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

董銘由山西監察御使遷任雲南左布政使,作爲軍機大臣的孫嘉淦自然是知道的,畢竟升遷命令是由軍機處簽發,再交由吏部下達。

話說,孫嘉淦同董銘在山西共事,算得上董銘的老上級,而且兩人在山西時相處的着實不錯,雖然當時雙方地位懸殊,可私下關係極好,在孫嘉淦看來,董銘不僅是能吏,更是心懷天下百姓能幹實事的清流,而且還已入了皇帝法眼,日後定是朝廷棟樑之材。

但就算孫嘉淦也沒想到,董銘居然會如此一鳴驚人,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被一躍高升,成了雲南左布政使,當得知朱怡成要大用董銘後,心中着實有些感慨,同時也暗暗心喜。

孫嘉淦一直自譽爲清流,他和董銘一樣同樣是從地方做起的能臣。但假如僅以清流而言就認爲孫嘉淦在朝中孤芳自賞,不會做那些拉幫結派事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往往越是清流就越愛搞黨同伐異,這點早在前明中後期就是如此,前明之所以滅亡天災人禍是一個原因,朝中黨爭不斷同樣也是一個原因。

軍機處換屆之後,史貽直成了首席軍機,同爲清流的孫嘉淦自然同史貽直是一黨的,而且一開始在軍機處內部也佔據了上風,趁着軍方力量在軍機處暫時不強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壓得莊巖氣都透不過來。

原本以爲把軍方力量從軍機處打壓下去,隨後藉此控制住軍機處的話語大權,然後再拉攏其餘軍機大臣爲己所用並不太難。但誰想到,史貽直一來操之過急,二來他在幾件事上判斷錯誤,導致非但沒有壓下軍方力量,相反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隨後,蔣瑾趁機在軍機處發力,在加上何顯祖這個牆頭草哪裡勢力強就倒向哪方。還有曾逸書,此人雖年紀不大,但在軍機處的資格卻僅次於史貽直,要知道他中進士後沒多久就進了軍機處,雖然一直擔任軍機行走之職,給當時的軍機大臣打打雜,做些輔助工作,可是在實際情況下,曾逸書許多方面已在幹軍機大臣的事了。

這一次正式入了軍機後,曾逸書的地位雖然排名最後,可對於他其他人卻不敢有絲毫輕視,明面上曾逸書的態度有時候會偏向清流,可有時候也會偏向蔣瑾或者軍方,似乎他這個人同何顯祖差不多,都是沒太大主見的傢伙。

可實際上孫嘉淦後來才明白,軍機處中曾逸書其實那一派都不是,他的立場根本和之前想象的不同,假如要真論起來,曾逸書算得上半個帝黨,也就是朱怡成的人。

至於另外半個,曾逸書可以說是持中而已,也就是誰有道理他就支持誰,維持不偏不倚的態度。

所以說,曾逸書的身份反而在軍機處是比較超然的,其他軍機大臣對於他的這種態度也沒法反駁,再加上朱怡成嘴上不說可心裡其實對他的信任也是衆所周知,何況曾逸書手裡還捏着大明的錢袋子,這樣一位財神爺,任憑誰也不好無緣無故地去得罪吧。

眼下史貽直名義上雖依舊是首席軍機,但他如今已經出京,在明眼人心裡都清楚他這個首席軍機已不管事了,之所以出京替皇帝巡視天下,那是朱怡成爲避免軍機處動盪和維護史貽直特意安排的,等他巡視歸來也就是正式退出軍機之日。

史貽直一走,軍機處就成了蔣瑾獨大,再加上蔣瑾在朝中原本就根深蒂固,當初廖煥之部下的不少人眼下都已投入了蔣瑾門下,其勢根本就不是孫嘉淦能擋的。

所以這些日子孫嘉淦在軍機處內地位已不如從前,孤掌難鳴之餘一直都在琢磨着破局的辦法,而這回朱怡成突然重用董銘,讓孫嘉淦頓時看到了希望。

董銘眼下已是雲南左布政使,妥妥的地方大員,而且以董銘的能力,孫嘉淦確信無疑等他去了雲南用不了多久就能爲朝廷控制住西南,從而立下功勞。

到時候有了這份功勞,再加上朱怡成的看重,說不定幾年後董銘就會調回京師,到時候無論是爲一部尚書又或者直接擔任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是極有可能的。甚至說不定等軍機處有變,朱怡成直接把他放到軍機處的機率也是極大。

正是看到了這點,孫嘉淦自然是不會錯過和董銘交好的機會,何況他們兩人原本就是故交,這層關係假如不用孫嘉淦還不如直接辭官回家種地算了,還當什麼軍機大臣?

