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

華人厚積薄發,達致戰則屈人之兵的效果!

顏常武主要做三件事:第一是軍備;第二是投資;第三是子民福利。

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總算有了一些家底。

拉出來亮亮相,把紅毛番的小心肝給嚇得夠嗆。

不過不足以嚇得他們投降,想讓他們屈服,終究得由步兵來說話。

第一天攻城!

紅毛番們在城上看到華人軍隊集結,形成一個個方陣,華人軍官在方陣前講話,士兵們舉高拳頭呼喊,他們的喊聲甚至讓轟轟炮聲也無法掩蓋,傳到城上,震懾紅毛番。

“爲領袖而戰!”

“攻堅克難,不怕犧牲!”

“召之則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永不言敗!”

……

華人炮兵打炮犀利,步兵士氣高漲。

官兵們甚至陷入一種狂熱之中,你就是叫他們光着上身去衝鋒他們也照令行事!

開國之初,武功強盛,領袖的精神感召力直抵人心,諸天神佛立即歸位!

在城上看到華人軍隊的紅毛番,從總督到小兵,都是啞口無言,無奈地祈禱着上帝保佑,但他們很沒信心,畢竟上帝不見顯靈,有的紅毛番甚至偷偷地信了媽祖娘娘,希望華人的神保佑他不要死在華人的手裡!

不知道哪傳來的風聲,說此地離媽祖娘娘的地盤近,因此上帝打不過媽祖娘娘!

難道不是嗎?爲什麼是媽祖娘娘的軍隊在圍攻我們,而不是上帝的軍隊打敗了華人?!

很可笑的是一些傢伙外面罩衫掛着十字架,內衣裡卻掛着媽祖娘娘聖像、菩薩聖像,科倫坡城裡這些東西一下子賣斷了市。

“求求媽祖保佑!”

“求求菩薩保佑!”

紅毛番嘴裡唸叨着禱詞,他們的發音是各自的紅毛番語,而唸到“媽祖”和“菩薩”時,一定要用中文,否則就不靈了。

在城內不斷增長的對炮轟的恐懼使得城內軍民產生了新的迷信,不能再用各自的語言向“媽祖”和“菩薩”求保佑,而應該整句話都用中文才有作用,你念着那些中文禱詞,就可以保證平安,但過得二天又增添新的招數:你必得把這一訣竅告訴另外某個人,按照鏈鎖通信的辦法,教會他們也用中文念,否則這個辦法就不靈了!

還有另外一種迷信,據說其產生的經過是:有一對男女在一顆火彈在身邊爆炸時,奇蹟般得以倖免,那之後,他們發現附近有兩條死金魚,他們認爲這兩條金魚是替他們而死的,這一奇蹟到處傳說,一天就風靡全城,不久便很難找到活金魚了……

金魚來自於華人,對於華人的炮彈有良好的抵抗力哦。

華人的大炮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謠言滿天飛,讓城內軍民陷入了瘋狂的迷信中,白皮對於媽祖娘娘的信奉自始而起,此戰後,倖存的白皮回到歐洲,把對媽祖娘娘的俯仰帶回了歐洲。

此時此刻,科倫坡城頭守軍膽戰心驚地看着華人軍隊集結完畢,準備開戰。

“開戰!”總指揮戴維先生髮令,檑鼓助戰,軍號嘹亮!

數十名大漢檑響了巨鼓,聲傳十里。

號手昂首挺胸,鼓勁吹號。

華人軍隊氣勢洶洶,不過動用的軍隊卻採取了散兵線,並不密集,避免敵人大炮和炸彈的攻擊。

他們簇擁着防彈車、雲梯和長梯,往城池衝去。

防彈車就是裝備有防護層(溼棉被、木頭和竹片等)的車輛,人力驅動,用來抵擋槍彈的攻擊,減少傷亡。

這一招,在大陸時韃靼人用來對付明軍的火器見效,不要以爲韃靼人精通騎射,就敢與明軍火器硬P,其實韃靼人比誰都注意防範火器攻擊,防彈

科倫坡城外挖有壕溝做護城河,但華人工兵士氣如虹,推着裝土板車在火槍和炸彈的掩護下輕而易舉地把壕溝填平。

幾輛板車,由人推着,上面滿載着棺材,直衝城門下,然後那些人逃開。

先聲奪人,轟隆巨響聲中,城池都在晃動,城門破碎成渣!

棺材裡滿載着火藥,把城門給炸燬了!

總算紅毛番有見識,他們事先用砂石把城門給堵上了,否則不用七天就會城門失守了。

以前攻城打城門多用衝車,以硬木撞擊城門,效果比較差,如今東南軍大把大把的火藥用上去,炸掉城門是槓槓的。

雙方城上城下激戰,東南軍用火槍打擊城頭露臉的敵人,射擊碉堡射孔。

他們中間夾了許多裝甲擲彈兵,炸彈不要錢似的往城頭扔,炸彈的炸炸聲響個不停。

還夾雜着許多瓷瓶破碎的清脆聲響,瓷瓶不大,頂多半升容量,都裝了火油,瓶頂點着了火,這個就是縮小版的火彈,亦即是莫洛托夫雞尾酒,學名叫做燃燒瓶!

你有碉堡,我有燃燒瓶!

過往華人迷信火炮,總是吹噓他們的火炮比別人的更粗、更大和更硬,但後來發現火炮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就把投石機用上了,還使用了燃燒瓶。

把燃燒瓶對準碉堡射孔砸過去,無孔不入的火油讓裡面的人遇上麻煩,不得不退出碉堡,跑得慢的話導致被燒着甚至引爆碉堡裡的火藥。

燃燒瓶簡單易用,威力很大,其兇猛的火焰連水都澆不熄的,其原料對於華人來說簡直不值一提,華人可是種油(棕櫚油)的行家,蘇門答臘島上有自噴的石油可以開採,加以混合,就是火油,量大價廉,要多少有多少!

炸彈、火彈往城上肆虐,東南軍是立體攻擊,紅毛番死傷慘重!

燒彈的爆炸聲、瓷瓶破碎聲讓紅毛番們和他們的小夥伴們膽戰心驚,他們向下方開槍打炮,但似乎根本不對城下的部隊有什麼殺傷力,反倒是招致了華人對準他們進行精準反擊,一一飲恨倒下。

不少人慘號着,被炸得面目全非,被燒得如烤肉。

能夠起到阻止華人進攻的是紅毛番的炸彈,他們背靠城垛、或者碉堡後側,拼命地把炸彈點着後往城下扔,哪怕是下方都沒有華人也照扔不誤,以致減少他們的恐懼。

城上城下炸彈飛上飛下,漫天飛舞,炸成一團,轟隆聲響個不停,硝煙瀰漫。

遠處與領袖一起觀戰的軍官們聽到顏常武拍手嘖嘖讚歎道:“好壯觀的CS雷戰!”

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761節 黃金艙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24節爾虞我詐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6節海洋貿易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954節 上桅樓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365節 血崗!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052節 壯行酒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
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761節 黃金艙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752節 今非昔比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953節 我們也來打草谷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564節 運河之開工二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404節 速下城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24節爾虞我詐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075節 開羅人到亞丁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775節 畢加索伯爵大人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988節 不屈的莎車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1596節 天生一個仙人洞第96節海洋貿易第353節 釜底抽薪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954節 上桅樓第656節 天津保衛戰之部署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365節 血崗!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052節 壯行酒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