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

楊勖在彭澤只呆了兩日,當長江水師的艦隊折返南京時,他就跟船離開了。

回到南京,楊勖並沒先回自己在南京的府邸,而是直接去了總參謀部,得知他來後,莊巖特意把他請到裡間詳談。

“朱一貴在彭澤乾的不錯,看來這個鴨王在你手下之前乾的不錯,已歷練出來了。”一見面,楊勖就笑呵呵地打趣道。

莊巖同時哈哈一笑,朱一貴雖不是正途出身,但其人極爲聰明,更是天生的將領。這朝中能得楊勖一讚之人可是不多,朱一貴能讓楊勖如此誇讚足以令他自傲。

“以安慶兵力拿下九江不成問題,打下九江後可以直下南昌、新建,或沿江北上進擊江夏,直入湖北。”楊勖手中拿着茶盞,凝神說道:“如此一來,北邊義軍壓力大減,清軍必然調動兵力至湖北嚴守,而隆科多的主力也將由河南入湖北,所以未來幾個月中,湖北戰場風雲變幻,誰都不知能打成怎樣。”

莊巖默默點了點頭,其實楊勖所說的這些總參謀部已做過推演,打九江基本是十拿九穩的,可打下九江後就要命令兩個問題,一個是南下經南昌、新建直取江西全境,第二就是北上湖北爲義軍解圍。

朝廷的策略是西進江西,同時給湖北、河南的義軍減輕壓力,可這樣一來的話,明軍西進九江後的主攻方向就是向北而不是向南了,這必然會導致江西整個戰場無法把控,同時也無法預料湖北方面的變化,所以對此總參謀部提出了一個另外方案,而這個方案的真正提出者和執行者其實就是楊勖。

“正是因爲如此,這也是你不願在廣東而特意請命北上的原因。”莊巖笑着說道,接着又道:“但你別忘了,廣西那邊近期的動靜可鬧的不小,一旦廣東兵力調動,廣西有變話的,你如何考慮?”

“這無妨。”楊勖胸有成竹道:“江西之戰,我已同董帥、馬帥商議過了,廣東兵力只調韶關一地駐軍,另外再加上福建一部,兩部加起來五萬人馬足以。何況你別忘了,一旦江西開打,也是安慶先動,我部在南只算是錦上添花罷了。”

楊勖如此一番話,讓莊巖忍不住大笑不已,他笑着搖頭罵楊勖這個錦上添花聽起來不錯,可實際胃口卻大的不行。

楊勖提出方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攻擊江西先以安慶爲主,直取九江,可一旦九江拿下的同時,主攻直接由北改爲南。楊勖將率廣東、福建兩部,合計五萬人從韶關北上,直入江西南部,由南至北以取江西全境。

他的謀劃等於是把江西一仗分兩步走,北邊的部隊以九江爲目標,拿下九江後再直接北上湖北,以達到之前所定的戰略方針。而真正取江西全境的任務反而由楊勖來負責,這既能以最小代價快速平定江西全省,同時也能確保湖北變化,以集中北方兵力運用。

從大明如今的軍力而言,要做到兵分兩路取江西並不算難。現在,廣東、福建兩省中,廣東駐兵有近十萬人馬,至於福建陸軍稍少些,但也有六萬餘人。從這些兵力中各抽一部,組成五萬大軍由楊勖指揮是可行的。

對此,總參謀部也表示認可,這一次楊勖入京一方面是面聖朱怡成,同董大山、莊巖等人商討廣東出兵的調配,另一方面也是打算親自去彭澤前線看看情況,以確保廣東出兵的萬無一失。

對於開戰的時間把握,這點至關重要。如果楊勖在廣東先出手,那必然會引起江西震動,到時候雖能使九江異手變得更簡單些,可是南方軍一部就將面臨極大壓力。

前面莊巖也說了,廣西那邊趙弘燦近期動靜不小,雖然趙弘燦如今明爲清臣,但實際上卻已同割據,但誰又能保證他會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出兵呢?一旦廣西趁此機會出兵廣東甚至直接援救江西,那對於整個計劃來講是非常糟糕的局面,這樣的話想以小代價拿下江西全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這時代,通訊是制約軍事行動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像這種跨越千里的聯合作戰,時間的把握和控制是極爲重要的。這也是楊勖到了南京後親自前往彭澤的主要原因,不去彭澤前線看一下,楊勖是不會放心的。

在臨近年關之時,南京正緊鑼密鼓地謀劃江西戰役,而在北邊,清廷的核心北京,康熙同樣在謀劃河南戰場。

河南之戰前後已持續了一年時間,隆科多雖在河南佔有優勢,但在祝建才和王致清的聯合抵抗之下,依舊還未拿下汝南。而且隨着天寒地凍,那些蒙古騎兵已嚷嚷着要回大草原去了,一旦蒙古騎兵離開,那麼清軍在河南的機動優勢將不復存在。

