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節 禮不可缺

相比於素卜哈·帕夏的順風順水,他的同僚艾西木·帕夏出使羅馬的教皇國,這是破冰之旅,真的是度日如年!

他運氣不好,羅馬城裡可沒有象畢加索伯爵那樣的帶路黨啊!

就算有,衆目睽睽,只要一和艾西木·帕夏接觸,大帽子扣過來,就成了異端,誰還敢爲他出面。

艾西木·帕夏的境遇和素卜哈·帕夏相比是截然不同,無人上門!

他到達羅馬之後,入住賓館,只是一個低級別的辦事人員上門瞭解了一下情況,拿走了他的呈文,就冷淡地道:“候着吧!”

之後十數天,竟再無一人上門,艾西木·帕夏只能老老實實呆在住處,哪都不去。

他不出去是對的,他的隨員去採買物資,所到之處,盡遭白眼,無人答理。

“奧斯曼人?不認識!”有人冷笑道。

“價格太高?愛要不要!”白皮們哪怕是小攤販,都是態度惡劣,更不用說那些神職人員。

聽到隨從回來的稟報,丟盡面子,艾西木·帕夏沒有動氣,他完全能夠理解對方這樣的態度:二百多年來,奧斯曼人與歐洲人殺來殺去,殺得仇恨深似地中海,現在上門求和,豈不是晚了點,早幹嘛去了?

教皇國這邊形勢與西班牙不同,現在的西班牙與上世紀的西班牙又不同,上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全球日不落帝國狀態,牛氣哄哄,奧斯曼人上門只會招致他們的羞辱。

現在西班牙很現實,素卜哈·帕夏才能順利。

而在教皇國對奧斯曼人深惡痛絕,對中國人的惡感不多,畢竟中國人沒有屠殺過白皮,打下白皮城池,對俘虜都是禮送出境,還派軍艦護航,提供補給,讓他們平安地回到基督的土地,做得很是地道,從而兩中華在羅馬教廷圈粉,認爲中國人大有騎士之風。

並且兩中華還是允許傳教的,小耶教在印度的果阿、孟買這些前白人殖民地,現東南國殖民地依舊流傳,中國人不作干涉,在大明澳門,雖然大明已經收回澳門,但是小耶教不受影響,以及馬尼拉,那裡有許多白人留下來,教堂巍然屹立。

這三個地區,正是白皮在中國的聚居地,教堂從沒遭遇過拆遷。

相比之下,奧斯曼人才是心腹之患,血海深仇。

他們在歐洲大量強徵小耶教教徒參加奧斯曼軍隊,讓他們去殺基督徒,乾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可謂是喪盡天良!

如今中國人打上門來,最好讓中國人把他們殺光光,同時,我們藉機收復失地,尤其是收回千年之都---君士坦丁堡!

持這種態度的人在羅馬教廷的不是少數,而是大部分人的心聲,教皇不可能忽視這樣的情緒,尤其是現任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更是傾向於中國。

亞歷山大七世,羅馬天主教史上239位教皇。最開明的教皇之一、宗教信仰方式的改革家和天主教本土化的先驅。

1656年(中國新明11年)3月23日,亞歷山大就天主教在華教會自1628年嘉定會議以來長期存在的宗教禮儀之爭發出敕諭,在充分肯定了天主教東方傳教團在華傳教的策略的同時,並宣佈中

國信徒可以參加祭祖敬孔禮儀。

在以前,小耶教由於一神教的原因,要求信徒只拜小耶一人,其它的什麼都不能拜。

神在上,王在下,白皮們見神是雙膝下跪,見王則是單膝下跪,甚至是鞠躬了事。

這樣一來,對於講究天地君師親的中國信徒來說,就犯了難。

中國人可是在皇帝的管治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見了皇帝不下跪,是爲大不敬!

你想造反啊?!

雙親在上,不跪,是爲不孝!

讀聖賢書出仕不拜孔聖,是爲忘本!

因此小耶教在中國,必須“與時俱進”,實行本土化,纔有利於傳播。

亞歷山大七世開明,從善如流,允許中國信徒見帝王必拜,參加祭祖敬孔禮儀。

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亞歷山大七世看得起中國,認識到中國強大的力量,也不得不實行本土化。

這是對中國傳教的特批,換作是非洲的黑叔叔說他們想要這要那,要教皇陛下修改某條教義看看?別說教皇有沒有見到他們所請,其他的白皮分分鐘教會黑叔叔們跪下來唱征服。

教皇偏向中國,大家又不喜包頭佬,眼看艾西木·帕夏的任務要涼。

但在教廷中還是有明白人。

紅衣主教埃利亞·羅本來自威尼斯共和國,與威尼斯上層聯繫緊急,清楚到奧斯曼帝國遇到了什麼樣的敵人,那是比蒙古人還要兇惡的敵人!

亦清楚威尼斯給予了奧斯曼人大量的貸款,如果奧斯曼人失敗,貸款收不回來,威尼斯就有滅頂之災了!

於情於理,都得幫助奧斯曼人,而不是坐視不理。

他在與其他主教們覲見亞歷山大七世時,向教皇提出請求道:“PaPa(對教皇的尊稱),奧斯曼人的使節到來已經兩個星期了,我們對他所請,禮貌上應該有個交代,禮不可缺。”

馬上有人跳出來,憤恨地道:“交代,他們何時給了我們交代?”

說話者是來自奧地利的紅衣主教海廷加,奧地利身處抗擊包頭佬的一線,與包頭佬殺得最爲激烈,眼下奧斯曼人落難,他最是高興不過。

至於救援奧斯曼人,行啊,伊斯坦布爾陷落之日,就是歐洲大軍“救援”奧斯曼人之時!

羅本主教並沒與他爭論,也沒有對教皇和同僚們來長篇大論,而是平和地道:“PaPa,奧斯曼人的使節代表了蘇丹而來,以他的地位,有資格來到宗座宮!”

宗座宮,又稱教宗宮、使徒宮、梵蒂岡宮或神聖宮殿,是教宗的正式官邸,位於梵蒂岡城,最早於5世紀由教宗西瑪克籌建,1377年梵蒂岡宮成爲教皇的主要住所。該宮殿結構複雜,內設

教宗寓所、羅馬教廷各機構、衆多小聖堂、梵蒂岡博物館、梵蒂岡圖書館等。

亞歷山大七世思忖了一下道:“好,明天帶他來見我們!”

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404節 速下城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67節落子(二)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56節 三天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769節 殺鰲拜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336節 賀勝利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445節 救女神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
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1404節 速下城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454節 陸戰隊頂用第167節落子(二)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56節 三天第573節 各有算計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839節 大明明的發展(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1737節 政治攻勢很動心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769節 殺鰲拜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336節 賀勝利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445節 救女神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1032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罪名第37節船塢帶出的水泥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20節殿上歡唔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