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

郭親王在西域磨刀霍霍,而此同時在貴州的遵義府卻迎來了它的幾個客人。

高進穿着普通勁裝,和他身邊的其他士兵沒什麼兩樣,跟隨着幾個騎馬的人後面不緊不慢走着,在他們不遠處就是遵義府,說起遵義府,原本明朝屬於軍民府,並設置宣慰司進行管理,滿清入關之後,依舊延續前明的統治,但在康熙年間取消了軍民府,正式設置遵義府,並直接改土歸流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員管理。

遵義府位於貴陽北邊,地處於貴州中心地帶,是貴州的軍鎮要地。高進部由東北方向進入貴州以來,一路向西南而進,企圖打通貴州直接進入雲南的通道,但由於貴州地勢險要,清軍力量不弱,再加上此時此刻廣西的趙弘燦由東而入貴州,打着清廷旗號“整編”了部分貴州綠營軍力,其勢不小。

再加上貴州地方的土司、頭人的力量也不小,所以高進部、雲貴勢力、廣西勢力再加上地方勢力,四方勢力在貴州進行碰撞,打得是不可開交。一時間,誰都奈何不了誰,高進部一直向南推進到臨近遵義一線後就暫時打不動了,只能停下腳步找尋機會。

而趙弘燦的廣西部隊進入貴州後,其大將郭永打着欽命三省前鋒廣西提督的名義對貴州的綠營和地方進行整編,一開始佔了不少上風,很是容易地收編了一些綠營,甚至直接吞併了駐紮貴州東南的一鎮兵力,使得入貴的大軍從四萬人急升至六萬多人。

但很快,貴州方面就反應了過來,當雲貴總督貝和諾接貴州巡撫劉蔭樞和地方急報這才知道此事,貝和諾頓時勃然大怒,大罵趙弘燦趁火打劫,一方面以雲貴總督的名義給貴州各部發去命令,同時由雲南調動軍隊支援貴州。

這樣一來,貴州各部接命令後立即就把趙弘燦的廣西部隊視之爲敵,而此時已佔了不少便宜的趙弘燦索性就撕下了臉皮,直接衝着周邊的“友軍”強行動起了手,並聲稱他是奉了聖意統領三省軍政。

到這時候,衝突已不可避免,兩支清軍就這樣幹了起來,再加上高進的義軍,三支部隊圍繞遵義到貴陽以東一線展開了混戰,隨着混戰開始後不久,地方勢力也加入了爭奪,整個貴州如一鍋燒開的熱水一般沸騰。

而現在,這場亂戰前後已打了大半年,整個貴州包括廣西西北和雲南東北地區全都捲了進去,四方勢力中最爲強大的當屬於清軍,可由於清軍分成兩支,這兩支又在各自爭奪,所以再加上高進的力量,三者誰都佔不了上風。

而地方勢力,也就是土司和頭人的勢力,從兵力而言他們是最弱小的,但要知道貴州這個地方山多林險,官府一直都未能真正控制住地方,所能顧及得到的只不過是貴州的幾個大城和一些區域而已。

自宋朝以來,貴州地方勢力就一直延續至今,歷經各朝時有反叛,每次反叛朝廷都是耗費九牛二虎之力這才平定,再加上改土歸流自前明到現在一直在實施,可效果卻不怎麼樣,所以這些看似弱小的地方勢力一旦聯合起來,也不容忽視。

將近一年的戰亂,使得各方精疲力竭,而且誰都奈何不了誰。就這樣如今的貴州形成了一個比較奇怪的局面,各部力量在貴州分割而治,從心裡講都巴不得先滅了對方然後再收拾其他敵人,可幾方勢力錯綜複雜大情況下,誰都做不到這個程度。

隨着前些時候滿清在中原大戰失敗的消息傳來,打得火熱的貴州各派勢力突然間發現這中原已經徹底變了天。之前強大的滿清已失其鹿,而大明也已經徹底佔據了中原。

誰都能清晰的看見,大明真正獲得天下就在眼前了,挾中原大勝之威,一旦明軍掉轉方向進攻雲、貴、桂三省的話,那麼任憑誰都無法單獨擋住明軍的威勢。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的土司和頭人首先暗中聯繫了大明,派人聯絡說要投靠大明,並且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只要大明能接受他們繼續對地方統治和權利,他們這些土司、頭人定會支持大明成爲天下之主。

得知這個消息後,其餘三方勢力驚惶之餘也不由得爲自保想起了辦法。其中趙弘燦首先派使者去大明談判,用自己控制的地盤和大明討價還價,並且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

高進方面,他本就是義軍,朱怡成對於高進此人也比較欣賞,如果不是因爲高進眼下所部屬於白蓮一脈的話,恐怕早就同明軍合流了。可就算這樣,明軍對於高進部畢竟有香火之情,並太過逼迫,甚至還放出了只要高進能解散白蓮教投靠大明的話,大明不僅能給他榮華富貴,還能給予重用。

至於貝和諾,因爲他的滿人身份原因,他倒是忠於大清的,再加上阿靈阿還在他那邊,投靠大明是絕不可能。但面臨這種局面,他們也不會束手待斃,開始收攏兵力,集結力量,同時向貴州各方勢力發出和談的姿態,以解決困境。

實際上,如果能自己當老大的話,誰又想去做別人的小弟呢?貝和諾出於無奈向各部發出了和談的姿態,意圖讓貴州混亂的局面平穩下來,這倒正好入了各勢力的下懷。

假如可以暫時停戰,對於各方來講並不是一件壞事,再加上各方也在擔心一旦同大明商談不成,大明突然對自己發起攻擊的嚴重後果,所以當貝和諾的和談建議通過各渠道告知各方後,無論是趙弘燦還是高進,又或者地方的土司和頭人,全都不由得動心起來。

經過將近一個多月的意見交換,四方總算達成一致,決定找個地方大家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可怎麼談,又在哪裡談,這就需要商議一下了,原本按照貝和諾的要求,他是打算把商談的地點設置在貴陽的,可這個條件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對。

貴陽是貴州的首府,更是雲貴清軍的大本營,其他三方勢力跑到貴陽去談判?這不等於羊入虎口?一旦貝和諾當場翻臉又如何是好?

在三方的反對下,貴陽不在考慮之中,最後在幾次商討後最終把地方定在遵義,這也是高進現在會出現在遵義城外的原因。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派系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六百零二章 軍情似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千七十五章 黔國公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遙控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九百零七章 裹帕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八百七十一章 燭芯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八十一章 資本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二章 派系第五百七十九章 斷尾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第四百三十六章 讓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四百二十一章 爲反對而反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曹道臺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宮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中謀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三十二章 如山倒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見監國第七百九十八章 意外的一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三十九章 杭州大戰5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六百零二章 軍情似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來客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千七十五章 黔國公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二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六百七十六章 章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人口人口2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遙控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九百零七章 裹帕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慶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七百零三章 一點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