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爲天下耳

“是黃淮的事吧?”嵇曾筠徑直問道。

吳慎餘微微一愣,他沒想到自己剛提讓他入京嵇曾筠就猜到了是黃淮的事。

“這有什麼難猜的。”嵇曾筠笑笑:“河北開決以保河南,這件事早就傳到江南了,雖說簡望川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而且他不做得話其後果遠比如今更爲嚴重。可作爲河道總督,簡望川去職不可避免,放眼如今天下,能代替簡望川治水者寥寥無幾,而我嵇曾筠正是其中之一。”

說到最後,嵇曾筠露出一副驕傲的姿態,但不得不承認嵇曾筠的確有這個驕傲。作爲水利專家,嵇曾筠在大明是尖頂的存在,而且他對於黃淮情況極爲熟悉,要不然簡望川也不會特意推薦於他。

“鬆友兄之才小弟望塵莫及,既然鬆友兄已猜到了,小弟也不瞞你,此次是陛下招鬆友兄入京,爲的正是黃淮一事。”吳慎餘這時候也不隱瞞,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來意,隨後略有緊張的看着嵇曾筠。

嵇曾筠略想了下,就問道:“何時動身?”

他這話讓吳慎餘頓時一愣,原本吳慎餘以爲這件事不太好辦,雖然他和嵇曾筠既是同鄉又是同窗,但對於嵇曾筠的性格還是很瞭解的。

相比自己,嵇曾筠的才能可要優秀許多,而且此人一身傲骨,當年在中原被俘後,以嵇曾筠的身份和地位如果直接投明的話恐怕早就被重用了。可偏偏嵇曾筠沒有投明,甚至還主動放棄了朝廷給他的機會返回鄉間教書育人,當了這麼一個夫子。

以此看來,嵇曾筠對於滿清還是有些感情的,畢竟他是在滿清出仕,又當了滿清的官員,雖說如今明已代清,這天下已經變了,但作爲讀書人出身的嵇曾筠並不想讓天下人以爲他是反覆之人,這才做出瞭如此決定。

正是因爲如此,蔣瑾在瞭解嵇曾筠的爲人和性格後這才特意讓吳慎餘到蘇州府跑一趟,原本是打算用雙方的關係好好勸說嵇曾筠,但至於嵇曾筠最終是否能答應別說蔣瑾了,就連吳慎餘自己都沒十足的把握。

可誰想到,當吳慎餘坦然相告之後,嵇曾筠居然反問他何事動身,這不等於表示嵇曾筠開口答應下來了麼?

見着吳慎餘略微驚訝的樣子,嵇曾筠淡淡笑了笑,開口道:“志正兄爲何如此表情?”

“鬆友兄,原本我以爲你……。”

“怎麼?以爲我一口拒絕,然後再把你給趕出去不成?”嵇曾筠頓時笑了起來,隨後他起身走了幾步,搖頭道:“當年我的確拒絕了朝廷的安排,主動歸鄉當了夫子,可如今黃淮之事並非我個人之事,這乃天下之事,更是關係道黃淮兩岸百萬百姓的大事。”

嵇曾筠感慨道:“我嵇曾筠少年讀書,寒窗數十載,一舉中榜並非爲名,而是爲天下做事耳。之前的事就不提了,而今這天下大明朝廷乾的着實不錯,其他的不說僅僅江南一地更不是往日可比,我雖爲夫子足不出戶,但也略知一二,我等讀書人不就是願見這太平盛世麼?”

嵇曾筠的感慨不是沒有道理的,江南一地利來富裕,在滿清時期就是財賦的主要來源。

從這點來看,似乎江南在滿清時期很是重要,而事實也是如此,但真要以地方的百姓而言,江南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相比其他省份反而困難許多。

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原因道理也很簡單,一來滿清得了天下後必然要安撫地方,但天下各省真正有錢的並不多,尤其是西北、西南等地財政收入極少,如遇到天災更是赤字。

至於江南就不同了,利來江南就很富裕,農桑發達,是朝廷主要賦稅來源之地。所以爲了安撫人心,滿清時期對於江南的賦稅是極重的,江南賦稅佔了全國超過一半的比例,而收上來的錢除了滿足滿清自身的需求外,其餘都貼補給了其他省份。

除了這個原因外,當年南明時期江南對於滿清的抵抗也是最爲激烈,這讓滿清對江南時有防備,所以也特意加重了其賦稅比例。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江南百姓日子並不好過,就連一些富商也時常被滿清階級敲詐勒索。

當年袁奇和朱怡成之所以能在江南起義,這同樣是一個原因。嵇曾筠自己就是江南人,對於江南的情況自然是瞭解的,而自大明覆興後,現在的江南日新月異,雖然每年上繳的賦稅數額比之前還高,可這些賦稅卻並不建立在剝削百姓的基礎上。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鼓勵工商,大開商貿,讓江南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隨着時間的推移,其他省份同樣也得到了不斷髮展,朝廷在江南的賦稅壓力更減輕了不少,如此朝廷對於江南的反饋也是不斷上升。

