或者零食。

以前牛肉乾只供應海軍,現在聽聞華人開發了一個什麼土澳大陸,又叫做土豪大陸,土豪這個名詞是田中守從華人那裡學來的,那裡的牛多得要命,多到吃不完,陸軍都可以分一杯羹了。

日本人在東南國如果象印度人有那麼多就好了,至不濟,家鄉多點人來東南國都好哇。

田中守的心裡,掠過了一個貪婪念頭:華人既有富裕發達的大明大陸,又有廣闊無邊、富饒無比的東南亞和土澳大陸,要是那些地方,是我們日本人的多好啊!

殊不知,他的BOSS就是提防着他們這幫鳥人咧!

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17節琉球之事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191節 槍與甲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351節 殺,不殺!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2節城下之盟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
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4節媽祖保佑,我軍萬勝!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754節 殺吳惟華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117節琉球之事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24節 新軍校學習(二)第1191節 槍與甲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496節 玩具船打大船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2083節 開戰前的小小風浪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1399節 奧朗則布來摸華人屁股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351節 殺,不殺!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2節城下之盟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