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優勢

午後,黃履莊離開皇宮,相比入宮之前有些忐忑的他,出宮時步伐輕鬆了許多。

許久不見朱怡成,這次在北京覲見,朱怡成身上的威嚴比之前更甚了幾分,但對於黃履莊卻依舊親切和藹,不僅同他在偏殿聊了許久,還特意留他用了午膳。如此待遇,就連軍機大臣都不一定有,也就是他黃履莊了。

朱怡成詢問了科學院的工作事宜,看得出皇帝對科學院的工作進展很是在意。而黃履莊御前應答如流,不僅對科學院正在進行的每個項目瞭如指掌,更對朱怡成所提出的一些問題也是成竹在胸,令朱怡成極是滿意。

隨後,朱怡成就問到了軍工方面的事,在之前剛結束的遼東之戰第一階段戰役中,明軍新裝備的新式火槍在實戰中雖比之前的火槍更勝一籌,但依舊有些不如意的情況。

這些問題隨軍的科學院技術人員已經彙集整理,接下來就是繼續完善火槍的構造和設計。對於這點,黃履莊在來之前有所準備,當即向朱怡成談了談科學院的幾個方案,朱怡成表示認可,並指示科學院在除火槍設計之外還得針對火炮等軍工深入研究,同時提出從材料、化學、力學等各方面因素着手,取得新的技術。

對於黃履莊之前所擔心的南京科學院一事,朱怡成也同他進行詳談。按照朱怡成的想法,南京科學院會繼續保留,但不作爲獨立科學院,大明科學院的整體遷至北方,朱怡成已在保定爲科學院選了新址,近期會令工部等開始動工,以作爲大明科學院的新址。

至於南京方面,作爲科學院的分址,繼續由大明科學院進行管轄。兩地的具體工作和研究方向安排朝廷不會過多插手,一切由黃履莊酌情處理,人員調動也由黃履莊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即可。

朱怡成的表態讓黃履莊徹底放下了心,這個方案遠比他之前所想象的好。而且正如曾逸書說的那樣,如今已不是從前,南來北往遠比之前便利許多,等到鐵路修建完成,溝通南北東西,由京師抵達南京也不過最多兩日時間,再加上科學院主題北遷,南京依舊留分院,這對於科學院來講更是一件好事。

心滿意足的黃履莊告辭離開,回家的一路上滿腦子都在想着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更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去保定看看科學院的新址所在,直到府中,黃履莊更直接就鑽進了書房,提筆邊想邊寫,直到深夜時分這才歇息。

朱怡成雖然來自後世,但他對於科學方面也僅是一知半解,不過他雖然不懂這些專業,但對於大方向還是明白的。

隨着大明正式還都已有些時日,在南京的科學院北遷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科學院在南京,對於大明朝廷尤其是朱怡成自己瞭解各項研究的進展和對其方向的指導極爲不利,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考慮,這纔是朱怡成下定決心把科學院主體移至北京的原因。

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雖說神州大地因爲滿清的原因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最輝煌的時間,可幸運的是朱怡成的出現使得大明抓住了它的尾巴,並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

而現在,澳州發現已是板上釘釘的,再加上新明的統治漸穩,還有呂宋和柔佛等地攬入大明懷中,實際上大明已在全球的初步佈局基本完成。

控制了北美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大明有了直接和歐洲各國接觸的窗口,並且通過新明一地加入爭奪霸權的行列。

而在南海的獲利,使得大明在南海尤其是東亞已成了毫無疑問的霸主,牢牢控制住整個南海區域,確保大明的地位。

至於澳州方面,除開疆拓土外,更重要的是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將未來大明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發展的基礎。

如果僅僅從武功而言,眼下的大明已遠遠超過了歷朝歷代,要知道現在大明的國土之廣闊是無人可比的,雖然大明暫時還沒到日不落的地步,但實際上從國勢而言已絲毫不差。

現在的朱怡成,稱爲千古一帝絲毫不爲過,中國歷史上那一位皇帝的武功有如今大明這麼強盛?國土又如此之多的?甚至在朝中,已經有不少臣子上書力勸朱怡成封禪,但這建議直接就被朱怡成打了回去,在他看來所謂封禪根本就沒任何意義,倒不如多做些實事。

