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

袁奇部的骨幹都出自於老君門,四川白蓮教屬於混元一派,自康熙中期,川中大移民,導致中原有許多百姓遷入川,使得川中人口結構大變,而白蓮教也是從那時候隨移民的百姓在川中發展起來。

白蓮教的教義通俗易懂,容易蠱惑人心,再加上移民後川中人口大增,當地官府腐敗,這些年來土地兼併嚴重,川中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就這樣,白蓮教在川中就有了發展的土壤,僅僅數十年間就擁有數十萬信徒,其勢力更是滲透到全川各地。

這一次來的人是四川教主王致清的右護法,王致清在江湖上又稱止清道人,平常作老道打扮,以川中幾大道館爲主要道場暗中宣傳白蓮教義,他的右護法俗名爲張淼,同樣是一個道士,道號水清,是成都通天觀的主持。

同張淼一起來的還有兩個年輕女子,一樣是道裝打扮,這兩女子年方二八,生的一副花容月貌,高進一眼就知道這兩女子是教中所謂的聖女,這聖女說白了就是教中用來控制下屬的工具,當年他們老君門也搞過這一套,高進並不陌生。

“道長辛苦了。”見了張淼,高進稽首行禮,但他的手勢卻和普通的道家有所區別,手指擺出的姿勢是白蓮教內所特有的,不僅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樣也是和同道之人交換信息的一種方式。

“有勞侯爺親自迎接,貧道有禮了。”張淼一樣擺出了個類似的手勢,兩人雙目一碰同時微微一笑,隨後由高進領着他們進了院,穿過前堂來到二堂分別坐下。

先是雙方寒暄了幾句,說了會兒話,張淼就提起了之前袁奇同王致清商議起事的情況。

本來按照雙方的計劃是由袁奇先打通入川的道路,然後王致清在川中起事,兩部裡應外合,同時行動,進而攻佔全川。可誰想,這計劃還未正式實施就爆發了九江之戰,這一戰袁奇部由於周忠良等人反水導致慘敗,如今袁奇之前的地盤丟得七七八八,數十萬大軍也只剩高進現在掌握的一萬餘人,再加上袁奇戰後下落不明,十有八九已經死了,而高進雖然是袁軍的二把手,但高進此人以前聲名不顯,這一次高進派人主動聯繫王致清,王致清雖說有些動心,卻考慮到袁部慘敗的現狀一時間無法下定決心,所以特派張淼跑這一趟看看情況。

都是自己教中人,張淼也不客套,寒暄完後就說起了正事,同時詢問現在袁部的情況。

“九江一戰後,我部依舊佔有江夏等地,同清軍幾次交手也未落入下風,道長放心就是。”高進輕描淡寫地說道,張淼微微點頭,高進雖然沒提九江一戰的損失,只是說他在江夏的情況,不過張淼也不會傻到直接追問。

“話雖如此,但老道不知有句話當講不當講。”張淼含笑問。

“道長有什麼要問的儘管問就是,既然道長來了,就是帶着誠意來的,高某洗耳恭聽。”高進很是爽快地回道。

“好!”張淼正正神色,當即問道:“如今此消彼長,貴部勢力大不如前,之前順長江而上打通入川之路恐怕沒這個力量了吧?再者,清廷在江西勢大,隨時可調兵西進,一旦你我兩部同時發動,而貴部被困江夏寸步難行,我川中又無外援的話,豈不是自尋死路?”

對於張淼這些問題高進並不意外,實際上他早就想過川中來人會如何溝通,心中也早就有腹案。更重要的是,假如王致清沒有合作的想法,那麼他絕對不會派人來聯繫自己,既然張淼如今坐在自己面前,那麼就代表王致清在已蠢蠢欲動,意圖起事了。

“道長,你對這天下大勢如何看?”高進並沒有直接回答張淼的問題,反而問起了其他。

張淼先是微微一愣,緊接着若有所思道:“侯爺你指的是這如今天下之勢?”

“沒錯!”高進點點頭,正色道:“自四明山起義至今已有三載,我部浙東起事後,天下從者蜂擁不絕,尤其是我教中各兄弟更是前赴後繼,雖其中經歷多次起落,但這星火燎原之勢已成,清廷可謂四處烽火,自顧不暇。如今,東邊有永業天子的大軍牢牢佔據浙江和半個江蘇和臺灣,其勢力更在向南延伸,已舉兵攻擊福建,想來清廷丟失福建是早晚的事。而在北邊,漢王控制以汝南爲中心的中原區域,直接威脅清廷腹地,至於江西,又有我部不屈奮戰……整個天下處處義軍,天下人心所向,清廷滅亡之日也在彈指之間,道長以爲呢?”

