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

西北蘭州。

相比西安,蘭州雖是西北重鎮,可條件要差得遠了,更不用說和當年的北京城相比。

整個蘭州,就連官府都是破破爛爛的,至於平常的建築就更糟糕。至於人口,整個甘肅的人口原本只有不到四十萬,大多分佈在隴中和隴東南部,自從清廷在順治朝時,把甘肅首府由寧夏遷往蘭州後,蘭州的人口這才逐漸上升。

但直至如今,蘭州一城的人口也不過三萬多人,而清廷自從西安繼續西移抵達蘭州後,這座城市瞬間就被塞進了數十萬人,這些人包括整個西安的清廷中樞、朝中官員和其家眷,此外還有隨之而來的普通人,再加上八旗和新軍,不大的蘭州城頓時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試想,一座原本最多容納五萬人的城市,一下子增加了幾倍的人口,這會帶來什麼樣的狀況。

就算雍親王提前有所準備,可這麼多人涌入蘭州已經造成了極大壓力。別的不說,就將最基礎的衣食住行吧。衣和行也就算了,地處偏僻的蘭州肯定無法同中原那樣繁華,但人總要吃飯和住的,這麼多人口每日的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許多人連住的地方都沒,西北的風沙又大,那些只能暫且歇息在營地中,幾戶人擠在同一個帳篷裡的情況比比皆是,令跟隨來到蘭州的許多人叫苦不迭。

蘭州城內,雍親王住的地方名義上稱爲行宮,可實際也就是一處看起來有些樣子的大院罷了。

後面的院子住着建興和他的皇后、妃子還有阿哥、格格。堂堂大清的皇上,這位建興皇帝連同老婆孩子擠在小小的屋子裡,平日別說出去,就連出門在門口轉上幾圈都需那些看守的奴才同意,纔有短暫的“放風”機會。這種待遇甚至連所謂的圈禁都不如。

至於前面的院子,住的就是雍親王。這邊不僅是他的住處,同時也是他處理公務的場所,可以說這所謂的行宮眼下就是滿清的中樞所在了。

雍親王盤坐在炕上,邊上的炕桌擺滿了奏摺還有一些文書,房間不大也就十幾個平方左右,根本就進不了多少人,所以太監什麼的都被趕了出去守在外面,張廷玉、馬齊、殷泰、田文鏡、戴鐸五人站在一側。

張廷玉、馬齊、殷泰這三人不去說,隆科多不在蘭州,正領兵在更西面以穩固地方。而田文鏡、戴鐸這兩人是雍親王在前往蘭州之前特意提拔起來的,新入上書房的近臣,這兩人可以算得上雍親王的夾袋人物。

田文鏡出身漢軍正藍旗,監生出身,先後在地方擔任過縣丞、知縣、知州等職,因爲做事勤勉,在地方幹了二十三年才內遷吏部員外郎。

入京後,田文鏡一沒文憑(僅僅只是監生)二沒背景,在京中當個京官難以出頭,虧得後來康熙整頓戶部時,田文鏡被調至當時的四阿哥手下協助,由於他能力出色,做事認真就入了當時的四阿哥眼,隨後對他多有提協,就這樣田文鏡就成了四阿哥的人。

後來,四阿哥封雍親王,作爲門人的田文鏡水漲船高,先遷爲刑部郎中,之後又升遷監察御史,更在雍親王的運作下由漢軍正藍旗轉爲正黃旗,直接成了雍親王的旗下奴。

建興遷都西安後,田文鏡就在朝中成了透明人,那時候雍親王面勉強自保,自然無法再照顧於他。不過田文鏡這人倒是有些古人之風,對於雍親王倒一直忠心耿耿,直到雍親王突然發動政變,囚禁建興總攝朝政後,田文鏡這才終於迎來了他的春天。

而戴鐸就更不用說了,戴鐸此人要以出身甚至不如田文鏡,畢竟田文鏡不是進士還算是監生出身。可是戴鐸僅僅只能算是讀書人罷了,身上有的也只是秀才的功名。

但要論同雍親王的關係,戴鐸就要比田文境強許多。早在雍親王還是阿哥的時候戴鐸就已經是他的人了,不過他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師爺又或者是謀士,在暗中幫着雍親王出謀劃策。

當初建興上位,眼看皇帝之位已落入建興手中後,戴鐸就果斷判斷局勢,力勸雍親王韜光養晦以保全自身。也正是因爲戴鐸的建言,雍親王這才躲過一難,然後給建興一種甘願做個太平王爺的假相,從而暗中悄悄準備,在最合適的時機中突然出手,一舉翻盤。

可以說,雍親王有今日同戴鐸是分不開的。掌握大權後,雍親王對於戴鐸自然是要重用的。

正是如此,在提拔田文鏡的同時,雍親王也把戴鐸放進了上書房,以作爲自己的近臣。

“糧食的情況如何?”雍親王開口問道。

“回王爺,糧草暫時不缺,雖不如在關中之時,但也算夠用,只是……。”田文鏡回答道,但話說了一半遲疑了下。

見雍親王的目光向自己掃來,田文鏡又道:“西北之地遠不如中原,眼下朝廷雖不缺糧,但數十萬人涌入西北,地方壓力極大。以朝廷的存糧來看,最多也就勉強支持到明年初冬,如無新糧補充,其後果無法想象,所以臣建議儘快在西北屯田,抓緊耕種,以補其缺。”

“嗯,此言有理。”雍親王點點頭,田文鏡這話說的沒錯,其實對於西北的情況雍親王也是知道的,整個甘肅雖然地廣人稀,如果以地方和人口比例來講,別說多出數十萬人,就算多個一百萬人也沒問題。

不過正如田文鏡所言,西北不比中原,西北原本就不是產糧區,這麼多人涌入吃飯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朝廷之前準備了不少糧食,可坐吃山空不是辦法,這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

“屯田一事,本王已讓隆科多着手去辦了,估計過不久就會有消息傳來。不過無論是軍屯又或者民屯,總要拿個確切的章程出來,諸位都是我大清重臣,更是能臣,不知有何教本王的?”雍親王如此說道,隨後把目光看向衆人,見衆人略有遲疑,他哈哈笑道:“有什麼話但說無妨,今日議事暢所欲言,說錯了也沒關係,只要能爲我大清百姓和天下萬民找一條出路,本王哪裡會生氣,高興還來不及呢。”

雍親王的話頓時讓衆人同時發出了笑聲,大家笑着連連點頭,同時氣氛也緩和了許多。

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東的信念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摩拳擦掌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四百八十二章 忠義大清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四百五十二章 賣主求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問策張廷玉(求票)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紙風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九百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在行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
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一十四章 進而攝政第六百二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如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東的信念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一千八十六章 東西兩北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摩拳擦掌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助攻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四百八十二章 忠義大清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四百五十二章 賣主求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路上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問策張廷玉(求票)第一千章 朱一貴的猜測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停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紙風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三百五十九章 老少將軍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八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九百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在行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