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

在衆人表達意見的同時,朱怡成已經徹底冷靜下來了。

一開始朱怡成對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是憤怒不已,在此時此刻他感受到了來自西方各國的滿滿惡意。可當冷靜下來後,朱怡成開始分析和考慮如何面對現在的情況了,曾逸書所說的這些也讓朱怡成感到欣慰。

軍機大臣中,曾逸書的資歷是最淺的,他在擔任軍機大臣之前並沒有當過地方官,而是中了進士後先去了翰林院,然後又調任至剛成立不久的軍機處內擔任行走。

軍機行走,說起來就是軍機大臣的秘書,軍機處內的軍機行走人數不少,主要是傳遞公文、整理資料、協助軍機大臣同各部聯絡等等,說白了在後世也就是辦公室打雜的角色。

當然了,軍機行走和軍機行走之間也有着不同,有些軍機行走做着打雜的工作,也有些軍機行走做着軍機大臣秘書的工作,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代替軍機大臣處理部分公務。

曾逸書就是後者,在軍機處的幾年中,曾逸書的才華逐漸顯露出來,從軍機行走中脫穎而出,之後不僅入了當初軍機大臣的法眼,同樣也被朱怡成所關注到。

直到後來軍機處換屆的時候,朱怡成這才破格把曾逸書從軍機行走提拔到軍機大臣的職務上,同時曾逸書還負責戶部工作,這纔開始真正執掌一部政務。

相比其他軍機大臣,曾逸書的升遷之道和他們完全不同,但不得不承認曾逸書這人的確有能力,而且也有才華。其他的不說,僅憑他剛纔的那一番話,在大局和外事方面曾逸書就比其他人強,他冷靜思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並由此勸阻朱怡成不要衝動而爲。

說句實話,在心裡朱怡成是想衝動一把的,面對西方各國私下聯合,在這種時候突然打臉的行爲,朱怡成是憤怒無比。可是朱怡成也清楚,作爲皇帝,作爲大明的擁有者,他的一舉一動絕對不能任性,因爲他的決定將影響整個大明的未來,一旦失敗大明根本承受不起。

朱怡成不是後世的慈禧,更不會衝動就作出和十一國開戰的舉動。

面對現在這種情況,他必須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合縱?呵呵……。”朱怡成心中冷笑,在這事件上朱怡成有些嗅到了後世的一些套路味道,這種熟悉的配方倒和後世的燈塔國所爲有些類似,對於崛起的中國進行各方面的圍堵和壓制。

但是,時代不同,現在的大明也不是後世的中國,如今大明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

不過再強大的國家也難敵四手,西方各國的軍事力量如果以單一而言大明誰都不懼,但聯起手來就難說了。

更要命的是,本土還好,海外領地就有些困難了。一旦海外開戰,本土就算能抽出兵力支援海外也需要耗費不少時間,而且這個時代的運輸遠不如後世那麼方便,就算是比較風平浪靜的太平洋也隨時會有暴風雨的危險,大規模的兵力向新明等地運輸根本不太可能。

朱怡成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取捨,這種取捨不是拋棄那一方,而是要有輕重緩急的考慮。

大明也經受不起全面開戰的結果,從時間來看,大明覆興到現在僅僅不到二十年而已,而且大明最大的敵人滿清依舊存在,西域、藏地包括蒙古都未真正歸屬於大明,內外矛盾一直未徹底解決,一旦大戰爆發,大明會有什麼影響可想而知。

想到這,朱怡成決定用政治、外交和軍事行動各方面來解決眼前的困局。對於大明本土,西域戰略計劃不能停止,這是決定大明徹底解決滿清問題的重要行動,大明絕對不會允許滿清繼續在西域盤踞。

既然俄羅斯已經否認了他們出兵西域,私下幫助滿清對抗大明軍隊,如此的話那麼大明也就當是這樣,裝作不知就行了。

俄羅斯方面不是說了麼,這些人有可能是所謂的哈薩克人,不是真正的俄羅斯人,那麼大明就把這件事全部坐實,用哈薩克的存在來讓俄羅斯人吞下這個苦果。

朱怡成相信,就算西域進攻因爲這個原因會造成更多的傷亡,也會延緩大明解決滿清問題的時間,但是以大明的強大依舊會獲得勝利。

此外,大明完全可以在遼東以北作出戒備狀態,以防範哈薩克人越境的理由對俄羅斯形成壓力。

至於在蒙古方面,既然科爾沁死灰復燃,那麼朱怡成也能借此直接介入蒙古,利用這件事蠶食蒙古各部,以達到控制蒙古全境的結果。

對於新明那邊,朱怡成的手段不多,不過以新明目前的軍事力量和儲備就算打不贏對方自保應該沒有問題。

無論是王東還是朱一貴,這兩人都是軍中悍將。

王東善於海戰,朱一貴在陸戰中一向以神出鬼沒戰法多變著稱,只要不急於求勝,憑着他們的能力以守爲攻問題不大。

在南海,大明控制了呂宋和柔佛,尤其是後着遏制着進入南海的交通要道,這對於大明是有着天然主動權的。

此外,還有緬甸,這倒是有些麻煩。不過朱怡成想了想後決定放棄緬甸,緬甸和其他海外領土不同,高進原本就不屬於大明,朱怡成之所以冊封高進爲緬甸王僅僅只是爲了解決緬甸王朝,順手又在緬甸這個地方落下一子而已。

既然是落子,那麼就有棄子的用途,反正大明已經做到了應該做的,如果高進能夠擋住西方各國在緬甸挑起的反撲,那是再好不過的。就算擋不住,大明也可以安全躲在後面,利用雲南向高進進行部分物資補充,使得高進儘可能地消耗對方的力量,從而爲大明贏得時間。

此外,西方各國既然能合縱,那麼大明也可以連橫。對方的合縱無非就是利益,這個利益大明同樣可以給,朱怡成很清楚這些西方人根本就沒什麼道德底線,對於他們來說唯獨只有利益,只要有了足夠的利益,所謂的合縱一樣可以瓦解。

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一千二十三章 老戰友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十一章 合利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一千四十三章 進退皆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國之儲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聖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八十章 提議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二十三章 老戰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一百零六章 兩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答卷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設宴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斷尾求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求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
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阿爾斯楞第一千二十三章 老戰友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十一章 合利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一千四十三章 進退皆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國之儲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聖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八十章 提議第九百四十五章 修文楊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二十三章 老戰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九百四十二章 如芒刺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四十一章 攻擊奉化第一百零六章 兩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答卷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設宴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斷尾求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求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八百一十一章 瘋狂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