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

大明和俄羅斯的談判就在這種道不明的氣氛中繼續,在第一次會晤之前,楊勖已經把此事用密函向京師發去了消息,而第一次會晤結束後,楊勖再一次發出密函,向朱怡成彙報情況。

在彙報情況的同時,楊勖也坦然向朱怡成解釋目前戰局的情況和自己的判斷,在現在無法拿下伊爾庫茨克,最終贏得這場戰爭的情況下,明軍繼續攻擊並不能帶來更大戰果,反而因爲天氣的原因在不久之後會無功而返。

因爲如此,楊勖打算和托爾斯泰談一談,藉此機會暫時罷戰,從而穩固所佔住的地盤,並把主力拉回烏蘭烏德。

對於這個想法楊勖沒有向朱怡成做絲毫隱瞞,同時他頭腦也非常清醒的認識到,恐怕托爾斯泰的想法也是如此,托爾斯泰東拉西扯一大堆,其真正用意恐怕也是暫時停戰,爲伊爾庫茨克的俄羅斯軍隊獲得寶貴的喘息時間。

楊勖猜的沒錯,托爾斯泰的確是這樣打算的。在來到遠東之前,托爾斯泰還抱有和明軍一戰的想法,意圖能在遠東爲俄羅斯帝國建立功勳。

可到達伊爾庫茨克之後,直接感受到了前線戰爭的殘酷和激烈,現實讓托爾斯泰馬上就察覺到了,以目前俄羅斯的兵力和伊爾庫茨克的情況來看,別列科夫採取的防禦戰術是正確的,一旦正面交戰,俄羅斯根本不可能在戰場上戰勝強大的明軍,只能以目前的姿態勉強守住陣線。

托爾斯泰不是軍人,但他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所以當他明白這點後就決定如何和大明打交道了。

眼下,自彼得大帝去世之後,目前的俄羅斯國內政局動盪,權利分別把持在女沙皇葉卡特琳娜、最高秘密委員會和幾位大貴族的手中。

托爾斯泰是彼得大帝的心腹,更是現在俄羅斯最高秘密委員會六巨頭之一,從這點來看托爾斯泰在俄羅斯帝國內部地位崇高,權利穩固。但實際上托爾斯泰自己卻清楚自己的地位並不像外人看起來那樣,反而岌岌可危。

這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爲當年的事,也就是彼得大帝的皇太子阿列克謝之死。

皇太子阿列克謝死於彼得大帝之手,或者可以說是被彼得大帝逼迫謀反,最後又被他活活用鞭子抽死的。追究起來,當年皇太子阿列克謝謀反失敗逃亡外國的時候,是托爾斯泰出馬欺騙了皇太子阿列克謝,隨後把他引誘回國。

皇太子阿列克謝回到俄羅斯後,托爾斯泰瞬間拋棄了對皇太子的承諾,甚至還以參政員的身份參與了對皇太子阿列克謝的審判,最終導致皇太子阿列克謝的死亡。

在彼得大帝去世之後,目前俄羅斯的沙皇寶座由彼得大帝的皇后,之前俄羅斯的副王葉卡特琳娜繼承,稱爲葉卡特琳娜一世。

雖然表面上看來,葉卡特琳娜一世的皇位還算穩固,但因爲葉卡特琳娜一世和彼得大帝所生的兒子早夭,彼得大帝留下來的皇位繼承權從法理來說當年的皇太子阿列克謝之子彼得是最直接的下一代繼承人。

一旦小彼得繼位成爲葉卡特琳娜一世的下一任沙皇,肯定會對當初欺騙並參與殺害皇太子阿列克謝罪魁禍首之一的托爾斯泰下手,以報父仇。

正是因爲這點,托爾斯泰心中惶恐不安,而且目前俄羅斯朝政基本被權臣緬希科夫所掌控,托爾斯泰和緬希科夫雖都屬於當年彼得大帝的心腹,可他們兩人的關係並不好,相比托爾斯泰,緬希科夫是俄羅斯帝國的保守派首領,更傾向於和同情當年慘死的皇太子阿列克謝,從這點來看托爾斯泰在俄羅斯朝廷內部並不像外人所看見的那樣風光無限。

這一次前往遠東來處理遠東戰爭事宜,托爾斯泰除了想借此機會避開聖彼得堡的政治旋渦之外,也是打算想用這個方式進一步提升自己在俄羅斯帝國內部的政治地位,以避免將來的清算。

