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

“史卿覺得黔國公後人可封?”朱怡成問。

史貽直剛想下意識地回答一聲可,可話到嘴邊他心中一動,拱手道:“黔國公有功於國,我大明自當善待其後,不過具體如何封賞,此事臣以爲還需皇爺聖裁纔是……。”

“蔣愛卿的意思呢?”朱怡成把目光移向蔣瑾問道。

蔣瑾也不多說什麼,只表示這事非臣子可以確定,還需朱怡成決斷纔是。

點點頭,朱怡成道了一聲知道了,接着也不表明自己的態度。隨後正好三人都在,朱怡成就詢問起了遼東之事。

遼東之戰打響有些時日,前線進展順利,尤其是朝鮮那邊由於祝建才的意料之舉,使得朝鮮地方力量大損,朝鮮國內百姓矛盾轉換,直接把目標對準了朝鮮地方大族和士族之流。

不得不承認,祝建才這一手着實漂亮,可以說在他的手中,整個朝鮮已變得翻天覆地,那些心懷叵測之人如今自保都來不及,哪裡還有心思和大明作對?

朝鮮穩固了,前方打的就順利。原本在遼東的清軍就實力不足,董大山領兵又是穩紮穩打,雖然清軍藉着地型和戰馬便利,一直騷擾明軍,意圖切斷明軍補給線,可董大山早就料到這一出,要知道當年前明時期的後金就是這麼和明軍交戰的,一旦明軍補給線被切斷,清軍就能分而擊之。

這一次,清軍試圖也用這老辦法來對付明軍,可惜的是時代變了,對手也變了。

眼下的明軍早就不是當年的明軍,而清軍也不是當年的後金了。

橫掃天下的明軍戰鬥力之強大,訓練之有素,哪裡是當年的明軍能比?再加上如今明軍的火器也早已更新換代,手裡拿着不僅是遠超之前火銃的燧發火槍,甚至這一次出征遼東,明軍還裝備了部分剛研製出來的使用紙殼子彈的整裝火槍。

這種使用紙殼彈的整裝火槍可以說是明軍火器裝備的又一次飛躍,而且這一次進步可以說是劃時代的。

火槍從誕生開始,經歷了最初的竹製“突火槍”到鐵鑄,然後再到之前的火銃、鳥銃這些,再發展演變成燧發槍的各個環節,這其中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

如今,大明軍中的老式火槍已經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最新式的燧發槍,這種火槍性能可靠,射程遠,威力大,從全世界而言已是最爲先進的火器了。

可是相比科學院剛剛研製成功的使用紙殼子彈的整裝火槍,現在裝備的燧發槍就不夠看了。整裝火槍的出現,可以說是熱武器進步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隨着它的出現,未來熱武器的基礎已經成型,等到紙殼子彈再進一步成爲定裝金屬子彈出現,這代表着戰爭又一次發生了徹底改變,而目前還在使用的冷兵器也將徹底退出戰爭。

爲了檢驗和收集這種新式火槍,或者又叫步槍的各項數據,科學院那邊派出了精幹人員去了遼東前線,並用這種武器組裝了足足一個營的兵力用來實驗。

根據目前前線傳回來的消息,新式定裝步槍的性能令人驚喜,作爲統帥的董大山甚至向朝廷提出,應該儘快生產這種步槍,從而全面對明軍進行換裝。

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明軍,清軍就算抓到偷襲的機會但也無可奈何。明軍根本不懼那些小股的清軍,哪怕就是後勤部隊也擁有不俗的戰鬥力。

這種情況,使得清軍意圖切斷明軍補給的企圖徹底破產,如果用的兵力少非但達不到效果,甚至還會被明軍後勤保障部隊打得落花流水。而一旦兵力用的多了,那就失去了機動和突襲的意義,假如不小心被明軍給咬住,那麼清軍就得不償失了。

吃了幾次虧後,清軍也意識到了這點,把散出去的軍隊收了回來,除了留下些幾人或者十多人斥侯外再也不敢莽然攻擊明軍。至於那些斥侯,明軍也不在意,反正明軍的行軍目標堅決,根本不怕清軍的打探,再說如果這些斥侯靠的近的話,明軍同樣會派出裝備着火器的騎兵斬殺。

眼下,根據前線回覆的消息,目前兩部明軍的鉗形姿態已經展開,盛京已在明軍的囊中,如果一切沒有意外的話,至多七日左右明軍就能攻到盛京。

“遼東移民之事軍機處需抓緊時間,尤其是朝鮮那邊的支持必須加大,遼東戰況順利,後續工作等不了這麼多時日,具體如何安排由軍機處來落實。”朱怡成語氣平靜地說道,但聽到這話,史貽直眼角一跳,連忙稱是。

