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虎視

此戰義軍傷亡3000餘人,這3000餘人的傷亡基本都是死傷在哈佔的旗丁手下。八旗驍勇的確名不虛傳,僅憑400多人就造成了對手幾乎十倍傷亡,如果不是哈佔大意,居然以騎兵的劣勢在城中交戰的話,這場勝負的結果還真的不好說。

傷亡雖大,但義軍的收穫同樣極大。成軍連一個月都不到的義軍居然一舉殲滅了整支正規官軍,更令人鼓舞的是其中還有400多正藍旗精銳。這樣的戰果對義軍而言是毫無疑問的大勝,不僅把義軍的士氣一下子鼓了起來,更讓義軍各首領對反清復明大業充滿信心。

追擊至日落結束,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此戰徹底結束。倒不是袁奇沒有乘勝追擊,把哈佔和黃虎天等人徹底消滅的想法,關鍵在於這時代幾乎很少有夜戰的發生。

同後世不一樣,這時代的人因爲營養缺乏,更沒有那麼多豐富的食物可以均衡補充,所以許多人都是患有夜盲症的。其實在民國時期同樣如此,軍隊夜戰並非想戰就戰,領着一羣夜盲症患者去打仗?這簡直是笑話,這些人天一黑連東南西北都看不清楚,在夜裡就是瞎子一個,一旦這仗真打起來自己就先得潰了。

所以,戰爭基本都發生在白天,夜戰只是極少數。當天漸黑時,大獲全勝的袁奇就下令停止進攻,開始打掃戰場,領大軍掉頭轉回上虞。

回到城中,清點戰果,上下是一片沸騰。如此大勝令義軍士氣大振,1500多官軍除逃脫少數外,其餘均被消滅。至此,袁奇在義軍中的威望達到了頂點,再加上他忠勇王的身份,可以說已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人。

之前還因爲劉宗裕之死私下裡對袁奇有所非議的聲音經此一戰徹底消失,當然至於那些首領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就管不着了,至少整支義軍的凝聚力同以前已是天壤之別,就連城中那些首義軍之苦的老百姓們也暗暗驚愕,心中打起了鼓,難道這天還真的要翻了不成?

戰爭是鍛鍊隊伍的最好方法,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此戰過後,本還在考慮如何走下一步的袁奇已經堅定了繼續擴張的想法,他一方面着手重新整遍隊伍,另一方面已把目光移向了西邊的紹興府。

上虞地處浙江東部,其地理位置並不算太好,義軍想要發展必須要跳出餘姚、上虞一帶。而方向一般有三個。第一個是向東,以寧波府爲主要目標,拿下寧波府及周邊縣鎮,佔據浙江東部。但寧波向東就是大海和舟山羣島,除非袁奇想學當年鄭成功出海,要不然這個方向並不算首選。

其二,向南進軍,跳出浙江朝閩地而去,這更不是一個好去處。先不說閩浙兩省,閩地無論人口還是財富都遠比不上富饒的浙江,何況閩地山多,雖能依託大山同官軍進行周旋,卻失去了快速壯大的時機,一旦被困在山中,整支義軍的未來可想而知。

第三就是朝西北了,上虞向西北,先是紹興府,然後就是省府杭州。這些全是浙江最繁華的城市,更是大清王朝的賦稅重地,如果能拿下杭州,基本整個浙江都在義軍手裡,不僅能獲得在軍事、人口、財力等各方面的優勢,更能給大清王朝帶來重大打擊。

更有一點,杭州繼續向北就是江寧,江寧乃六朝古都,更是朱明發家的龍興之地,當年朱元璋就是佔據南京後才取得的天下。更何況,拿下江寧後,依託長江之險就能同整個大清王朝抗衡,就算無法一舉打下天下,那麼劃江而制的機率同樣是極大的。

不得不說,袁奇的戰術眼光還是不錯,他最終選擇了紹興府——杭州——江寧的攻擊方向。要知道後世太平天國同樣也是如此,金田起義後一路北進,攻杭州佔江寧,最終定都南京,攪得大清王朝翻天覆地,差一點兒就被亡了。

幾日後,聲勢浩大的義軍整軍完畢,正式朝紹興撲去,而此時紹興府已得知了上虞之變的消息,緊接着哈佔兵敗的消息又接連傳來,紹興府上下聽聞大吃一驚,一道道求援信從紹興發往杭州,同時紹興府抓緊軍備,做好防守準備。

但紹興府沒想到袁奇會來的如此之快,還未等周邊各州縣的援軍到達,袁奇的三萬多義軍已出現在紹興。同上虞不同,面對有防備的紹興,義軍彙集城外布開陣型,團團把紹興圍住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攻城戰。

這一次,義軍經餘姚、上虞兩地的補充和擴張,不僅擁有三萬多大軍,更有了充足的攻城器械。紹興並非軍鎮之地,何況哈佔的戰敗消息傳到後,紹興上下已是人心惶惶,攻城戰一開始義軍就氣勢如虹,高呼着反清復明和無生老母的口號撲向城牆,義軍上下悍不畏死,僅僅第一天,紹興守軍就傷亡慘重,如不是知府吳文思調集人馬親自上陣拼死抵抗的話,城就破了。

可吳文思萬萬沒有想到,當夜正當他着手想辦法如何加固城防以應第二日的攻城時,一個消息讓他陷入了絕望。守備鮑堅居然投敵了,眼看着義軍勢大,紹興即將不保,守備鮑堅殺了監軍同知打開城門,放義軍入了城。

就這樣,紹興府落入義軍之手,洶涌而入的義軍進城,官兵徹底失去了士氣一觸及潰。當吳文思得知消息時局勢已無法挽回,在城中最終戰死。而其餘官員除少數趁亂逃脫外,大部分不是被殺就是被義軍捕獲。

當第二天的太陽升起,紹興府已掛上了大明的旗幟,隨着紹興的陷落,對義軍的恐慌四散,周邊各州縣哪裡還敢同義軍直接抗衡?急急召回派出的援軍進行兵力收縮,以保自身,同時求救公函如雪片一般發往省府和各部。

拿下紹興,義軍更進一步擴張,朱怡成和袁奇大名同時響徹整個江南,各地民間力量更是相互呼應,僅僅幾日裡浙江各州縣到處冒出了殺官造反的大小十多起起義,江南一片糜爛在即。

當杭州方面巡撫黃秉中正在調兵遣將準備救援紹興時,有人急急來報,當他得知紹興在兩日內就被攻陷的消息時,頓時大驚失色。而這時候袁奇已聚衆八萬,對外號稱三十萬大軍,盤據紹興虎視杭州,整個江南局勢危機萬分。

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刻薄寡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六百九十三章 用將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第一次見面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包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一百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又來這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
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刻薄寡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六百九十三章 用將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惜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八百八十九章 度無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第一次見面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包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一百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五百八十六章 鮮花和血淚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又來這招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難測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