托爾斯泰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一旦能夠解決遠東危機,那麼他在俄羅斯的政治地位就會更加穩固,哪怕未來小彼得登上沙皇的皇位以此功勞托爾斯泰也能全是而退。

何況托爾斯泰也不是沒有半點反抗之力,他除了是政治家和外交家外,還是俄羅斯帝國秘密警察的最高頭目,從這點來說倒和錦衣衛的張冉有些類似,而且權利更大。

打暫時是打不贏的,既然打不贏那麼就談吧。

托爾斯泰在判斷清局勢之後就採取了現在的政策,他首先需要通過會晤的方式和對方接觸,隨後進行停戰談判。停戰看起來似乎不是結束戰爭,可在目前的戰局而言停戰對於雙方都是有好處的。

一來,只要遠東能夠停戰,托爾斯泰來到遠東的政治目的就完成了,能夠通過停戰穩住遠東局勢,從而爲將來的局勢發展做好準備工作。

二來,由於俄羅斯內部的原因,俄羅斯現在無法派遣大軍來到遠東作戰,托爾斯泰帶來的這些援軍恐怕是目前俄羅斯勉強能夠派出來的軍隊了。

其三,無論是俄羅斯方面還是大明方面,這樣膠着的戰爭繼續下去毫無意義,托爾斯泰判斷明軍其實也有着停戰的想法,這從季節的變化和明軍始終無法拿下伊爾庫茨克可以看出。

不得不承認托爾斯泰的眼光毒辣,判斷正確。所以他試探地嚮明軍發出了談判的信號,這個試探也是爲了證實自己的判斷,而當楊勖在接受了會晤請求的第一時間,托爾斯泰的心裡就更有底了。

第一次會晤之後間隔了幾日,雙方的第二次會晤繼續開始。

雖然戰爭還在持續,可隨着雙方高層的開始接觸,明軍和俄羅斯方面很是默契地對戰爭強度進行了減緩,表面上雖然還處於戰爭狀態,可戰爭已不像之前那樣激烈,這使得雙方的軍士們都對於談判隱隱約約有了些期望。

外交談判無非就是漫天開價就地還價,托爾斯泰更是行家老手,在接下來的談判過程中極好地運用了自己這方面的手段和能力。

不過楊勖並不爲其所動,在沒有接到朱怡成聖旨之前,楊勖只能用這種方式反過來摸對方的底,而且他雖然在外交方面遠不如托爾斯泰,但楊勖在底線的堅守和對於一些關鍵問題的推脫也讓托爾斯泰無可奈何。

終於在談判接觸後的一個月左右,朱怡成從京師發來的回覆總算通過快速傳訊手段抵達了前線,朱怡成在回覆中告訴楊勖,前線的情況他作爲統帥可以進行實際上的判斷,包括和俄羅斯方面的談判也是如此。

除堅守大明底線,保證目前戰果的情況之外,其餘都可以和俄羅斯方面談,甚至包括暫時停戰也是如此。

當看完朱怡成的回覆後,楊勖大喜過望,心裡終於有了底,朱怡成不虧爲大明的英主,給予了他最恰當也是最合適的決定,這使得楊勖徹底放下了心。

在秋季到來之前,楊勖和托爾斯泰終於對雙方所謂的“衝突”和“誤會”達成了一個初步談判結果,那就是暫時雙方停戰,明軍承諾不再繼續攻擊伊爾庫茨克,由謝列霍夫要塞爲雙方的緩衝區域,以維持現狀。

明軍主力撤回烏蘭烏德,戰爭就此暫時停息。至於後面的交涉需要托爾斯泰親自前往大明首都同大明的外交官員甚至大明皇帝陛下去談,至於談成什麼結果,這個楊勖就管不着了,他作爲北方軍團的最高指揮官只是執行軍事命令,政治方面並不屬於他的權利範圍。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北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炮擊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兵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九百五十四章 巡撫山西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五十章 狡猾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塞思黑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奪路而逃第十五章 定君臣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授旗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同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老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八十五章 暴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北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喜?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六百二十一章 謙虛的人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炮擊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二十四章 差事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明白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二百二十四章 搖曳的身影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兵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第九百五十四章 巡撫山西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第六百一十一章 退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當皇帝的苦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千零五章 金山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是好官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五十章 狡猾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塞思黑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奪路而逃第十五章 定君臣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