這些,嵇曾筠是深有體會的,他雖然心中對之前的滿清還是有些感情,可也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大明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都遠比之前要好許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不是滿清能相比的,而且整個天下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這個盛世同所謂的康熙盛世相比更是遠超甚多。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在鄉間的嵇曾筠心態也漸漸有了改變,從一開始對大明的牴觸變成了好奇甚至親近,這些年來嵇曾筠除了教書育人外,也一直觀察着大明的施政情況,最終也不得不承認大明的確比滿清強得許多。

這一次吳慎餘前來拜訪,在高興之餘嵇曾筠很快就猜到了對方的來意。

黃河北岸的事就如嵇曾筠所言他已經知道了,這麼大的事以大明現在的信息傳播很快就傳到了江南。對於具體情況雖然嵇曾筠不在現場,可通過隻言片語卻也能推斷出一二。

在嵇曾筠來看,簡望川是一個合格的河道總督,只不過簡望川的運氣不好罷了,他的主動決堤雖然在政治上令他陷入被動,可在治河本身來看是沒有過錯的。

可惜的是,出了這麼一件事簡望川去職是不可避免的,這讓嵇曾筠心中不免有些嘆息。

在感嘆簡望川的遭遇同時,在家中的嵇曾筠也思考過如果換他去治理黃淮的話應該怎麼做。爲此嵇曾筠還找來不少關於黃淮的資料進行分析,同時也想出了一套方案,只可惜這方案僅僅只不過自娛自樂罷了,他根本就沒想到朝廷會找到他的頭上。

而現在吳慎餘居然找來了,略一詢問就搞明白了對方的確是爲了黃淮一事來請自己入京,甚至就連大明天子朱怡成都要見一見他。

對此嵇曾筠心中是驕傲和自豪的,作爲讀書人,作爲一個有抱負的讀書人,這一身能有幾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而且嵇曾筠現在的心態和之前完全不同了,所以他纔沒有拒絕對方的請求,相反很是爽快地答應下來。

“鬆友兄大才,其爲民之心令我佩服之極,請鬆友兄受我一拜!”吳慎餘有些動容地起身,朝着嵇曾筠就鄭重其事行禮。

不等吳慎餘拜下去,嵇曾筠雙手就攔住了,笑道:“不必如此,這只是盡綿薄之力罷了。”

“鬆友兄……。”吳慎餘感慨道:“鬆友兄一片赤子之心,小弟望塵莫及啊!”

“呵呵,這話就不用說了,說吧,何時可以動身?”

“朝廷那邊催的急,如鬆友兄方便的話還請儘快北上。”

嵇曾筠點點頭,想了下道:“這樣吧,給我幾日時間,我把手上的事安置一下就隨你一起入京。對了,璜兒正是進學的年齡,我想帶他一起北上可否?”

“這沒問題,等到了京師我可推薦璜兒入學,或看朝廷安排到時候隨你一起上任也行。”對於這點,吳慎餘雖然官不大可出發前蔣瑾有所交代,只要嵇曾筠同意入京一些小事都可滿足,所以吳慎餘一口答應了下來。

聽到如此,嵇曾筠也放下心來,畢竟正如他說的那樣嵇璜年齡還小,正是進學的最好時候,而且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對於他的希望極高,這一次去京師面聖恐怕就要讓他去治河,接下來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可能回蘇州的,所以他必須要把兒子帶在身邊。

既然這個問題解決了,嵇曾筠也就沒什麼大問題了。他的那些學生可以交給其他人教着,至於家中收拾行李也用不了太多時間,再加上其他一些瑣事,最多三日就能出行。

定下日子後,嵇曾筠突然想到了什麼,詢問吳慎餘道:“此次召我入京恐怕不是召我一個人吧?是否也召了陳儀?”

聽他這麼說,吳慎餘心中佩服之極,當即點頭道:“的確如此,除鬆友兄外還召了陳儀北上,不過最終如何還得看聖意。”

嵇曾筠笑了笑,他自然明白吳慎餘說的所謂看聖意是什麼意思,但他卻心中絲毫不擔心。雖然陳儀在治水方面也又獨到之處,這點嵇曾筠雖然沒見過他,卻是有所耳聞,不過嵇曾筠對自己極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會比陳儀差,再加上他曾今就在河南爲官,對於黃淮比陳儀更爲了解。

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四百一十章 流言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九百八十六章 京師變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興高采烈的詹姆斯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五百三十章 糾結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辭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兄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七百五十九章 衝鋒!衝鋒!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十七章 城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爭功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二百六十章 再次遇襲(求票)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
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三百零八章 鴨王出京第四百一十章 流言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九百八十六章 京師變化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興高采烈的詹姆斯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第六百八十六章 現身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五百三十章 糾結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辭職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丟出城去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兄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七百五十九章 衝鋒!衝鋒!第五百零二章 見聞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打破規矩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改換門庭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夫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同意洽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十七章 城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爲皇爺喜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蘇肯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百四十章 狡猾如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爭功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九百八十七章 欺人太甚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明興第二百六十章 再次遇襲(求票)第八百九十六章 叫苦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