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

“恭喜大帥!”

“大帥恭喜了……。”

瀋陽城,遼東軍團的駐地,每個見到董大山的將領都上前爲他恭喜,因爲剛剛傳來消息,皇帝賜婚,把大公主朱清研許配給了衛國公次子董華。

董大山封衛國公,又是遼東軍團最高統帥,之前還是軍機大臣,如今又得皇帝賜婚,可以說衛國公現在一躍成了大明最爲顯赫的勳貴階級,就連當初位極人臣的廖渙之都有不如。

在旁人看來,衛國公有如此榮耀實在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董大山在軍中威望甚高,這些下屬們無不對此事由衷的高興,至於董大山同樣是喜氣洋洋笑容滿面。

可實際上,在笑容的背後董大山心中卻是有着苦澀,當皇帝的親家在他看來並不算是一件好事,雖然賜婚一事把他董家推向了更高的層次,可同時在董大山心裡這同樣是一件壞事。

衛國公的爵位和如今手握重兵,已經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地位了,而現在董華又馬上要娶朱清研,衛國公和皇家成了親家,可謂有些盛極了。

所謂盛極而衰,董大山心裡擔憂的就是這個,作爲臣子地位太高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其實早在衛國公夫人私下向皇后求親的時候,董大山內心中就是不同意的,可是因爲他遠在遼東沒能一時間制止此事,而隨後得知皇帝並沒有馬上答應下來,當時的董大山心中還略有歡喜。

誰想到一轉眼的功夫,皇家居然正式賜婚了,這使得董大山心中有着莫名的危機,在他看來現在衛國公府等於擺到了風頭浪尖之上,一旦稍有不慎,那麼董家面臨的就是難以想象的後果。

“等蒙古戰事結束,就是上表辭去一切職務之日了。”董大山心裡如此對自己說道。

此時此刻,董大山已經做出了這個決定,準備這一戰結束後就徹底退休,從而避免衛國公府權勢過大引來猜忌。

按照年齡而言,現在的董大山才四十多歲而已,正是一個男人精力最充沛的時期,遠沒到徹底退休的時間。而且董大山在軍機處退下來後,對於在外領兵的興趣遠比之前在中樞讓他更爲舒心,在他看來爲國征戰正是他所求的,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甚至想作爲將領和統帥繼續領兵,知道花甲後再解甲歸田。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現在來了這麼一出,把董大山原本的計劃全部打破了。雖說董大山知道朱怡成不是普通的君王,朱怡成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猜忌自己,但是有些事誰又能完全保證呢?董大山不可能把希望寄託在可能之上,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做這麼一個決定。

很快,前來會議的將領已經聚集了,見到人已到齊,董大山正式宣佈會議開始。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針對遼東和蒙古的戰役安排,眼下隨着滿清怡親王主動退出遼東,整個遼東從名義上已經全部被明軍收復。可是因爲遼東北部那些被遺棄的滿清殘部和其百姓,這些人足足有數十萬之多,再加上怡親王幾乎帶走了所有的糧草和物資,他們投降明軍後的生存極爲艱難。

此外,就是針對蒙古的戰役了,怡親王率部逃入蒙古後已同科爾沁部合流,兩部眼下已是明軍的下一個軍事打擊的目標。這點大明朝廷已經做出了明確決定,必須要徹底消滅怡親王和科爾沁部,並在解決兩部之後趁勢佔住漠南之地,從而把大明的勢力觸角直接深入到蒙古。

現在蒙古名義上已歸屬於大明,鄂爾泰也受封爲順義王,但實際上目前的蒙古僅僅只是名義上的歸屬而已,大明並沒有在蒙古形成真正的統治,這點對於大明未來控制蒙古是極爲不利的。

在前明時期,蒙古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前明的邊境大問題。土木堡事變差一點葬送了前明朝廷,而在之後數百年內,蒙古之患也未斷絕,直到後來遼東的後金崛起。

名義上歸順僅僅只是第一步,朱怡成需要的是徹底控制住蒙古,或者說把蒙古成爲真正的大明領土。

現在,大明通過目前和蒙古之間的關係已經利用商業和文化手段逐步在想辦法影響蒙古,同時拉攏蒙古各部的臺吉、王爺等等,以期望從這方面入手加強蒙古和大明之間的聯繫,然後再在合適的時間內大明政府正式進入蒙古從而完成蒙古的控制。

而現在,科爾沁和怡親王的舉動恰恰就給了大明一個很好的機會。科爾沁的地盤在漠南,又在蒙古東部,同遼東相連。

用這一次戰役徹底解決科爾沁和怡親王部,隨後直接吞併這片地區,等於大明直接就掌握了蒙古一地,這正是大明針對蒙古策略的一部分。

爲了這次戰役的保證,董大山特意把在原前線的王牌第七軍給調了回來,打算用這支部隊來展開對蒙古的戰役。

第七軍的軍長是中將張昭,這位出身於新軍的將領可是一員猛將,他幾乎經歷了大明在北方的所有戰役,更以少擊多直接打垮了清軍的主力部隊,爲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整個第七軍以陸軍第二師、第五師,騎兵第一師組成,其中第二師、第五師都是新軍編制,騎兵第一師更是大明騎兵組建後的第一支部隊,裝備精良能征善戰,在遼東發揮了極大作用。

董大山先給大家講述了一下目前的局勢情況,隨後就把話題逐漸轉移到了蒙古那邊,當他說道科爾沁部和怡親王部已經合流,兩部盤踞漠南的時候,目光就朝着張昭那邊望去。

“大帥!卑職有話要說!”這時候,一位將領突然開口說道。

董大山定睛一看,認出此人是第五軍軍長賀大淵,賀大淵在軍中是個老資格,他曾今是楊勖的部下,之前一直在南方征戰,貴州之戰後賀大淵積功升任中將,隨後被調至京師軍事學院進修,畢業後由兵部和陸軍部任命爲第五軍軍長,前往遼東上任。

相比第七軍,第五軍的編制大爲不如,第五軍下屬同樣三個師,但其中只有第八師是全新軍編制,而另外兩個師也就是二十一師和二十二師因爲是新組建部隊,無論裝備和訓練都遠不如第八師。

再加上第七軍沒有騎兵部隊,所以從這點來看第七軍在大明主要戰鬥序列中是一支二流部隊,當然這所謂的二流部隊僅僅只是針對大明軍隊而言,如果把它放到滿清或者蒙古的軍中,第七軍是毫無疑問的強軍。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頭火起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關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十六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九十九章 糧荒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試射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離開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頭火起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十一章 合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福建關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武禮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六百九十一章 殊途同歸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十六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九百八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九十九章 糧荒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殺氣騰騰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一千七十四章 立場有異第六百四十三章 相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試射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西進之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