今天孫嘉淦之所以特意在此等着董銘,就是打着這個盤算,果然不出所料見到自己後董銘頓時露出驚喜之色,這讓孫嘉淦頓時心中大定。

在知道董銘如今住在客棧的時候,孫嘉淦就提出爲董銘重新安排住處,一省布政使住客棧這像什麼話?這要傳出去也不好聽。

可惜,董銘卻笑着拒絕了,說自己住在客棧也不錯,反正今日已經面聖了,接下來最多也就在京師呆上一兩天的功夫。朝廷眼下注重西南,自己爲雲南左布政使自然要儘快上任,不辜負朝廷期望。

見董銘直接拒絕,孫嘉淦也不勉強,不過他提出既然在京師見面,當年的承諾還是得遵守的。何況這一次董銘去雲南赴任,作爲朋友不僅是爲他祝賀和餞行,同時作爲軍機大臣的自己也想私下和董銘對雲南政事安排溝通一下。

對此,董銘略一遲疑倒是答應了下來,隨後由孫嘉淦引着直接去了他的府邸,到了後讓下人弄了一桌酒菜,邊喝邊談。

之前蔣瑾入宮,朱怡成詢問西南之事,雖說有些敏感的東西並沒外露,可由於那次交談才確定了調任董銘至雲南的決定,再加上這幾日朝廷又接連做出了幾項決策,其中不僅有讓讓嶽鍾琪返京加官,還有對軍方各部人員的嘉獎和封賞,再加上又恢復嶽王爺的武聖人之位……這些事看起來互不相干,但連起來仔細琢磨,自然就能品出其中三味。

董銘之前在山西,對於朝廷一些事不是很清楚,所以藉着這次機會孫嘉淦就把這些事同董銘仔細地講了一講,以讓他心裡有數。

果然,當董銘聽完孫嘉淦的講述後,頓時有些若有所思,過了片刻他舉起面前的酒杯:“錫公的好意我心領了,今日以此酒謝過錫公厚愛。”

“這哪裡的話,你我兄弟之間何必講這些,再說你之前一直都在地方,此次來的又急,我也就是怕你什麼都不清楚就去了雲南這才同你講上一講罷了。來來來,我們同飲此杯。”

說着,孫嘉淦舉起酒杯同董銘碰了碰,隨後一飲而盡。

董銘是聰明人,要不也不會成爲能吏。孫嘉淦說的這些雖然沒有直指,只是用平淡的語氣陳述事實,而且他說的這些事眼下朝廷已經在辦了,董銘假如有心打聽一下就能知道,所以私下同他說這些就算傳了出去對於孫嘉淦而言也沒半點問題。

不過現在說和以後說,早些讓董銘知道和董銘事後從其他渠道知道,這其中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再加上孫嘉淦只是點到爲止,用這種方式好意提醒董銘,想來董銘心中自然是很清楚的。

所以當一杯酒下肚後,孫嘉淦也就徹底放心了。看來董銘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兩人的關係自然又近了一步,等董銘到了雲南後施政之時,自己再在軍機處爲他照應一二,這樣一來雙方就默契地成了自己人,這也是孫嘉淦今日宴請董銘的真正目的。

(求月票!)

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功過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八改良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百四十九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三百一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零一章 東海偷襲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七百零六章 后妃皇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紅頂商人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夷制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章 甲字一號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十七章 城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許諾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十四章 監國第六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
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功過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八改良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百四十九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一千九十七章 外交和人口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三百一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二百零一章 東海偷襲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七百零六章 后妃皇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五百九十章 爲了部落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紅頂商人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七百一十章 好奴才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夷制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二百零六章 拉開戰幕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章 甲字一號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六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十七章 城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胖子小丘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許諾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九十二章 老血一口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十四章 監國第六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三合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