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

大阿哥胤緹提前回京,並授予兵權南下平叛。按理說太子胤礽心裡頭會有點想法,畢竟這是康熙重用大阿哥的舉動,可實際上太子非但沒有想法,反而樂開了花。

這次康熙北巡,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已視同水火,其實從太子立位儲君那天起,大阿哥就一直瞧着太子不順眼,雙方的明爭暗鬥一直存在。隨着這些年太子一連又做了幾件惹康熙很不高興的事,大阿哥更是上竄下跳,不僅以老大的身份拉攏下面幾位阿哥和太子對抗,更是常在康熙面前說些太子的壞話。

大阿哥這麼一走,太子是覺得全身都舒坦,眼中沒了大阿哥這個討厭的身影,就連走路都輕了幾分。其實太子並不清楚,按原歷史,他將在不久後就被康熙廢掉太子之位,而事情的導火線就是他一直不對付的大阿哥,正是大阿哥在康熙面前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等。

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非常憤怒,同時也深信不疑。最終造成康熙對太子徹底失望,用康熙的話來講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從而下決心廢掉了太子。

而現在,雖說大阿哥之前已在背後打過太子的小報告了,不過還未達到量變導致質變的程度。現在大阿哥一走,之後的歷史是否會發生改變,這暫且還是未知。

先不說大阿哥如何南下,又如何調遣兵力圍剿袁奇所部,我們把目光重新投向背靠山,經過兩個多月的練兵整頓,朱怡成手下的這幫烏合之衆已經有點樣子了。

這一日,朱怡成正在房內寫着東西,練兵的過程不僅是讓手下的人有了些兵樣子,其實對朱怡成而言同樣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中二少年,經歷了這近半年的顛簸和挫折,再加上親力親爲地訓練這些義軍和規劃,現在的朱怡成已有了一些成熟的模樣。

“娟兒姑娘,洪爺在裡面麼?”

“洪大哥在,有什麼事?”

“陳家鎮剛傳來消息,在下求見洪爺,還請娟兒姑娘幫忙通報一聲……。”

門外傳來低聲的對答,打斷了朱怡成的思路,剛放下筆,李娟兒輕輕推門進來,說董大山來了。

“讓他進來。”朱怡成說道,拿起桌上已經放涼的茶喝着,這天已經比較炎熱了,雖然山裡比較涼爽,但這氣溫還是不低。

“董大山見過洪爺。”董大山一進門就畢恭畢敬地向朱怡成行禮,作爲朱怡成心腹,他的命都是朱怡成救的,考慮到董大山爲人機靈,朱怡成特意把對外聯絡的工作交給他來管,這些日子董大山還算管的不錯。

“坐……。”

“謝洪爺。”董大山坐下,這時候李娟兒端了碗茶過來,董大山連忙歉身道謝,放下茶後李娟兒退了出去,屋內就他們兩人。

“有什麼事?”朱怡成問。

“剛接到陳家鎮傳來的消息,說是陳天安要回來了。”董大山神色凝重道。

“陳天安?”朱怡成想了想才記起這個人,這人是陳天壽的堂兄,不是說他在常德當知府麼?

一個知府,算起來也不算小官了,怎麼突然回鄉了?難道是因爲陳天壽一家滅門的事纔回來的?想到這,朱怡成神色有些嚴峻,他問道:“陳天安回鄉是爲什麼?消息可靠麼?”

“消息可靠,陳天安給桐廬縣令去了一封信,說是近日要回鄉祭祀陳天壽一家,同時追查當日案發經過。這消息是從縣衙傳出來的,然後再遞到陳家鎮那邊,半個時辰前剛剛接到……。”

董大山如此回道,聽到這個消息朱怡成心裡一沉,說起來陳天壽一家滅門,雖然事後朱怡成做了些安排,無論是陳家鎮的老老少少還是縣衙的陳清仁和毛義康這兩個眼線的因素,從官面上來講這件事已經瞭解了。可實際上這案子真要追查起來漏洞百出,畢竟這麼大的事總有蛛絲馬跡可尋,太祖老人家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只要認真,沒什麼查不出來的。

