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

“關於剛纔奧斯曼帝國使者所提議事,諸卿以爲如何?”

打發走伊普拉金,朱怡成開口詢問此事。

殿上稍靜了片刻,很快汪景祺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爲此事或可商榷。”

朱怡成沒說話,目光示意他繼續說。

汪景祺行禮道:“據臣得知,奧斯曼帝國乃西方大國,此國國土極大,國中人口數量超過二千餘萬,強橫一時。如今西方各國私下合縱,針對我大明意圖越發明顯。要破此局,我大明必須以連橫對之。”

“奧斯曼帝國同歐洲各國素有恩怨,尤其是俄羅斯更是視同仇敵。如今奧斯曼帝國主動來使尋求聯盟,臣以爲這是極好機會,如能拉攏其國,對於目前局勢正是破局之舉。”

朱怡成微微點頭,繼續把目光向其他人看去。

“陛下,臣以爲此事還需謹慎!”這時候,孫嘉淦站了出來說道。

“卿持否定?”朱怡成問道。

孫嘉淦搖頭道:“陛下,臣只是擔心同奧斯曼帝國連橫或適得其反罷了。”

“哦,你仔細說說。”

孫嘉淦說道:“西方各國宗教雖有不同,但基本還是大同小異,而且各國君主都以上帝、天主爲教義基礎,但奧斯曼帝國卻不同,其國宗教大異於西方各國,這點來說是屬於‘異教徒’。”

“汪大人剛纔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是陛下,一旦和奧斯曼帝國連橫結盟,那麼必然會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如今西方各國已對我大明有所針對,但要知各國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我大明在歐洲各國公使正在努力分化其私下聯盟,拉攏瓦解,從傳回來的消息來看似有進展。一旦我大明現在就同奧斯曼帝國連橫結盟,那麼之前的努力就完全白費了,恐怕換來的是適得其反效果。”

“陛下,臣覺得孫大人所言頗有道理。”這時候,莊巖站了出來,從軍事角度說道:“陛下不要忘了,眼下我大明依在攻略西域,西域各國雖被清廷打壓,但實際上各國各族依在。而一旦拿下西域,爲長治久安,我大明必然會在西域採取政策,如此就會同奧斯曼帝國教義產生不可避免的衝突,一旦到了那時候大明同奧斯曼帝國交惡,之前豈不做了無用功?”

“此外,奧斯曼帝國雖大卻不強,早已無當年的鋒銳,這樣一個國家是否可以替大明解決難題臣以爲還需謹慎從事。”

莊巖的話讓朱怡成心中暗暗點頭,其實這點朱怡成也提前想過了,西域之戰如今雖然膠着,但以大明的勢力等來年開春再戰,就算滿清背後有着俄羅斯的支持大明依舊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贏得戰爭後,接下來就是徹底消滅滿清勢力和佔據西域這兩步了,前者暫且不說,後者一旦佔據西域,大明要長治久安必須對西域採取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或許會觸動西域的習俗和傳統,而奧斯曼帝國恰恰就是西域各國各族教義的同類,等到那時候恐怕會因爲這事產生矛盾,從而導致大明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惡化。

假如是這樣的話,一來直接得罪了西方各國,使得大明和西方各國在宗教方面徹底決裂,二來又因爲西域問題和奧斯曼帝國交惡,到頭來反而得不償失。

接着,何顯祖、曾逸書等人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大明和奧斯曼帝國合作,不管如何目前的局勢對於大明很是不利,而大明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只要在一定時間內打破僵局,那麼大明就能騰出手來安心解決西域的滿清問題。

至於未來的事,這誰能說得清楚?國家和國家之間最終還是以拳頭來說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今天大明和奧斯曼帝國能夠合作,等以後同樣可以和西方諸國合作,這無謂對錯可言,關鍵還是利益。

當然了,反對者也有,反對者覺得這樣做固然有着短時間的利益,但長遠來看卻不利於大明在世界的發展。

相比奧斯曼帝國,西方各國在世界各地的力量遠超此國,如果大明這麼幹了等於徹底撕破了臉,爲了一個已經衰退的老大帝國沒有必要這樣冒險,大明雖強,卻難敵四手,除非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要不然大明絕對不能這麼做,而現在遠遠還沒到這種時候。

一時間,持各自觀點的臣子相互爭辯起來,殿上頓時變得吵吵鬧鬧。

“夠了!”朱怡成神色不悅喝止,這成何體統?

