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己巳之變

儘管有顏常武的提醒,袁崇煥也上書皇帝,奏請他加強龍井關、大安口等關隘防禦,但是歷史有它的巨大慣性。

當天差不多十一時的時候,龍井關門打開,城裡最大的“吉利商號”的騾馬正在出關。(龍井關:在遵化市的東北處不遠,而北平的東北偏東方向則是遵化市)

只要蒙古人不來入侵,與他們的生意不會中斷,哪怕是遼西前線與女真人打生打死,龍井關與蒙人的生意始終不斷。

而且那些生意,夾雜着鐵器、茶葉、鹽巴和糧食!

是不是蒙人全數收下,還是給了什麼人,值得打個問號!

先前朝廷因某個重臣說此地有人吃裡扒外,朝廷專門派人前來檢查,結果發現一切都符合手續要求……查無實據,再無下文!

吉利商號已將上上下下都打點過,把關官兵連檢查的步驟都省了,就揮手放行。

他們的馬隊十分龐大,把城門堵個結實。

突然間,北面的道路上煙塵彌天,大量的人馬像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涌來。

漸漸靠近城池,茫茫一片全是人,旌旗如雲一般在平地上飄蕩。

有人看見的是蒙古人的旗號,但隨即!

“是北虜!”有人淒厲地大叫道。

“女真人來了!”

“快,快關閉城門!”

雞飛狗跳,急切間哪能想關就關,

戰馬轟鳴,瘋狂衝來,可看到女真人醜陋而兇惡的面孔。

而此時城門口已一片混亂,在外面的民衆拼命地逃回來,堵塞城門,加上那些商隊馬隊裝備貨物的車仗騾馬……吉利商號的人就是奸細!

他們城內四處造謠,大叫大嚷道:“不好了,女真人殺來了,大家快逃啊!”

以此蠱惑人心,他們還將大量的人羣堵在門口,一時半會兒官軍哪裡還有機會關門。

時機稍縱即逝,女真騎兵無人抵抗,徑直搶城!

城頭劈劈啪啪地放箭,卻哪頂得上事!

爲首一個敵酋,身如鐵塔,渾身披掛,馬如猛獸,他抓起一把硬弓,弓弦上的箭頭竟有小兒拳頭之大!

他一搭三箭,往城牆上射去。

疾若閃電,連續三聲的慘叫,躲都躲不及!

此酋正是北虜大將阿濟格,乃老野豬皮努爾哈赤生的第十二小崽子,多爾袞之胞兄,母爲大妃阿巴亥。

他英勇善戰,但是缺少智慧,性格粗暴,打仗是把好手。

嚇得原本腳踩城垛往下射箭的明軍把頭縮了回去,眼睜睜地看着女真騎兵衝到了城門口!

……奸細們見狀把路障撤了,放女真騎兵迅速將城門內外控制。前後發生的事只沒一會兒,重鎮龍井關的城門已落入女真人之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殺啊!”女真騎兵進城後狂勇突進,城裡一片混亂。

一個小時之後,女真人就控制了龍井關,然後阿濟格毫不停留,繼續出擊,直撲漢兒莊城!

龍井關,明朝皇帝的注意力有所顧及,加固防線,增加兵員,卻終究改變不了雄城的結局。

後金軍攻城,多用奸細,裡應外合,輕易得手。

……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安口,大安口守軍見到北虜大至,肝腸寸斷,竟然一鬨而散。

可見,失地在於民心之失,軍心之散也!

後金皇太極因無法攻克關寧錦防線後,1629年10月下旬,皇太極率後金兵與蒙古兵約十萬之衆,避開山海關,繞道蒙古哈喇慎部,突襲喜峰口以西長城邊隘大安口、龍井關、馬蘭峪,進入內地。

一日之內,警報迭入北平,朝廷震動!

史稱“己巳之變!”

崇禎先前曾有旨意要加強西線防禦,防禦沒起作用,消息卻是來得挺快,朝廷一下子就知道了諸關失守的大事發生。

朝議上,羣臣猛攻督師袁崇煥,他的頭銜是薊遼督師,管理薊鎮遼鎮登萊鎮天津衛三鎮一衛,而後金攻破的喜峰口以及後來潛越袁崇煥親自把守的薊門,皆屬於薊鎮防區,袁崇煥難辭其咎!

諸臣激奮者,曰殺袁崇煥,誅其九族,以謝天下!

但也有大臣說此乃薊遼總理劉策、巡撫王元雅、薊鎮總兵朱國彥之責,蓋因袁崇煥曾多次示警。

袁崇煥曾正式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若順天等處,則聽督撫爲政,臣不敢越俎而議者也。”(崇禎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呈於兵科抄出之《欽命出鎮行邊督師薊遼等處兵部尚書臣袁崇煥謹題爲乞汰冗官以紓國用等事》)說得很清楚,薊門比較薄弱,應當設重兵把守。

不僅如此,袁崇煥又上了一道奏疏,說:“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爲嚮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因爲寧錦防線堅固,皇太極打不破,就會以蒙古爲嚮導,突破長城,來威脅北京。)

更有甚者!

九月己丑,袁崇煥以後金兵欲西(往西進攻),先請駐寧遠增戍關門(從寧遠調兵往西),至是遣參將謝尚政等往備。順天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虛警耳!”

王元雅遣其衆歸,當時後金兵沒有出動。

崇煥隨奏:“臣守寧遠,寇被臣創,決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單弱,宜於彼處設一團練總兵”。

遂以將軍王威作爲駐西部之軍,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放行,王威沒能進關。

……

衆說紛紜中,一個老臣站出來,厲聲道:“北虜騎兵一日百里,三天即可到京師,諸臣猶在攻伐,卻不知北虜的刀已臨頭矣!”

他相貌奇偉,鬍鬚硬朗張開如戟一般,聲音渾厚,震得大殿都有晃動的感覺。

大家定睛一看,正是帝師孫承宗。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既是明末軍事戰略家、愛國者,同時又是一位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爲明熹宗朱由校(天啓皇帝,崇禎皇帝的兄長)的老師,明末的文壇領袖。曾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東閣大學士等。

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爲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因功勳卓著,後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如今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進入長城以內,京師告急,又是在危殆時刻,孫承宗蒙詔起用,上殿議政。

他的資歷擺在那裡,諸臣收聲,聽他不慌不忙,說出三策:

一是京師備戰,關閉城門,全城戒嚴,周邊各城鎮亦是如此;

二召袁崇煥回師救援;

三下勤王詔,詔令各路兵馬火速赴京勤王。

至於誰的責任,等打完仗再說!

此乃老成之謀,崇禎採納了他的意見,接連下詔,依言實行。

再怎麼着,人家打到你的腹心了,那都慘了!

第784節 集郵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08節前往臺北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8節初建軍(一)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67節落子(二)第1713節 爭地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064節 招供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878節 負責任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0節修路風波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518節 撤退(三)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517節 撤退(二)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3節月港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
第784節 集郵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269節西雷斯馬的方法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08節前往臺北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8節初建軍(一)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67節落子(二)第1713節 爭地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1064節 招供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677節 到達荷蘭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878節 負責任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0節修路風波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1855節 阿三也能打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518節 撤退(三)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517節 撤退(二)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13節月港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