朱怡成的頭腦並沒有發熱,他清楚的知道這一切來源除了大明強盛的原因還有一絲僥倖。

畢竟現在大明和西方各國之間並沒什麼差距,當年佔據新明和在南海佈局等,只是鑽了歐洲大戰的空子,而現在歐洲大戰已經落下帷幕,歐洲各國在修養生息後,恐怕很快就會興起新的一輪對世界各殖民地的利益爭奪,而這一次爭奪遠比最初搶佔殖民地更爲慘烈,因爲現在可供直接佔領的殖民地基本已經沒有了,如果要想擴充殖民地,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其他國家手中進行搶奪。

戰爭,往往是促進科學進步的催化劑。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大型戰爭的爆發,都伴隨着科學的一次變革。

而現在,歐洲已有了工業革命的跡象,大明雖然已經造出了蒸汽機,並且完成了對其的運用,甚至還建造鐵路、火車。

而歐洲那邊也不差,雖然沒有大明的應用速度快,但實際上蒸汽機的發明早在十多年前就在歐洲出現,再加上其他相應的技術陸續產生,歐洲同大明之間的技術雙方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並沒太大差距。

大家好 我們公衆 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 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 年末最後一次福利 請大家抓住機會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而且隨着大明鐵路的修建和首段鐵路通車,引起了巨大轟動,在大明的歐洲人自然開始關注蒸汽機這些東西,根據朱怡成所知,在大明的各國公使、外交官員、商人等等,在去年時候就把這消息傳回了歐洲,當消息在歐洲傳開一開始歐洲人還不相信,可後來當證實之後整個歐洲頓時沸騰起來。

眼下,英國、法蘭西、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等國都在抓緊着手研究蒸汽機的實際運用,甚至於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也對這些新發明產生了濃厚興趣,其中發明了汽缸和活塞裝置的法國學者丹尼斯.帕潘遺留手稿被視爲珍寶,他的幾個學生同時被法國科學院所聘用,成爲法蘭西研究蒸汽機的專業人士。

英國工程師湯姆斯.紐科門更是因爲在十多年前就發明和製造了一款能夠進行實際運用的蒸汽機,如今直接被英國牛津大學聘用成了教授,而且聽說皇家學院那邊也打算邀請他成爲院士。

不得不承認,歐洲各國之所以能夠崛起,不僅僅只是因爲歷史上遠東閉關鎖國止步不前的因素。就算沒有滿清入侵中原,歐洲各國對於利益的無限追求也會迫使他們進行世界探索和科技的不斷進步。

所以,朱怡成很清楚,眼下大明的進步僅僅只是一小步而已,一旦驕傲自大,小視天下的話,那麼歐洲各國就會迎頭趕上,從而失去眼前的優勢。

不進則退,正是這個大時代的特徵,一旦落後那麼大明不僅會失去現在的一切,更會成爲別人虎視眈眈的目標。歷史早就證明了這點,這是無可非議的事實。

朱怡成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大明必須繼續前進,大明這輛車根本沒有機會停下了歇息,只有繼續不斷前進,才能保持優勢,成爲世界的霸主。

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祭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四十九章 皇帝的難處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七百四十九章 艱難的新明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追責?第七百八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八百七十八章 請罪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十四章 監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千四十六章 錦衣侯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
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祭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四十九章 皇帝的難處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遠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二百九十八章 工業革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明野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明算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七百四十九章 艱難的新明第八百六十三章 初到此地第九百九十二章 直奏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動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七百零二章 勸諫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追責?第七百八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樊的苦惱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八百七十八章 請罪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六十九章 反應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九百五十八章 先查一查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二十二章 出兵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國籍第三百九十九章 皇權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二百三十章 亂上加亂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故人第十四章 監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一千四十六章 錦衣侯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