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

朝廷明發上諭讓大臣們感受頗深,大家的目光不敢望向坐在殿首的東南王與公主,目光集中在馬士英等閣員身上!

其實食鹽弊案瞞不過官員,誰都知道里面水很深,頂多只在背後嘀咕一下。

如今事發,馬士英等人沒有一點事情就過關了,看來忍字當頭,果然臉皮厚有用!

不過,弊案能夠順利解決,沒興大獄,只殺了爲首的官員,盡皆流放,如此大的事情也是東南王才能夠控盤。

鹽案牽涉巨大,鹽商們手眼通天,一般執政者來做,早就滿城風雨,保不準要調兵進南京城戒嚴,實行宵禁了!

現在就算是軍頭也不敢與東南王對着幹而乖乖就擒,不抵抗還可能免死,最起碼家人得保,真要抵抗了,沒人跟他們走,被誅九族。

只好交出贖命錢,如此鉅額,東南王真敢下手,吃進去毫無心理負擔。

抄沒官員、鹽商家產價值達六千五百萬銀元之巨!

包括財物、土地、店鋪等,之所以這麼多,是南方半壁江山沒受戰爭的荼毒,商人們沒被割韭菜,須知當時世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銀子流入大明,積蓄豐厚!

顏常武當國,經濟邁上快車道,商人們就賺了個盤滿鉢滿,肥到流油,然後被宰。

“朝廷這是養豬,過年了宰豬過個肥年!”官員們心忖道,大起凜然之意,看來還是不能做壞事,否則不知道哪一天,也被宰了,吃得越肥,宰得越歡!

實行食鹽專賣制,由國家負責,也讓一些官員憂心忡忡,怕的是國家經營管理不善,將來鹽務敗壞。

前明突破歷朝歷代的鹽鐵壟斷,將官營的鹽業專賣權轉讓給商人,起初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中明之後,官商勾結,鹽政大壞,官員與鹽商獲大利,民衆吃高價鹽,國庫空虛,終於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鹽商也就走到了盡頭,被顏常武一口包圓,吃光抹盡!

鹽是中國歷史上壟斷時間最久的商品,比貨幣壟斷還要久。在古代中國,鹽業專賣又稱禁榷。自漢武帝起,各朝都對鹽業實行不同程度的專賣,其他被專賣的商品還可能包括鐵、酒、茶葉、礦產品等。這樣合法販賣的鹽叫官鹽,非法販賣的叫私鹽。

在古代,販賣官鹽的利潤巨大,而私鹽更是暴利,如明代參與私鹽活動的包括產鹽的竈戶私產私銷;鹽商夾帶私鹽,有鹽商每年銷售定額鹽引70餘萬引,獲利60餘萬兩,而夾帶的私鹽獲利竟達160萬兩,還有官員與兵弁販賣、武裝販私鹽的鹽梟、承擔漕運工作的漕船私帶等等。這簡直有點“全民皆私鹽”了。

中國曆代對私鹽打擊的力度是相當大的,捕私鹽者。私鹽販子要殺頭,連相關官員都要連坐。五代時,鹽法最酷,販私鹽一斤一兩就可以正法。宋代略寬了一點,無非是殺頭的標準放到三斤或十斤而已,一般人販私鹽誰不十百斤的,統統有砍頭的份兒。

元明對販私鹽的懲罰是一脈相承,對私鹽的打擊和懲罰從未放鬆過。讀鹽政法律和案例,至今都可以感到血腥氣。

前明也不例外,原本還做得不錯,但當吏治敗壞後,鹽政就一塌糊塗,如今鹽政從新專賣,大家就看朝廷有何新舉措。

還是有很多新意思,朝廷內閣閣員們分工有兩個重大調整,一是堵胤錫主管經濟,這是原本次輔楊天生的活兒,現由堵胤錫來辦,鹽政肯定歸他管。

有點棘手了,官員們隱蔽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這位堵大人剛正不阿,擅給大夥兒添堵,他主管經濟,只怕有不少人有苦吃了。

果不其然,聽東南王開御口說起用堵胤錫之意。

“楊次輔主理經濟,是我朝經濟突飛猛進之時,國民生產總值在兩位數以上運行,各項經濟法律、制度與政策皆已完備,下一步就是發揮、推進與改善這些經濟制度的時候,所以堵卿家可當此重任!”顏常武說道。

明擺着是讓堵胤錫看場子,楊天生主管經濟步子邁得太大,也存着不少問題,就由堵胤錫來維護推進國民經濟,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三年!”聽顏常武宣佈道:“每五年爲期,第一個五年鹽業純利潤是百分之五十,第二個五年鹽業純利潤是百分之三十,五年鹽業純利潤是百分之十!”

階梯式下降,聽得大夥兒目瞪口呆,須知現在鹽業純利潤達到百分之百!

一下子就降了一半,東南王殿下會不會算數的?知道不知道鹽業專賣通常爲強勢政府控制財源的絕佳方式之一,來錢最快,沒錢的話怎麼給大夥兒發工資?

大臣們顧不得禮儀,瞪着他,廟堂一下子靜寂得針掉落地都可以聽得見。

“以前是靠鹽業稅收來維持國家財政收入,但是現在,你們看看我們有多少來銀子的方式!”顏常武見到下面官員全都有氣無力,象被人倒了賬A了錢不爭氣的樣子,他不禁惱怒地道。

他這話讓人一琢磨,還真的是有道理!

明國現在來銀子的渠道多了許多,國內需求旺盛,稅收豐厚,而且金銀的產量年年提高,對外貿易更不用說,一船船的銀子運回國內,以致於大明發行的紙質鈔票長期堅挺,因爲鈔票是用金銀作爲保證金,真的可以兌換的。

反倒是鹽業稅收由於之前的上下其手導致在朝廷稅收的地位下降,而朝廷一樣可以支持下去!

“所以,我朝食鹽專賣,固然有增加朝廷財政收入的作用,還有穩定食鹽價格和流通情況以及對食鹽實行質量控制的作用,但本王給予食鹽專賣一個新的意義,那就是讓子民們都能吃到平價鹽!”顏常武如是說。

“時代不同了,鹽稅只會越來越少,就讓食鹽象大米一樣,人們愛吃多少,愛用多少,隨他們的便!”顏常武豪氣蓋世,官員們瘋狂地爲他打CALL,諛詞如潮,皆稱東南王是鳥生魚湯,英明無比,不外如是!

就是一些官員官話說不準,說堯舜禹湯說成民鳥生魚湯。

朱真真傾慕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真的沒什麼事情能夠難得倒他呀。

讓她欣慰的是今年以來由於朝廷對北方戰事,銀元象倒水般地傾往北方,財政缺口很大,最近發行的四千萬銀元國債的銷售不力,只賣出一半就賣不動了。

但當東南王一回到南京,還沒有什麼舉措,餘下的二千萬銀元國債被一搶而空。

事實證明買國債者有眼光,一氣沒收那麼多銀元,根本不用擔心無法償還。

有老公在的日子真好,有錢的日子就是好,朱真真幸福滿滿!

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905節 想當初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2052節 壯行酒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690節 惡土司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33節倭奴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337節 茶事第597節 航行中第9節初建軍(二)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7節刺殺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448節 硬剛(四)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597節 航行中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257節 下戰書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
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905節 想當初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2052節 壯行酒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1690節 惡土司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33節倭奴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1337節 茶事第597節 航行中第9節初建軍(二)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1933節 下官願降!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7節刺殺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448節 硬剛(四)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597節 航行中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257節 下戰書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