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遷移

第485章 遷移

沈兵和扶蘇的準備的確是差了些。

因爲就像之前所說的,沈兵真正能控制的軍隊其實就只有剺帶領的兩萬餘蒲類軍。

其它軍隊都是未知之數。

西域聯盟若是知道大秦與沈兵反目或許便會崩潰,右賢王則可能乘機與月氏大戰想奪回龍城,月氏到時也只有應付右賢王沒有餘力了。

於是,兩萬餘騎軍又怎能與大秦對抗?

因此,沈兵當然不能讓嬴政在此時就出問題。

但結果就是嬴政暴怒。

他當場便要回咸陽治那一干術士之罪。

後來沈兵知道嬴政回咸陽後並不是直接將那些術士一口氣斬了那麼簡單,那卻是將那丹砂加熱之後一日三餐強行灌給術士再觀察其反應。

果然就像沈兵說的那樣出現各種症狀,之後更是一個個暴斃而死。

至此嬴政才真的信了沈兵之言,更是相信沈兵知道“仙藥之方”。

接着嬴政又一口氣殺了數百名術士,甚至連太醫也沒能倖免。

用嬴政的話說,便是“爲人醫者卻不知中毒之狀,留你何用?”。

這太醫死的是有些冤,因爲那仙藥是嬴政自己要服用的,太醫既不知成份也不敢說三道四,如何又能知道是汞中毒?就算是知道也不敢懷疑到仙藥上去,只怕一說就要被嬴政給砍了。

沈兵其實能猜到這些後果,嬴政自小在死亡恐怖中長大,他是絕不會饒了要害他性命之人,哪怕是錯殺也不會錯放。

但沈兵也很無奈,他只能這麼做,否則死的就很有可能是他自己。

嬴政在離開前還希望沈兵能隨他一同回咸陽。

沈兵趕忙回答:

“皇上,西域、草原還有許多事務需要屬下處理。”

“何況……”

嬴政“哦”了一聲:

“愛卿要爲朕尋仙藥之方,朕卻是將這事忘了!”

沈兵只能連聲稱是。

嬴政又稱讚了沈兵一番,接着便封沈兵爲徵西大將軍,接着又賞金百兩,這才匆匆帶人趕回咸陽。

直到這時沈兵才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又過了一關。

爲免夜長夢多,沈兵也不敢在五原久留,又停留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帶着親衛趕回龍城。

此時龍城至少有兩人正提心吊膽的等着沈兵。

一個是扶蘇,另一個則是右賢王薰狁。

扶蘇是因爲知道內情所以心下緊張。

右賢王上回專程向沈兵道謝之後其實已返回燕然山大營了,但一聽沈兵被秦皇召回又再次緊張起來。

然後左想右想,便再次趕到龍城等消息。

右賢王的一干部下都覺得這不是明智之舉,但其實右賢王纔是聰明人。

他知道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沈兵。

既然如此,那麼幹脆就不躲也不避,死心塌地的將這條命交給沈兵便了。

此時兩人見沈兵安然回來,不由都鬆了一口氣。

沈兵先是與扶蘇密談,畢竟扶蘇是公子,還是將來的秦皇,沈兵當然不敢怠慢。

聽了沈兵述說經過後,扶蘇才徹底放下心來,道:

“不想父皇如此糊塗,竟輕信術士服用丹藥。”

“父皇身體可安好?”

言語間盡是關切之色。

沈兵暗暗點頭,在這時還不忘親情,只怕也只有扶蘇了。

沈兵寬慰了扶蘇一陣,接着就去見了右賢王:

“右賢王放心,皇上已收回成命,由沈兵全權處理草原及西域一切事務了!”

西域其實與右賢王無關,沈兵之所以要加上“西域”,便是要讓右賢王明白誰纔是西域和草原能說得上話的人。

右賢王當然知道這一點,當下大喜道:

“恭喜大將軍深得皇上信任。”

“大將軍救命之恩,本王必銘記於心,從此只要大將軍一聲令下,本王置下數萬騎軍必鞍前馬後聽候調譴!”

