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

聽完了朱一貴的講述,王東反而又皺起了眉頭。

雖說朱一貴北上和自己回京述職碰到了一起,但僅憑於此就斷定兩件事有關聯未免有些牽強了。何況自己是從海上回京,這路上的時間自己都沒辦法確切把握,這朱一貴又怎麼會如此肯定?再者王東之前也未聽到類似的消息,想了想后王東搖搖頭,告訴朱一貴這個可能性不大。

“這又有什麼關係。”朱一貴笑着道:“就算沒有關聯,多日不見王帥,我這心裡也想得緊,陪着王帥一起入京,還能聽聽王帥的教誨是卑職的榮幸不是?”

朱一貴這張厚臉的確讓人吃不消,這高級將領中也就是他和王東沒臉沒皮了,要換個人還真不會這樣。

反正也如朱一貴說的,都是一起入京,同路也無不可。但同時,王東心裡也在默默想着,難道朱一貴說的真有幾分可能?假如是真的話,那麼即要動用陸軍,同時又要動用海軍,這大明的目標難道還是南海?

可現在,呂宋和柔佛已經拿下,對於朱怡成曾經提到的南方大島,海軍方面不需要直接出動艦隊,只需順着方位逐步探索即可。而南海的其他區域,眼下應該不會是攻擊的目標,難道是……?

一時間,王東想到了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朝鮮,而第二個可能是交趾和緬甸。

先說朝鮮,隨着大明在朝鮮強行打開大門,並且在朝鮮實施駐兵以來,朝鮮小朝廷上下對於大明雖說畢恭畢敬,可實際上軍機處的幾位大佬都清楚朝鮮人現在只是表面恭敬,其實心裡卻是又恨又怕。

前明的滅亡,朝鮮有着極大責任,如果不是朝鮮投降了當時的後金,以滿清在遼東的農業基礎又如何這樣快的強大起來?正是因爲有了朝鮮的人力、物力支持,當時的後金纔有底氣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同前明交戰,從而導致後來的入關和佔據中原。

所以說,別看滿清建立後到現在,朝鮮上下依舊以前明裝飾、制度示人,甚至就連年號也在使用前明崇禎年號,彷彿還是在尊前明爲主一般。可實際上,這只不過是假象罷了,面對滿清,朝鮮簡直就是忠心不二,奉起爲主子,跟在後面拼命搖尾巴。

朱怡成在江南復明後,朝鮮非但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臣服,反而依舊跟隨滿清出錢出力。直到後來朱怡成決定敲打朝鮮,派出海陸兩軍至朝鮮海峽,朝鮮水師一開始居然還敢同大明海軍對戰,但其結果可想而知,最終戰敗後逃回朝鮮。

之後,朝鮮膽戰心驚之下只能上表稱臣,尊大明爲正統。而大明也在朝鮮南方取得了良港和駐軍之所,同時派出駐朝鮮大臣以作爲溝通。可這時,朝鮮表面的恭敬之下私下卻依舊未斷絕和滿清的來往,根據軍機處所查,如今在遼東的滿清各部至今依舊得到了朝鮮的不小支持,甚至滿清還和朝鮮勾結起來,不斷從朝鮮移民至遼東以充實遼東的人力。

這種做法,無論對於滿清或是朝鮮都是有極大好處的。在滿清看來,遼東地廣人稀,丟失中原後的遼東更同滿清中樞相隔遙遠,如果要保住遼東只能自己想辦法,而無論是擴張軍力還是滿足自需,人口卻是第一位的。

這也是滿清在遼東向朝鮮開放移民政策的原因,同時也通過移民的朝鮮人增強滿清在遼東的軍力。

而在朝鮮方面,一直以來朝鮮對於遼東的土地慾望從就沒有消失後,早在李朝建朝當初,朝鮮就發動了企圖吞併遼東國土的戰爭,同時把觸手向內不斷延伸。在朝鮮人看來,朝鮮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對遼東的吞併轉而成爲一個大國,而不是縮在半島上的小國。

只可惜,太祖和成祖在發現朝鮮人的企圖後,果斷出兵“砍”下了朝鮮伸向遼東的爪子。在損兵折將,美夢成了泡影的現實面前,朝鮮無奈只能接受了臣服,這纔有後來的朝鮮版圖的確立。

正是因爲這種原因,朝鮮一直有着對遼東的企圖,而這個企圖也從未破滅過。就算在前明和滿清時期,朝鮮上下對於普通朝鮮人越境在遼東開墾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目的就是想用這種方式不知不覺地侵吞領土。

可現在滿清主動對朝鮮放開了移民,這可是朝鮮欣喜萬分的。所以現在,朝鮮一方面對着大明當孫子,另一方面暗中和滿清合作,做着左右逢源,兩邊佔便宜的美夢。

之前大明因爲西南、西北的戰況暫時抽不身來對付朝鮮,而現在隨着戰況即將有了最後結果,那麼對於遼東甚至朝鮮的問題就要擺在檯面上了。這件事王東是知道的,而且作爲海軍統帥當初他還是親自率領艦隊在朝鮮那邊轉過一圈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大明準備對朝鮮和遼東出兵的確差不多是時候了。

至於交趾和緬甸方面,這是王東想到了之前朱怡成在和軍機大臣的談話,也就是說到對於高進和白蓮教部處置的一些構思。而現在高進的部隊和人都已經進入了交趾,據說已佔了交趾北部的大片領土,令交趾王驚恐萬分。如果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高進部會由交趾向西向南開始發展,進攻萬象、暹羅、緬甸各國。

不過朱怡成雖然給了高進一個出路,但王東卻知道朱怡成絕對不會讓高進一口氣滅掉這些國家,並且在這些國家基礎上建立一個強大的王國勢力的。之所以擺開道路讓高進向南發展,大明有着大明的考慮,其他的暫且不說,以通過這方式找到機會,以在合適的機會時候出兵擴張國土,這纔是大明真正的目的之一。

所以說,從眼下情況來看,由海上出兵攻擊交趾倒是一個好機會。如果能拿下交趾,再加上柔佛之地,那麼整個南海就再無後顧之憂。到時候大明無論是陸軍或是海軍都能自由在南海諸地橫行,甚至能以交趾爲基地直接向西打通印度、中東、非洲甚至歐洲的黃金海道,從而使得大明人的身影真正出現在整個世界各地。

隨着深思,王東倒是有些入迷了,他暢想着自己縱橫四海,開創壯舉的未來,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四百二十七章 過往雲煙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九十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七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四百七十一章 東西聯手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九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上海分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十章 改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八百八十一章 理想和現實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不能急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爲監國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五百七十二章 謝千戶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盛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接觸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十六章 陳大老爺第九百八十六章 京師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四百二十七章 過往雲煙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九十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七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六百八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四百七十一章 東西聯手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外樣大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一千九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上海分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十章 改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八百八十一章 理想和現實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五十三章 背靠山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不能急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爲監國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五百七十二章 謝千戶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盛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接觸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十六章 陳大老爺第九百八十六章 京師變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