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川中名將楊展萬萬沒想到,他與兒子楊璟新好不容易從中東的敘利亞回家鄉四川樂山探親一次,人在家中,快遞天降。

當時他家大開七天流水宴以謝鄉人,全縣、全鄉的人都來吃,現在開到了第五天,一條街道上擺滿了豐盛的宴席,坐得滿滿當當的人,正在鼓樂齊奏,觥籌交錯,其樂融融時,突聞一聲“聖旨到,楊展接旨!”頓時全部熄火了。

朝廷御使進家門傳旨,大明朝廷徵召他出任成都總兵,署理都督僉事,主持進藏軍務,協同四川總督周正儒幫辦西藏事務,其子楊璟新爲成都副總兵,一同參與進藏軍務,着父子倆立即上任,不得有誤!

跪在地上的楊展有點懵懵懂懂,半天也不謝恩,御使不滿地道:“楊總兵,你怎麼還不接旨?!”

楊展直起腰來,沒有伸手接旨,他抗議道:“臣乃東南國西方軍團第一軍副軍長,東南國的中將,已無大明職司,臣從西方軍團請假回鄉探親,若不按時歸隊,必被軍法論處!”

言下之意他就是不肯接旨了!

那個御使乃朝廷通政司老經歷,是個妙人,見楊展如此大膽放肆,也不生氣,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道:“楊總兵,給你發出旨意的不僅僅是大明朝廷,正是東南國老大的老婆,這旨你接還是不接啊?啊……”

他拖長了聲音道。

楊展現在做的是東南國的軍官,然而顏常武的另一個老婆朱真真給楊展發令……他能不聽麼?!

楊展眼眨眨,只得接旨,叩謝天恩!

楊展字玉樑,四川樂山人,是樂山人的一個傳奇。

明崇禎十年(1637)武進士第三名出身,累官升至川鎮中軍參將,曾與八大王張獻忠對戰,兵敗被俘,不肯投降,八大王差人押着他去砍頭,居然被他逃脫,是少之又少的法場上逃得一命的好漢,運氣好到爆棚!

大難不死,他繼續肝八大王,打得不亦樂乎。

新明朝開張,他到漠南打蒙古人,積功得到了大同總兵官、大明伯爵的身份,之後更遠渡重洋,到了中東與包頭佬打仗,功勞一等,得到了東南國中將軍銜,東南國伯爵的身份。

他的兒子楊璟新是將門虎子,爲宣州鎮總兵,大明子爵,又是東南國少將,子爵。

一門兩總兵,兩將軍,兩爵爺,兩中華都有不菲的職位與軍銜,立下汗馬功勞,堪稱中華父子傳奇!

父子倆原在中東吃砂子,辛辛苦苦地肝着包頭佬,軍務稍懈,請假回家探親,乃是衣錦還鄉,想的是風光過後再回中東肝包頭佬,不料大明朝廷欲攻略西藏,點頭指頭數將軍,對於明軍序列中的將領們不甚滿意,再一查資料,哦,東南軍的楊氏父子回鄉,正在四川呆着,買一送一,不是他們還是誰!

原來楊展與楊璟新入境得向大明兵部報備,兵部上有他們的資料,於是選定他們後,就發四百里加急快遞到家,要他走馬上任,

“我XXXX的!”楊展接旨後再無心開什麼宴席,拿了旨意,與兒子回到書房中,再無別人,就把聖旨往桌上一扔,然後他跌落沙發中來了個葛優躺,仰天長嘆!

楊璟新勸道:“父親不欲爲帥?其實到哪不是做,我們當兵吃糧,賣命打仗……”

楊展有氣無力地道:“不用你來教訓你勞資,在這裡做,豈能跟在中東做一樣?!”

楊璟新年輕,銳意進取,他說道:“朝廷欲攻略西藏,父親乃是主帥,正可建功!將來收穫西藏,我們父子倆……”

“建功,建你個P!”楊展責罵道:“你都不知道,主帥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位置,你一個決定,就有可能成千上萬的人死去!西藏地區,那裡平地走路都得喘三喘,死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而且補給困難,道路險阻,即使是諸葛亮再生,打一個比起西藏更容易的雲南孟獲,也得打七次,更何況……”

見老子滔滔不絕地展開,楊璟新默默地點着了一根香菸,請老子吃,讓他歇一歇!

楊展抽菸,噴出一個菸圈,話題一轉道:“在中東與包頭佬打仗,主帥是今上,他是龍!龍!指揮官是戴維先生,天上武曲星下凡(中國的武曲星是紅毛番?)他是虎,龍虎相伴,風起雲涌,這個組合天下無敵!我們只需要服從命令,依令執行,不需要多費心思,多輕鬆哪!”

“現在嘛,什麼都要我們去想,去做!”楊展苦惱地道:“打西藏,很可能環境比人強,死於刀兵下,那我們也死得其所,就怕死在落石、雪崩、疾病,甚至軍糧上不來會餓死,你信不信?!”

“信!我信!”楊璟新連聲道,然後幽幽地道:“可是父親你已經接旨了!”

“我知道,我知道!”楊展煩躁地道:“不用你來提醒你勞資!”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他嘴裡唸叨着,楊璟新不禁好笑,他知道他父親正在詛咒着大明監國公主朱真真!

如果是大明兵部給他下調令,對於象楊展這樣的軍頭來說,他現在是東南軍的高級武官,他真敢不鳥大明兵部!

可是女主朱真真下旨給他,楊展不敢不聽。

現在入坑了,沒辦法了,只好捏着鼻子認了,流水席照開,但主人已經上路前往成都接掌軍務。

鄉里長輩叔公勸他過完明天再走,楊展直個搖頭,恨不得插翅飛到成都。

攻略西藏困難,早一天準備都好。

如今楊展面容平順,臉上帶着笑容,楊璟新卻知道他勞資是皮笑肉不笑,心中火大得很,如果藏兵膽敢抗拒天軍,那麼類似活-埋、扔下山澗中的慘案就會發生,這對於象楊展這類的統兵大將根本不是件事!

兩父子飢餐渴飲,不幾日就到達了成都。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成都內自八大王攻破成都之後再不遭遇兵火,加上朝政清明,成都已經徹底地抹掉了兵火痕跡,無比繁榮。

父子倆無心觀看,徑投城內總兵公署,卸任總兵張建新接着,滿心歡喜,對楊展恭恭敬敬,籲寒問暖,請他上座,敬香茶,吩咐擺宴款待。

楊璟新私底下說:“張總兵很客氣啊!”

楊展冷笑道:“換作我是他,我還更客氣呢!”

“對,對!我連開七天宴席來請他吃飯!”楊璟新連聲道:“因爲他幫我擋災了!”

正說着,門丁來報,說四川總督周正儒有請!

這是該管的上官,楊氏父子趕快去了。

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699節 測試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48節 香菸(二)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832節 發財了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708節 爭房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0節修路風波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節刺殺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83節遠遠炮擊
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699節 測試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48節 香菸(二)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383節 金銀玉雪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133節 太后教子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832節 發財了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708節 爭房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10節修路風波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節刺殺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612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一)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83節遠遠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