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絕境

福建水師自登陸後,其艦隊由水師部分人員留守,停泊在定海以東的港口。

施世驃的水師一路北上,本是帶足糧草的,但因爲攻擊點的改變,由甬江轉爲定海登陸,不僅人員分兵,其陸戰也需要補給。故此,水師攜帶的糧草大部分轉爲陸運,留在船上的並不太多。

戰艦停泊同樣有消耗,但考慮到舟山尚在清廷手中,留守水師的補給可以從舟山獲取。可無論是施世驃還是留守水師的將領都萬萬沒有想到,舟山在名義上還不屬於反賊,可實際上早就被朱怡成暗中控制,之所以未正式拿下舟山,朱怡成還是出於對海貿的考慮。

施世驃在舟山時,那些哭着搶着要勞軍的鄉紳部分就是朱怡成安排的人,其中當然也少不了大出風頭的王東。關於福建水師的動態他們一直密切關注着,不斷有消息悄悄從舟山傳往寧波,其速度甚至比施世驃的軍報還快。

等施世驃帶兵登陸,水師主力離開後,王東等人就藉着爲水師補給的方式和留守遊擊將軍搭上了關係。一來二去,雙方倒也融洽,隨着時間的推移,留守水師早就放鬆了對王東等人的警惕。

算着時間,估計着等施世驃帶兵已經到了寧波城,王東等人這才突然發動。辦法也很簡單,在向水師補給中下藥,藉着勞軍的機會毫無防備的水師上下就這麼中了招。

留守水師被藥翻的同時,早就藏在舟山的四海商行各船帶着伏兵從四面八方冒了出來,除了稍有些抵抗外,那些義軍和水手很是順利的接管了整個福建水師,拿到水師的控制權,王東立即指揮各艦拔錨起航,帶着被俘虜的水師將兵連同大部分水師戰艦出海,朝着早就預定好的海島而去。

那跑回來的營千總和他的手下只是漏網之魚,如果他們那天不是心血來潮上岸找樂子去的話,現在應該也落到王東手裡了。當這兩個傢伙回返的時候,突然瞧見整個水師已被佔,嚇得他們連頭都沒敢露轉身就跑。

如今,大部分水師戰艦已全部離開登陸點,除了十來艘戰艦在登陸點的停泊處嚴正以待,等着施世驃返回後給他個“驚喜”。這還是四海商行缺乏合格炮手的原因,如果擁有大量炮手,那麼朱怡成甚至還想把整支水師的炮彈全部砸到施世驃的腦袋上去。

得知自己的水師戰艦全部落入敵手,施世驃只覺得天旋地轉,差一點兒暈了過去。戰艦沒了,福建水師還有麼?最可怕的是海上退路被切斷,周圍又有反賊的追兵,如不再立即做出抉擇,那麼整支部隊就將全軍覆沒。

此時,施世驃已來不及大罵留守水師的愚蠢,更沒功夫回頭找寧波的朱怡成算帳,現在最要緊的是如何逃出生天回到廈門。

急急召集部下,施世驃下令改道,由東轉爲南,他必須用最快速度逃出寧波反賊的勢力範圍,以保存手中這福建水師的最後力量。

當聽聞留守水師全部落入賊手的時候,福建水師上下是目瞪口呆,對於各自的前途和安危更是人心惶惶,此時此刻整支隊伍已不再有什麼士氣,福建水師上下非常清楚,如果不能儘快逃出去,到時候別說其他了,就憑所攜帶的糧草都經不起幾日消耗。

但是要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定海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寧波以東向大海伸出的一個角。定海以東三面圍海,朝南方撤退必須要重走回頭路,而在福建水師他們身後,寧波城反賊派出的追兵一直緊盯着,要想順利撤退必須衝破追兵的堵截,靠兩條腿跑出近五百里路到達寧海地界才行。

這五百里路可不是這麼好走的,浙東多山,定海回程一路到處都是山地和四通八達的水路,以行軍速度來計算福建水師起碼要十多天才能跳出包圍圈。十多天時間,施世驃不是不懂兵的人,他心裡非常清楚這代表着什麼,但他眼下也唯獨只有這麼一條路。

片刻都未耽擱,從南走陸路撤退的命令立即下達,施世驃帶着部隊掉轉方向迅速撤離。但就和他想的差不多,寧波的反賊似乎早就有所準備,就和他往水師方向撤離的一樣,向南的陸路更不好手,一路上不斷有反賊的小股部隊進行騷擾,雖然憑藉着水師強大的火器,施世驃帶兵一路狂奔,可依舊有所損失。

接下來的兩日,這樣的情況不斷髮生,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福建水師低落的士氣不斷下降,等到隊伍剛過太白山的時候,帶兵嚴厲的施世驃也阻止不了隊伍的崩潰了。

首先是天氣不作美,這個季節本就是多臺風的季節,雖說今年的颱風比往年少的多,但這沿海地區風雨說來就來。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使得福建水師的火器沒了用武之地,又累又餓的士兵在野外被反賊不斷騷擾,從精神上開始崩潰。

逃兵出現了,先是一個兩個,緊接着就是成雙結隊。等過太白山時,已有三成兵員趁夜逃走,也不知道這些逃走的清兵是被反賊殺了還是抓了,或者僥倖逃進山去成了野民。

其次,連日的趕路,對體力的消耗極大,別說普通士兵了,那些在寧波城下受傷的清兵傷口惡化,接連不斷有人在半路上倒下。到了這時候,施世驃心裡已經清楚,他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已在眼前,想把這些人帶出去已是不可能了,如今反賊雖未全力進攻,可這也只是等待自己真正崩潰的那一刻而已。

“軍門,您喝口粥吧。”親兵端着碗粥過來,對枯坐着的施世驃道,此時施世驃哪裡還有出征時的意氣風發?身上的盔甲早就脫了,穿着身袍服也在雨水和行軍中變的骯髒不堪,至於腦袋後面的辮子更是捲成了一團,就如同一大陀泥巴沾在腦後一般。

木然拿起碗,看着幾能照出人影的薄粥,施世驃只感到悲從中來。想自己少年就曾隨父征戰,壯年就官居福建水師提督一職,在整個大清朝都是赫赫有名的將軍。誰想,只是一時判斷錯誤,居然導致全師落入如此下場,茫然四顧,瞧着那些如行屍走肉般的部下,難道這裡就是他的福建水師葬身之處麼?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二十六章 謠言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炮火攻城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李衛的條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小喬治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二十六章 謠言第八百二十章 潰敗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亂第八百零八章 地動山搖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炮火攻城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做文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八百四十四章 年幼的太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七百五十八章 吃虧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怒火中燒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沽口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器新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九百四十九章 嘗試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答應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方而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李衛的條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目的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目標德里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將截流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九百二十二章 死有餘辜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小喬治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