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

課稅制度改革不是那麼簡單的,目前名義上中央已經開始收攏地方課稅權利,可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說說而已,雖然中央把部門原屬於地方的課稅部門劃歸戶部,但在實際操作中,地方的權利尤在,而且那些部門說白了就是換了個牌子罷了,其人員到結構還是原來一套。

在後世,國家實施稅務分離,分別成立國稅和地方稅,其中的原因就是地方力量太強,中央爲了確保地方穩定和平衡,無奈才採取的這種政策。而朱怡成要的不是這種所謂的平衡,他需要的是把國家課稅全部掌握在中央手裡,徹底剝奪地方自由徵稅的權利。

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地方的反彈,再加上一旦課稅全歸中央,地方財政將來就要看中央的臉色,對於地方主官而言其權利也將大受限制,這是地方官員都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不過現在朱怡成就要徹底打破原有制度,大明的復興是朱怡成一手一腳建立起來的,他的地位和威望等於創建了東漢王朝的劉秀。朱怡成心裡很清楚,在自己在位的時候,這個問題如果無法解決的話,那麼今後的大明永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課稅不能掌握在中央手裡,必然會造成主弱枝強的結果,而且時間越長,這種情況也會越來越惡化,最終導致中央無法控制地方,從而造成類似於前明的局面。

國稅司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成立的,朱怡成對於李衛也寄予厚望。而李衛寫的這些條陳令朱怡成感到滿意,雖然在某些方面還有不足,但從現在的內容來看,李衛已做的不錯了。

不過李衛最後一條所提到的內容不僅讓曾逸書無法決斷,就連朱怡成也不由得感嘆他的大膽。

李衛提到,既然課稅全歸於中央,地方課稅部門必然不能讓地方政府繼續把持。雖說目前大明已經名義上分離課稅部門,可實際結構還是原來的模式,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有着極大隱患。

所以李衛決定徹底消除這個隱患,重建地方課稅部門。當然,李衛也不是傻瓜,他清楚的知道這個強度會多麼大,而且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大明的課稅部門全部調整是不可能的,一旦出點問題別說完成國稅司建立的初衷了,恐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大明的稅收。

李衛提出,先以京師、南京兩地爲重點,開始着手調整這兩地的課稅部門。預計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完成。等完成後,可以以京師和南京爲中心向直隸和江南延伸,一步步解決地方的課稅,這需要花費四到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

等做完這兩步,同時在這些時間內國稅司依託兩地的實際推行培養人才,做好繼續向全國推行的準備。那麼接下來就要花上十年或者更多的時間完成全國的課稅改革。

這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而且必然在其過程中會遭遇許多阻力。其中包括地方勢力、勳貴階級、地主階級和新興的商團等,所以國稅司在進行過程中需要有武力的保障,李衛建議從地方專門成爲一個協助國稅司的國家暴力部門,以確保政策的推行,要不然一旦地方反彈,僅憑國稅司這麼一個戶部衙門根本就無法壓制,甚至還會造成地方動盪和民變。

在呂宋呆了這麼久,李衛很清楚對地方下手必須有武力保障的道理,而且他的膽子不小,如果是別人的話就算心裡清楚這點也絕對不會直接提出,但李衛就是李衛,他偏偏直言不諱,而且在條陳中寫明這點是必須的。

對於其他內容,曾逸書自然是有權利處置,可偏偏這條他沒有這個權利,而且他雖然欣賞李衛的,可當他看見這條時頓時嚇了一跳,戶部居然向朝廷索要暴力部門的配合,用明白的話來講就是戶部要求得到軍方的支持,甚至在特定的情況下還能直接指揮軍方,這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不敢擅專的曾逸書這才跑來見朱怡成,這種事可不是小事,他必須讓朱怡成知道,同時詢問皇帝的意見。一旦傳了出去,天知道會把這事傳成什麼樣子,萬一有心人再火上添油,弄不好就給李衛扣上一頂謀反的帽子。

“這傢伙,膽子不小呀。”朱怡成看完後冷笑道。

“皇爺,李衛膽大妄爲,臣必當嚴懲,不過念其一片爲國之心,再加上他之前遠在海外,對於本土許多情況不瞭解,還請皇爺法外開恩。”曾逸書硬着頭皮解釋了一句,同時心嘆李衛這小子也忒賊大膽,不知道這一次能不能過關,如果不能自己也救不了他。

“怎麼?你打算爲他求情不成?”朱怡成冷眼看着曾逸書,話語中沒有一絲感情,令曾逸書頓時汗流浹背。

“臣不敢,臣只是就事論事,臣覺得李衛此舉確有不妥之處,但他其意是出自於公心而不是私利。皇爺,當初您選李衛入國稅司,不就是看着此人敢作敢爲麼?李衛是能吏,更是有擔當的能臣,臣覺得或可再給他一個機會,還請皇爺開恩。”

朱怡成看着向自己保持行禮的曾逸書,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曾逸書心中忐忑,不知道朱怡成究竟要如何處置李衛,甚至如何處置自己,不過作爲軍機大臣,戶部左侍郎,他曾逸書這些話必須要說,這是他心中的支持。

“哈哈哈!”突然間,朱怡成大笑起來,曾逸書一時間迷惘,不知朱怡成在笑些什麼。

“怎麼?難道你覺得朕是昏君不成?”

“臣……臣不敢……。”曾逸書心中一動,連忙回道。

“好啦,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李衛這麼做雖然有些過了,但其出發點是好的,這件事你稍後罰他三月俸祿即可。”

“皇爺英明,臣替李衛謝過皇爺厚恩。”曾逸書頓時放下了心,整個輕鬆了許多,連忙回道。

朱怡成伸手衝着他點點,開玩笑道:“朕這麼做就是英明,如果朕把李衛撤職查辦恐怕就是昏庸了吧。”

“臣不敢,皇爺……。”曾逸書嚇了一跳,急忙要解釋。

朱怡成擺擺手道:“好啦,這事就這樣吧,不過仔細想想,朕覺得李衛所提出的國稅司條陳中最後一條也不是沒有道理,中央要收回課稅權利,地方阻礙必然極大,僅憑戶部恐怕難於和地方抗衡。李衛如此提出,也是爲了保證中央政策推行,不過他有些想當然了,這纔是朕不滿之處。”

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九百七十一章 胡里奧的悲哀第四百三十四章 炮火攻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強攻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亂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六百五十五章 知府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玩笑?第六百八十三章 請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宣傳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九十三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五十九章 伏擊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二百七十六章 火槍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四章 交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半島海戰(完)
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一千七十九章 史貽直的怒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九百七十一章 胡里奧的悲哀第四百三十四章 炮火攻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強攻第四百四十章 西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亂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六百五十五章 知府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玩笑?第六百八十三章 請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宣傳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七百七十六章 南京密約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嚇死侄兒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絕不姑息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九十三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一千七十八章 重現天日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五十九章 伏擊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二百七十六章 火槍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九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四章 交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半島海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