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

非洲蘇丹是近年來東南國滲透得厲害的地區,位於埃及的南方,擁有尼羅河的水力,資源豐富,且當時人口不多,顏常武預定的策略是實佔!

意思就是華人去那裡搶了地盤,把當地人給趕走,一如既往地象華人在佔領東南亞般明火執仗地肝沒當地土著。

若干年之後,蘇丹就是我們華人自古以來的領土,誰也搶不走!

東南國的軍政重臣們都熟練地使用“自古以來”的字眼兒,厚着臉皮地給自己的行動搬大旗,定大義,俾使成功。

從而在非洲打進一枚楔子,成爲華人在非洲的重要支撐點。

本來顏常武更屬意埃及,可惜埃及有太多的人看着,硬肝的話就吃相難看,被人抓着把柄。

退而求其次,就蘇丹了。

蘇丹總督地位重要,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若派經驗豐富的陳衷紀去,絕對勝任。

可是他只能放棄這個誘惑的想法,陳衷紀是何許人,能跟顏常武說我我你你的稱呼,斷斷乎不可輕易外放,尤其是邊疆督臣,更不可能。

這樣做的話,是對陳衷紀的無故貶斥,是對他的羞辱!

所以陳衷紀有恃無恐,顏常武無法下詔,真要硬來,只怕朝政動盪,影響到他的名聲。

蓋因他一直以來號稱“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官員的調動也要依法律執行而非上位者隨心所欲,

在花廳裡坐下,望出去是一片小園林,石頭造型精緻,植物修剪整齊,頗有東瀛風采。

就顏常武與陳衷紀坐着,其餘一大堆臣子、內侍和禁衛軍站立。

“與領袖一別數年,領袖諸事順遂,可喜可賀!”陳衷紀舉杯道:“臣以茶代酒,恭賀領袖!”

“好!”顏常武欣然與他碰了一杯,然後回敬道:“孤在南京……”

他剛纔說話語調是和風細雨,孰料他話風一轉,殊不客氣地道:“聽說你病得快要死了,豈知回來一看,卻見得你生龍活虎,一枝梨花壓海棠,孤心大慰啊!”

“看來明朝的知識遠勝我朝,領袖在南京居住,詞風見長哪!”陳衷紀再舉杯道:“臣賀領袖,武功天下第一,文才地上無雙!”

周圍諸人聽着君臣倆如此的對答,都對陳衷紀暗暗佩服!

這些年來隨着東南軍的攻城略地,經濟的大發展,疆域空前廣大,顏常武的威望無與倫比,威勢令人戰慄!

雖然他在明朝稱爲東南王,在東南亞稱爲東南國國王,這天底下還有哪一個國家夠他的土地多?實際上他是皇帝!

如今天底下只有三個人才能夠在他面前揮灑自如,一個是陳衷紀,第二個是楊天生,第三個是戴維先生,其餘的人沒有誰能夠在他的面前坐而論道。

兩人坐定後,顏常武詢問了陳衷紀的病情,他這是長年累月積病成疾,被風寒入體激發後患病,曾經十分兇險,昏迷數日!

在積極的治療後,已然大好,陳衷紀展示了他的脈方,厚厚的一迭,俱爲東南國名醫所診斷,作不得假。

事實上,東南國朝廷對於陳衷紀的病情十分關注,執政王后楊鶯兒要求每天都彙報陳衷紀的病情,專門成立了醫療組,醫生都是名醫,妙手施展,總算將陳衷紀給救了回來!

名醫……經過多年的建設,東南國建立了遍及全國的醫院和醫學院,醫生都經過醫學院教育後,到醫院實習後,考取上崗執照後正式執業,水平可以的,而名醫則是醫生的佼佼者,尤其集中在大城市。

不同於明朝朝廷的太醫院制度,東南國建立了民間醫院和軍醫院,內中的醫生分別爲民間與軍隊患者服務,平時都會坐堂,需要時再抽調爲貴人們服務,如此醫生的業務不會生疏,且醫療資源不會閒置。

陳衷紀笑道:“聽聞領袖一回來,我這病就好了,還得多謝領袖歸來!”