“這……。”張淼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高進這番話說的並沒錯,現在清廷雖然還是天下最大的勢力,但是這義軍的之勢的確已成,尤其是在東邊的朱怡成。

朱怡成控制了兩省之地,等福建拿下後就打通了兩廣的道路,而且從對方的兵力來看到時候兩廣攬入其中恐怕也不是難事。另外祝建纔在河南也算是有聲有色,再加上袁部,如果不是袁奇遭受九江之敗,如今這天下可以說是四方爭霸。

這也是王致清之前準備和袁奇聯手的主要原因,但人算不如天算,還未起事就遭遇了九江之戰,對於是否還繼續,現在川中白蓮教內部反對的人不少。

“有句老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高進微笑着說道,隨後又道:“川中素來是天府之國,道長等如想做一番大事還得早做打算,這天下風雲變幻誰又能知?機會稍縱即逝,如遲疑旁觀的話,恐怕到時候悔之晚也……。”

“說來說去,你高侯爺不就是想說讓我教和你們一起起事嘛,現在你們就這麼點地盤,朝不保夕的樣子,就算起事爲什麼要和你們聯手?直接找他人不更好?”這時候,陪同張淼的兩個聖女之一在一旁說了句話,張淼一聽頓時臉沉了下來,訓斥道:“婉兒!休得胡言亂語!”

緊接着,張淼帶着歉意對高進道:“婉兒是教主養女,自小就被教主寵慣了,話語中有不當之處還請侯爺見諒。婉兒!侯爺乃天下英雄,如何能說這等話,還不快給侯爺賠個不是!”

張淼如此,婉兒委委屈屈地站起身,對高進賠了個禮。瞧着他們這副模樣,高進倒也不生氣,因爲他心裡清楚這只不過是他們的手段罷了。

“其實婉兒姑娘的話倒也沒說錯,九江一戰後,我部損失頗大,如今能在江夏同清軍對峙已是極限,弄不好那天清軍大舉來攻,這小小地盤丟了也是正常的。”讓張淼等人意外的是高進非常沒有惱怒,反而實話實說起來,聽高進這麼說張淼一時間有些奇怪。

“但是!這天下之勢雖已成,可如果貴方要想起事成功也無其他選擇,我部可以說是唯一的盟友。”話鋒突然一轉,高進成竹在胸地說道。

“這是爲何?”張淼有些不明白地問。

“很簡單。”高進手指沾了點茶水,在桌上畫了幾方勢力的草圖,然後道:“這天下義軍成勢的如今分爲三股,最強大的一股當然就是東邊的永業天子了,從這點來看投永業天子是最爲妥當的,等大事成後雖不能爲帝爲王,但榮華富貴當可到手。但這有一點道長不要忘記,永業天子可是朱明後裔,這朱明朝廷如何看待我白蓮一脈想來道長比我更爲清楚。想當年,朱洪武打下江山後,白蓮一脈可有出頭之日?如到時候永業天子直接向教中下手,各位又如何應對呢?”

高進這番話說的張淼啞口無言,白蓮教向來就是朝廷的死對頭,這是因爲白蓮教義和朝廷治理天下天生的矛盾所至,在元末時期,白蓮教就曾經是義軍的主力,其中赫赫有名的紅巾軍就是白蓮教所創,就連朱元璋當初也是依靠白蓮教逐漸壯大起來。

可之後呢?等朱元璋奪了天下立即翻了臉,直接下令禁止白蓮教,整個明朝無不把白蓮教視之爲洪水猛獸,逼的白蓮教由強至衰,最後只能改頭換面在明間暗中傳播教義。

所以說,要想希望朱怡成重用白蓮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朱怡成爲了大局出發暫時和白蓮教攜手,但到最後一樣會對白蓮教動手。前車之鑑尤在,如果川中教衆這麼幹的話就等於是自找死路。

“漢王爲八卦教大元帥,擁兵數十萬盤據中原,我們爲何不可以和漢王合作?”另外一個鵝蛋臉的聖女忍不住插了一句嘴,神色中似乎帶着不服氣的樣子。

“漢王?呵呵。”高進頓時笑了起來,隨後反問道:“你們對漢王其人所知多少?”

“這……。”張淼哪裡見過祝建才,他常年在川很少出川,至於身邊兩個聖女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對祝建才的情況大多都是通過來往川中的人道聽途說而已。

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勤勉的太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鍋粥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親很欣慰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九百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古怪的戰爭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成了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九十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
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三百三十七章 旭日初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勤勉的太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鍋粥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九百九十六章 老父親很欣慰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九百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古怪的戰爭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成了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九十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