爲此,康熙無奈只能付出了些代價,再給了那些貪得無厭的蒙古王公一些好處,而把這支蒙古騎兵繼續留在了手中。除此之外,康熙還調動了豐臺大營的一部以增援河南戰場,只需天氣好轉後,隆科多就將對汝南發起最後攻勢,以徹底解決河南的義軍。

不管怎麼說,河南戰場很快就要見分曉了,平定河南後,清軍就能集中力量對付江南的大明瞭。這使得康熙心情舒暢了許多,多日來一直不見笑容的他也難得展顏。

可這些好心情持續了沒幾天,當一個消息突然傳來,又讓康熙心情變得極其惡劣起來。

簡(鄭)親王雅爾江阿、康(禮)親王崇安、顯(肅)親王衍潢、莊親王博果鐸、安節郡王華圯等人近期來往頻繁,還時常有滿州幾個老王府的人來京和他們走動。按理說,這些滿清貴族,親王郡王,之間交往也是正常,畢竟大家都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但康熙卻敏銳地感覺到一種不安穩的跡象,因爲這些人都有兩個共同點,一則是****,二則就是他們是八旗的下五旗旗主。

自努爾哈赤建立八旗以來,滿清之所以能夠入關,並奪取天下,靠的就是八旗制度。但在入關之前,皇太極考慮到八旗有尾大不掉的跡象,就開始着手削弱八旗,以固皇權。

順治登基,大清入關,多爾袞又對八旗進行了調整,這一次索性在皇大極的換旗制度上再一次換旗,以確保能掌握對大清的朝政。

等多爾袞死後,順治再一次針對八旗下手,重新調整八旗制度。由創建八旗至今,八旗的調整和削弱前後經歷了四次,而經過這四次調整,也使得皇帝完全掌握了上三旗的力量,同時也對下五旗進行了約束和控制。

康熙即位後,對於八旗也未有放鬆,尤其這些年來,他利用皇帝的權利策封自己的幾個兒子入下五旗旗籍擔任統領等職,同時拉攏八旗中的小旗以抗大旗,試圖近一步架空原本的旗主,從而達到分裂和控制八旗的目的。

如果歷史不變的話,過不了幾年等老莊親王博果鐸死後,康熙就將直接把莊親王的王爵奪走,從而由他的十六子胤祿繼嗣。這也足以證明康熙一直在用這種方式來削弱各旗主的影響力,從而加大皇權的控制。

滿清入關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從實際上來講當年的八旗制度已成了一個空架子,各旗主對於旗下的控制早就不如以前。可不管怎麼說,這些****依舊地位還在,僅僅只是一人的話,康熙絲毫不怕,但這些人如果聯合起來,卻是一股極爲龐大的力量。

“這些奴才想幹什麼?”康熙神色難看之極,尤其是當得知這些人今日在莊親王博果鐸的府上的時候,他甚至有了派人前去斥問的想法。但這個念頭剛起,就被康熙強行按下了,作爲一個皇帝,一舉一動不能意氣用事。

造反?

這個念頭僅在康熙腦海中微微一閃,卻被康熙馬上打消了。八旗是大清的支柱,但沒了大清八旗又算得了什麼?他康熙可是大清的皇帝,這些奴才造反是不會的,但除了造反外,他們又會做些什麼呢?

同時,另外一種可能性馬上在康熙心中浮現,而且隨着猜測這可能性是越來越大。想到這,康熙是氣的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即就把這些奴才全部抓起來。但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就算康熙是皇帝又如何?在這些人聯合起來的力量之前,康熙也要謹慎異常。

但康熙萬萬沒有想到,還沒等他做打算,着手解決問題的時候,第二天的朝會,以莊親王博果鐸爲首的這些****就直接朝着自己發難了,而且他們的上奏看起來也似乎合情合理,莊親王博果鐸首先上書康熙,說是自前太子廢后,儲君之位空缺,而今天下又大亂,康熙年事已高,日夜操勞精力不濟,所以爲祖宗基業和大清江山着想,懇請康熙儘快確立儲君之位,以定民心。

莊親王博果鐸的話音剛落,雅爾江阿、崇安、衍潢、華圯……甚至包括幾個朝中二三品的滿漢大臣也一起站了出來,衆人在康熙面前跪倒,大聲懇請康熙以江山社稷爲重,儘早立儲。

第七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賣主求榮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反衝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二百七十八章 凝固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本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時光如賊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百章 表演第九百零五章 有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城新貌第六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偉人谷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
第七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武聖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命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賣主求榮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九百八十九章 聽之任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反衝鋒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二百七十八章 凝固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本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時光如賊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第一百章 表演第九百零五章 有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六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城新貌第六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偉人谷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