雖然朱怡成看似只是簡單吩咐,可史貽直卻是明白這是朱怡成心中有些不滿。

因爲史貽直反對由海商協助運輸物資,只同意調用海軍運輸,所以現在朝廷由朝鮮向遼東移民的進度不是太樂觀。

這點,之前孫嘉淦曾向他提出過,可依舊被史貽直給拒絕了。眼下朱怡成特意如此交代,表明朱怡成已經重視起這件事,這讓史貽直心中有些不安。

不過再如何,史貽直依舊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他眼下所想的只是繼續同海軍方面協調,實在不行直接由軍機處下令,讓海軍出面徵調商船,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問題,又能繞開直接同商人接觸的尷尬。

在他看來,軍國大事不得由商人接觸,這點是底線,只要他坐在首席軍機之位,就絕對不能輕易讓商人插手。

又聊了幾句,朱怡成擺手讓他們退下,等三人起身行禮離開後,朱怡成這才輕嘆了口氣,無奈搖了搖頭。

這些日子,朱怡成心中其實對史貽直的不滿已有越深,說句實話史貽直的能力有,在朝中威望也不差,可偏偏他的性格有着缺陷,而且眼光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長遠。

畢竟史貽直的文人出身註定了他的眼界,而且偏偏因爲史貽直一條道走到黑的個性,讓他已經不適合再坐在首席軍機之位上了。尤其是剛纔對於黔國公後人看法的一事上,他的回答更是讓朱怡成感到失望。

雖然史貽直所說的那些有些道理,而且最後也點出了這事要由朱怡成來決斷。但在之前,他的話中又透露出了一種其他的意思,這分明是立場不穩,但又想着顧全大局和照顧朱怡成想法的打算。

假如史貽直從一開始就反對,或者強烈支持的話,也許朱怡成不會對他有這種看法。可現在史貽直明明有着自己的想法卻又不直接說出口,這就顯得很是彆扭了。

作爲首席軍機大臣,要麼像是之前廖煥之那樣有着調和作用,只把自己處在爲皇帝參贊的位置上以朝廷的意志做事,安排好各項事務,有着良好的執行力。

又或者自身能力極強,有着決斷和魄力,能夠直接點出皇帝未能察覺的情況,爲朝廷軍國大事做全盤考慮者。

而史貽直分明兩者都不是,這就讓朱怡成很是失望了。而且現在的史貽直又私下硬頂着不肯僱傭商人商船進行移民配合,以至遼東移民緩慢,從這點來講已是私心佔據了上風。

想到這,朱怡成心中滿是失望,更爲自己選人不當而後悔。但事到如此,他依舊還未完全打算直接調整軍機處的職務,畢竟首席軍機大臣更換不是一件小事,一旦這麼做了影響極大,再加上史貽直在清流中的名聲,朱怡成更需考慮到朝中的穩定。

眼下,朱怡成也只能暫時把軍機處的爛事先放到一旁,考慮起其他問題來。

其中,關於沐山的事,張冉在史貽直和蔣瑾來前已經給他做了彙報,就如同張冉說的那樣,沐山的來歷是沒問題的,這點已經可以確定。

此外,嶽鍾琪除了正式通過軍機處上奏書的方式報告此事外,其實還上了一份密奏,在這份密奏中嶽鍾琪向朱怡成詳細說明了關於黔國公的考慮,和自己爲何要如此做的思量。

由於這份密奏的原因,朱怡成也徹底明白了雲南的複雜情況,同時也對於嶽鍾琪所提出的建議表示認可。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先不說黔國公之位和其他前明貴勳不同,僅僅以沐天波殉國一事,朱怡成善待其後人誰都無話可說。而且在雲南一地,黔國公雖早就被滅,可在民間卻是威望甚高,甚至有不少地方土司和頭人因爲黔國公極有可能主動投靠大明。

假如可以借用其勢,倒是省了雲南那邊不少力氣。何況眼下大明四處用兵,能早地解決雲南之事,大明也能騰出手來處理其他方向的軍事考慮。所以說在這件事上,朱怡成是贊同嶽鍾琪的建議,以恢復黔國公之位方式安撫雲南,順便解決西南問題。

再者,大明延續前明一朝,雖一直以來大明未對前明貴勳有所優待,這點在朝外是有些非議的。當然了,朱怡成自有自己的考慮,假如這一次恢復黔國公之位,那麼不僅可以讓天下人知道自己的肚量,也能借此確定大明對於前明貴勳的態度,從而堵住一些人的口。

(新書《巫謎》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薦票!)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試射第一百五十六章 復職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八百三十四章 撥亂反正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無奈的馬齊(求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六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二章 反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章 甲字一號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親很欣慰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成了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二章 反賊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狡猾的托爾斯泰第九百七十六章 過早出馬的正主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七百二十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試射第一百五十六章 復職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八百三十四章 撥亂反正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無奈的馬齊(求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恩怨勾銷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復仇的呼嘯第六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二章 反賊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章 甲字一號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親很欣慰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成了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二章 反賊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狡猾的托爾斯泰第九百七十六章 過早出馬的正主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七百二十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