沈兵不確定右賢王這話有幾句是真幾句是假。

因爲這時代任何人任何時候許下的諾言都不敢輕信。

更確切的說,此時右賢王許下諾言或許是真的,但有一天若沈兵失勢了,這諾言就不一定是真的了。

何況匈奴從來都不是信守諾言的民族,如野人一般的他們更講究利益……誰對他們更有利他們就跟誰。

不只是匈奴,西域其實也是如此。

另外還有往利氏、拓跋氏……

這是一種叢林法則,同時也是未開化民族不懂仁義更不知守信所決定的。

但還是有例外。

比如剺便講信義,另外還有革庾。

革庾的事是在十餘日之後。

沈兵與右賢王交談之後,便按步就班的進行之前的遷移計劃。

按計劃,秦軍會將戰馬還給革庾便給他們糧食、水,甚至還有些駱駝,然後讓這一萬匈奴騎軍到草原東部與右賢王匯合。

但革庾卻沒有這麼做。

革庾退回了大部戰馬命大軍原地待命,只留下數十匹帶着幾名親衛從交河趕到龍城來見沈兵。

一見到沈兵革庾便跪倒在地,說道:

“革庾願爲大將軍效勞,望大將軍成全!”

革庾會這麼做沈兵其實也不意外,因爲右賢王殺了革庾全家。

雖然右賢王也是奉冒頓之命的無奈之舉,但畢竟是右賢王下的令。

後來沈兵才知道革庾並非這個原因……

匈奴人對親情看得很淡,他們沒有什麼“髮膚受之父母”及“養育之恩”的那種強烈的家的概念……

家的概念在農耕民族會更強,因爲農耕民族往往是以家爲單位從事生產的,比如老人做什麼,青壯做什麼,女人做什麼等等。

而遊牧民族更多的是以羣體以部落爲單位。

比如孩子堆在一起大家一起帶,食物大家坐成一堆圍着火一起吃。

這麼一來是不是父母就沒那麼重要感情也就不深了。

革庾之所以要跟着沈兵,是因爲他在交河時心裡就在想着,這沈兵定是要以此來感化他讓他投降,甚至還帶着那一萬兵士一起投降。

因此革庾在交河享受得心安理得且始終保持立場。

然後,最後聽到的卻是沈兵放他們一行前往草原東面投奔右賢王……那一刻革庾就愣住了。

這時革庾才發現從始至終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於是就知道自己該跟着誰了。

(本章完)

第217章 項絡第214章 較勁第463章 馬鐙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42章 市場化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312章 探礦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75章 宣傳戰第503章 選擇第546章 水源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91章 大宛第59章 工師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1章 援軍第197章 活路第243章 壽春第385章 保命第120章 承功第10章 摩擦力?第317章 工人第341章 雲畋第35章 馬頭山第357章 勇氣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41章 雲畋第25章 心在滴血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6章 昌平君第514章 訓練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46章 巧合第127章 魏獒第518章 局勢第320章 高人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504章 援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8章 錦囊妙計第64章 選擇第266章 喜訊第377章 誤會第458章 夜襲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08章 難題第314章 織布機第211章 百越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52章 消息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502章 騎戰第485章 遷移第191章 點兵第473章 分裂第218章 騎射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85章 遷移第186章 仙人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338章 人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51章 破冰第209章 權力第96章 宵禁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79章 挖坑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50章 大結局第89章 以農治國第97章 狼來了第184章 包圍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44章 真相第134章 困難第216章 截殺第378章 交集第472章 交鋒第389章 沙州第59章 工師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98章 肅州第309章 炫耀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44章 人質第305章 反包圍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12章 訓練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9章 矛盾第2章 笑話第452章 英明第67章 術數第415章 引信
第217章 項絡第214章 較勁第463章 馬鐙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42章 市場化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312章 探礦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75章 宣傳戰第503章 選擇第546章 水源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91章 大宛第59章 工師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1章 援軍第197章 活路第243章 壽春第385章 保命第120章 承功第10章 摩擦力?第317章 工人第341章 雲畋第35章 馬頭山第357章 勇氣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41章 雲畋第25章 心在滴血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6章 昌平君第514章 訓練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46章 巧合第127章 魏獒第518章 局勢第320章 高人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504章 援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8章 錦囊妙計第64章 選擇第266章 喜訊第377章 誤會第458章 夜襲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08章 難題第314章 織布機第211章 百越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52章 消息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502章 騎戰第485章 遷移第191章 點兵第473章 分裂第218章 騎射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85章 遷移第186章 仙人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338章 人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51章 破冰第209章 權力第96章 宵禁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79章 挖坑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50章 大結局第89章 以農治國第97章 狼來了第184章 包圍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44章 真相第134章 困難第216章 截殺第378章 交集第472章 交鋒第389章 沙州第59章 工師第51章 錯有錯着第398章 肅州第309章 炫耀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44章 人質第305章 反包圍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12章 訓練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9章 矛盾第2章 笑話第452章 英明第67章 術數第415章 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