“你爲國立下這麼大的功勞,那是媽祖娘娘在保佑你!”顏常武說道。

“臣雖於國有功,卻有愧於家族,這次病中,臣思前想後,想了許多!”陳衷紀緩緩道。

顏常武靜聽他述說道:“那年是天啓爺五年(公元1625年),你還是束髮少年,卻斬殺強敵,成爲了我們的大龍頭!彈指一揮眼,轉眼間,已經三十年過去了!”

“三十年,臣跟隨着你,從臺灣一直打到了東南亞,即使回到家鄉,也是來去勿勿,之後更有二十多年沒再回家鄉!”陳衷紀感慨地道:“想家鄉了!”

在前明時,他身爲東南國重臣,實乃前明的大賊頭,不宜上岸,前明之後是新明,本來可以回大陸的,沒想到事務繁多到出乎意料,一直沒有機會回家鄉。

他是東南國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東南國鼎柱之一,顏常武忙於軍務,楊鶯兒執掌朝政,是個婦道人家,不方便拋頭露面,全靠了陳衷紀在外操持,爲東南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臣以前看書,大臣們退休都要‘乞骸骨’,臣一直琢磨着什麼着骸骨爲什麼要‘乞’?現在想通了,臣也要向領袖乞骸骨,辭去內閣總理大臣之職,請領袖俯允!”陳衷紀正式提出請求道。

陳衷紀現任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一職,另一要員洪昇是代理內閣總理大臣,並沒坐實,之前顏常武不在時,陳衷紀提出辭職,楊鶯兒不允,說陳叔去職茲事體大,侄媳婦不能作主,待家裡男人回來再說!

顏常武這次過府主要是想與陳衷紀商量此事,結果陳衷紀的態度非常堅決,要求辭去內閣總理大臣一職,他動情地道:“臣想家鄉了,想回去了!好想,好想,家鄉的一草一木,都在呼喚着我這個海外遊子的回來!”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事已至此,顏常武唯有同意了!

陳衷紀遂感謝顏常武作出決定,他舒暢地道:“到了今天,纔是無官一身輕哪!”

顏常武與陳衷紀談起新明那邊的事,說到事務不易,陳衷紀則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慢慢來吧,我們東南國是白手起家,一張空白的紙任由領袖來畫,而新明內裡事務根深蒂固,卻也不難!”

“不難?”顏常武敏銳地問道。

“無它,發展經濟就行了,發展就是硬道理!”陳衷紀大笑道。

顏常武也笑了,他談到蒙古戰事,陳衷紀點評道:“看來遊牧民族肆虐我中原王朝北方的歷史要在領袖手裡終結了!”

“全靠火槍!”顏常武拍臺道。

“不,靠人,靠的是領袖領導下的人們!”陳衷紀一針見血地道,小小地捧了顏常武一把。

顏常武頗爲高興,在陳府呆了三個小時,吃過午餐才離開。

下午,東南國王廷明發上諭:陳衷紀正式辭去內閣總理大臣之職,其爵位爲一等公,世襲罔替,賞國公雙俸,賜田一萬畝!

再贈東南軍海軍榮譽元帥軍銜,柱國榮譽稱號,還有東南國“資政”職位,照樣可以向朝廷建言,榮寵不減!

三天後,陳衷紀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回家鄉的快船。

他淡出朝堂,一個時代結束了!

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191節 槍與甲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節刺客(二)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784節 集郵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295節 得手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257節 下戰書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1045節 抓壯丁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66節戰後之事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450節 賽甘寧!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
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191節 槍與甲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124節刺客(二)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719節 阮大鋮的幸運日第1411節 殺進亞格拉城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1451節 綠綠還行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784節 集郵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295節 得手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257節 下戰書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1795節 鬱悶的威尼斯人第1045節 抓壯丁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22節荷蘭人來了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73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一)第66節戰後之事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450節 賽甘寧!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1773節 爲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敵人?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280節 從軍記之陳玉雪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