“蔣卿爲何一言不發?你來說說!”朱怡成直接點了蔣瑾的名字開口問道。

蔣瑾心中苦笑,這個事他還真沒什麼好辦法,作爲朱怡成的近臣和首席軍機大臣,其實蔣瑾已經猜到了朱怡成的想法,從朱怡成內心中來講是贊同和奧斯曼帝國進行合作的。

但是朱怡成也有他的顧慮,那就是臣子們所言的這些,正是因爲如此朱怡成纔沒一言決之。

“陛下,此事重大,臣以爲不能輕易決斷。”蔣瑾硬着頭皮回答道。

朱怡成頓時不悅,臉頓時就拉了下來:“蔣卿在軍機大臣之職上呆的久了,這做事章法倒頗有老成謀國的穩重。”

一聽這話,蔣瑾連忙告罪,朱怡成這分明就是對自己不滿啊!什麼老成謀國,這是說的好聽的,說不好聽就是指着蔣瑾鼻子罵他純粹在搗糨糊說模棱兩可的東西來糊弄人。

如果因爲這被朱怡成記在心裡,那麼蔣瑾知道自己以後在朱怡成的心目中就成了沒有擔當的臣子了,這對於蔣瑾來說是絕對不願意看見的結果。

“陛下,臣的意思並非陛下所想,臣只是覺得此事不必如此看重,或不必如此馬上決定。”

朱怡成微微一愣,他擡手示意蔣瑾繼續說。

蔣瑾暗抹了把汗,說道:“臣以爲,我大明同奧斯曼帝國連橫結盟有利有弊,而如今西方各國針對我大明姿態也越發明顯,眼下關鍵是要破局。諸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但臣以爲未免有些偏向一面,臣覺得此事可分三步走,或許更爲合適。”

說到這,諸人都看着蔣瑾,等着他說所謂的三步走究竟是爲何。

蔣瑾道:“奧斯曼帝國如今來使,大明款待接見很是正常,就算在歐洲,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各國雖教義不合,但交往也是不少。其實我大明同西方各國也是如此,大明這樣做符合國際慣例並未有什麼不妥。何況臣打聽過,奧斯曼帝國如今已和西方各國建立外交關係,甚至設置大使,而現在同我大明建交互派公使也是自然,如此西方各國也不會有什麼看法。”

“再者,奧斯曼帝國如同我大明建交,我大明可以此爲契機給西方各國一個信號,以此爲憑暗地裡做些文章,如此一來無論進退和尺度都在陛下手中。”

聽到這,衆人眼睛一亮,不得不承認蔣瑾的這些話說道了點子上,相比之前他們爭論的要高上一籌。

最後蔣瑾又道:“至於臣所說的第三步,關鍵還在於俄羅斯。俄羅斯狼子野心,膽敢暗助清廷以圖謀不軌,所以在俄羅斯方面臣以爲我大明可以適當地給與奧斯曼帝國一些幫助,如能挑唆其國同俄羅斯繼續開戰,這樣一來就能針對性地破局,以控制住變化。”

蔣瑾說完,朝着朱怡成行禮道:“臣倉促之間未能深思,此言僅是臣有感而發,不足之處還請陛下見諒。”

第九百章 落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份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四百八十二章 忠義大清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六百零六章 彈劾風雲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送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開戰帶來的影響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鮑爾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中俄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統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
第九百章 落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身份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四百八十二章 忠義大清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六百零六章 彈劾風雲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三百九十四章 破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七百二十七章 送信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一千六十章 軍機處的矛盾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塵歸塵第八百二十七章 千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八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八百六十一章 雜記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開戰帶來的影響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鮑爾的建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五百五十三章 悲涼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六十三章 下桐廬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明新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中俄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統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崩地裂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大勳章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