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

伊斯坦布爾的臣民們忙忙碌碌地備戰,也僅僅得個心安,該來的終究來了,東南軍第四軍到達了城外郊區!

就在城西的高地上,大大小小的望遠鏡林立,望向恍若巨獸一般的城市,第四軍的軍官們發出了陣陣的驚歎聲。

雄城!

千年不落之都!

伊斯坦布爾原名君士坦丁堡,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做爲歐洲古代三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首都的伊斯坦布爾,有過無比輝煌的歷史,不必多說!

其所擁有的博物館、教堂、神廟、宮殿、市場以及美妙的大自然風光,會讓人們流連忘返。

當夕陽西下時,佇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岸邊,當看見對岸的窗戶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射出的點點桔紅,這時你就會深深理解了若干世紀前的人們爲何選擇了這樣一個非凡的地方,也會由衷地感嘆伊斯坦布爾無愧爲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的一個海岬上,整個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灣,南面是馬爾馬拉海,沿海地區築有防禦工事,金角灣入口處有鐵鏈封鎖,南北兩面易守難攻,西面是陸地,第四軍正是從西面而來。

雄城的防禦不可一世,拜占庭提奧多西二世皇帝在君士坦丁城牆的西邊修築了提奧多西城牆,由於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這段城防系統被設計得複雜無比。提奧多西城牆從外向內依次爲外護牆、護城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臺、外城牆、內城臺(Parateichion)、內城牆。

外城牆高約8米,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城牆外側陡立,用花崗岩巨石砌成,牆頂爲人行道和作戰平臺,並有雉堞掩護士兵。城牆內側爲斜坡,有岩石護牆、藏兵洞和倉庫。外城牆和內城牆上聳立着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形成強大的火力支援系統。城牆外爲寬約18米的護城河。

而其近海的南北城牆同樣是堅不可摧,都是雙層城牆,毗鄰的大海就是它最好的護城河。

內牆以堅固的結構組成,牆厚5米,高12米,外表是經過精心切割的石灰岩塊,城牆核心則是以石灰及碎磚壓成的灰泥。大約有七至十一條磚帶橫過結構,每條磚帶厚約40釐米,這些磚帶不僅是用作裝飾,還透過束緊巖面與核心來增強結構的內聚力,並可增強城牆對地震的抵抗力。

每隔55米,就建有一座城樓,主要都是方形,也有八角及六角形,高18-20米。

又厚又高的聳立的伊斯坦布爾城牆是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加強,看上去豪邁大氣,規模恢宏壯闊,這是世界上頂級的要塞防禦體系,以致於東南軍高官們敬畏地道:“僅次於我大明南京城牆!”

大明南京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的城牆,這伊斯坦布爾城牆僅次於它,可想而知進攻的難度有多大!

關鍵是人!

大城有多人防守,打起來非常頭痛,軍官們觀察到敵城牆上閃現的兵器反光,伸出來的炮口與人來人往的情景,一名參謀很快就估算出防守的包頭佬人數可能達二十萬!

“我軍主力是六萬人,當攻城時,他們三個打我們一個!”郝搖旗笑嘻嘻地向李來亨道:“大人,我們應該把攻城力量翻十倍,我們有六十萬人,就能三打一!”

李來亨深表贊同道:“好主意,趕快調兵吧!”

他們聽到了一個參謀的聲音道:“在包頭佬於1453年攻擊君士坦丁堡時,包頭佬是九萬人,拜占庭人是九千人,打了五十三天,按這樣的比例,即使是我們有六十萬人,也至少要打一百五十天以上!”

……

不管多少人,要打多少天,第四軍的兄弟們兢兢業業地過好每一天,打好每一仗。

他們首先給自己建立深溝厚壘,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深深的壕溝,高大的營壘,又建起梅花寨---即使是一寨失守,其餘各寨也能夠堅持。

派出騎兵去搶掠洗劫各地,得到人口和物資。

將捉來的包頭佬用作挖長圍,就是挖壕溝,限制城內敵軍的機動。

鞭打着那些人,督促他們加快速度。

他們不善於工作不要緊,採取分段包乾,幹得快的人有飯吃,幹得慢的人餓肚子。

根本不用多說什麼,他們爲了吃飽飯,就拼命地幹起來。

真要是一些憊懶之人,哪怕是鞭打了或者不給飯吃還是懶洋洋的那種,東南軍就把他們趕上前去填溝壑。

讓他們背土上前填平伊斯坦布爾的護城河,臥草,這條河寬達十八米,深有十米,土方作業可不少啊。

那些不肯上前的包頭佬被東南軍直接擊斃,扔進了護城河裡!

肯上前的包頭佬被城上的包頭佬直接擊斃,扔進了護城河裡!

生於亂世的包頭佬,上前是死,不上也是個死,悲慘!

東南軍的狙擊手們開始“零敲牛皮糖”的作戰,牛皮糖膠狀,難敲下來,即使是能敲下來,也敲得不多,但越是這樣,越是要敲。

亦即是冷槍冷炮運動,在與敵對峙狀態下,對敵之小羣目標及一般目標,每日指定值班的特等射手使用加了瞄準鏡的線膛槍專門尋求射擊目標,足以給敵人甚大殺傷。

這正是顏常武教出來的打法,這種戰法看似油水不多,但是架不住天天如此啊,雖說是零打碎敲,但是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而且還一本萬利。日積月累之後,戰果就相當可觀了。

東南軍的軍隊始終有步槍射手等級津貼,士兵們可以去考等級,考過後即享受豐厚的津貼。

敵人再也不敢在陣地上露頭,露頭就被爆頭,成天生活在恐懼之中,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也不例外,子彈過後,很快地,原本在伊斯坦布爾高牆上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包頭佬統統失去了蹤影。

包頭佬罵我軍不勇士,我們覺得也是,自嘲是“猥瑣流打法!”

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646節 豐收年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95節 得手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556節 彼伏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872節 反轉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321節 很多槍!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32節 發財了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69節落子(四)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2072節 開國大典第365節 血崗!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85節暗流洶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69節無農不穩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556節 彼伏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516節 撤退(一)第1902節 血戰不止
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646節 豐收年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030節 開羅新城(二)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95節 得手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623節 該死的老毛子!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1556節 彼伏第1357節 明軍將歸第634節 韃子的憋屈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872節 反轉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321節 很多槍!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832節 發財了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69節落子(四)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2072節 開國大典第365節 血崗!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85節暗流洶涌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525節 世事無常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69節無農不穩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779節 自由不香了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556節 彼伏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516節 撤退(一)第1902節 血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