而現在,陳天安作爲一府的知府居然要親自追查陳天壽一家滅門案,這不能不防,一旦走露風聲,這就是一件要命的大事。

想到這,朱怡成的眉頭緊鎖,看來想太平地躲在背靠山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坐等陳天安抵達後追查結果,那麼到時候就被動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半路截殺,可陳天安不是普通人,作爲知府肯定會有護衛跟隨,截殺的難度並不小,同時陳天安從湖南歸鄉究竟走的那條路,是旱路還是水路?這誰都不清楚,無法掌握對方行蹤的情況,截殺更只是一句空話。

現在只是康熙年間,憑朱怡成手下的三百多號人加這麼一條消息想搞清楚陳天安的行蹤根本是不可能的。何況陳天安長什麼樣,他們也沒人知道啊。如果陳天安喬裝打扮歸鄉,就算站在朱怡成面前也不認識呀。

在房中走來走去,朱怡成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更好的辦法。最終,他只能交代董大山讓陳家鎮和縣衙的耳目注意打探消息,好生留意陳天安的行蹤,一有消息馬上來報,同時也做好其他準備。

等董大山走後,朱怡成在屋裡也坐不住了,他匆忙又把田文勇等人招來,交代他們這些日子抓緊訓練部署,做好出兵的準備。坐以待斃可不是朱怡成的性格,一直有着危機感的他已不會對任何小事放鬆警惕。

就在朱怡成抓緊安排的時候,陳天安一行已經坐船抵達了桐廬縣,陳天安並未打出他的知府行頭,而是青衣小帽扮成行商,由三十多護衛保護着神不知鬼不覺的來了。

下了船,登上碼頭,看着不遠處的縣城,陳天安冷冷的臉上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作爲一個歸鄉的遊子,回到家鄉應該是欣喜和感慨的,可是如今的陳天安心中還有無比的痛楚和憤怒,他這次回鄉其目的並不是別的,而是要查清陳天壽滅門一案。

陳天壽不爭氣,這點陳天安心裡很清楚,早年歸鄉省親的時候陳天安就爲此訓斥過這位堂弟。但再怎麼說,陳天壽還是自己最親的兄弟,更何況陳天壽的母親,也就是陳天安的叔媽當年待陳天安更有大恩,如果不是當年叔媽省吃儉用支持陳天安讀書進學,也不會有後來陳天安高中的那一日。

所以,當接到陳天壽一家滅門消息時,陳天安是心痛的淚如雨下,哭得幾欲昏死過去。等冷靜下來陳天安仔細再看桐廬縣衙的文函後,對此案感覺疑惑重重,以他的直覺這案子並非函中寫的那麼簡單。

道理很簡單,陳天壽滅門案發生的時間離杭州大戰實在是太近了,雖說桐廬縣也提到了戰敗的流寇害了陳天壽一家,可仔細想想如真是流寇害民,憑桐廬縣這些人能擋得住?別人不清楚,他陳天安還不知道自己家鄉的事?更何況,整個陳家鎮就只有陳天壽一家遭了毒手,這也太過離奇了。陳天壽平日好狠鬥勇,家中不僅有護院還有不少家丁,普通賊子幾十個也攻不進陳家大宅……。

種種疑點擺在面前,不能不讓陳天安大起疑心,而此時朝庭下令調集湖南兵馬入江南圍剿袁奇部,陳天安藉此機會主動請纓,以督押糧草的名義親回浙江,順便查清此事真相。

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謝列霍夫要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臉面何在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四章 交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七章 一鍋粥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國稅成型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頭火起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十五章 定君臣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一百章 表演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一百章 表演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
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五百零五章 自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無總督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謝列霍夫要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臉面何在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正式冊封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湖北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五百八十章 狗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八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四章 交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下餌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七十七章 一鍋粥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五十四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國稅成型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頭火起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一次清理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面的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八百三十章 海外捷報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十五章 定君臣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五章 亭閣召見(求票!)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一百章 表演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一百章 表演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