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

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

在汝陰稍加整頓後,沈兵才用信鴿將情況向楊端和報告。

楊端和收到信息後一連叫了三聲“好”:

“我還道要數年久攻才能破楚軍汝水,不想這沈兵只一日之間便拿下了汝陰。”

“汝陰一下,汝水防線便形同虛設。”

“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於是楊端和將這消息第一時間公佈全軍,並下令全線攻楚。

秦軍士氣大振越打越勇,而楚軍其後續防線只是一個土溝,再加上後續補給都被黑甲軍一路亂燒一通,自然無法抵擋秦軍的攻勢,只能一路回撤。

情報不久又傳到了嬴政那。

這情報就是楊端和送去的。

因爲沈兵已取了汝陰所以就沒有保密的問題,於是楊端和就將前因後果,也就是沈兵如何將計就計如何假意撤軍,此時又如何奇兵猛進乘虛佔領了汝陰。

嬴政看了之後不由拍案而起,讚道:

“好一個引蛇出洞乘虛而入。”

“此番看那項燕如何守這汝水!”

然後又哈哈大笑起來:

“好你個沈兵,寡人就知道什麼問題都難不住你。”

“有沈兵在,一統中原指日可待矣!”

立於一側的趙高表情卻有些古怪。

之前嬴政的想法可不是這樣的,若不是他對楊端和及沈兵起疑,哪裡還會不讓王翦告老還鄉?

要知道那王翦可是手握重兵且功高震主,他若願告老還鄉嬴政是高興還來不及的。

不過趙高這心思也只是想想,當然不敢表現出來。

直到這時項燕纔得到汝陰失守的消息。

項燕之所以更晚得到消息,是因爲他是直到派去送信的人趕到汝陰發覺不對勁之後再趕回來報,這來回都是騎馬消息自然慢了許多。

項燕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真到這一刻時還是的面色蒼白冷汗直流。

項伯在一旁請戰道:

“上將軍,那黑甲軍不過三千餘人,便是取了汝陰又能如何?”

“屬下請兵兩萬,先去奪回汝陰……”

項燕“哼”的一聲打斷了項伯的話:

“你道那汝陰有那麼好奪的?”

“其有汝水爲屏障,且西側到處都是高牆箭樓。”

“城牆上一片箭雨下來便能讓我軍死傷慘重。”

“不說兩萬,便是二十萬能否奪回都是未知之數!”

汝陰城防是項燕一手佈設,項燕又哪裡會不知道它的厲害,所以根本就沒想過要正面強攻。

然而……

正面強攻或許不行,但其朝向壽春的東側卻不似西側一般堅不可催,若從東側進攻或許還有成功的希望。

想了想,項燕就對項伯說道:

“罷了,你便帶一萬騎軍星夜趕往汝陰,其後還有兩萬步軍增援。”

“趕到後馬上展開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汝陰。”

項伯心下有些奇怪。

剛纔父親還說無法攻下汝陰,怎麼一轉眼馬上又讓自己去攻……不僅讓自己去攻還派出騎軍,而且還星夜趕去攻城。

不過項伯也不敢多問,應了聲就去點兵了。

等項伯離開後,項燕馬上用絲綢寫了一封信飛鴿送往壽春,意思是汝陰乃壽春門戶,汝陰一失壽春便陷入險地,請大王務必派出兩萬騎軍星夜趕往汝陰攻城,他自會帶兵沿途遲滯秦軍並夾擊汝陰。

項燕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在這後方重地落入敵手的突變之下依舊保持冷靜並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補救措施:

一:他帶着楚軍主力在前方“力抗”秦軍。

ωwш ★тt kan ★CΟ

雖說楚軍已經被秦軍打得士氣全無,但楚軍在前線終究有三十萬之衆,兵力比秦軍多出十萬。

另一方面,則是楚軍一直忌憚的黑甲騎軍已在汝陰,那麼楚騎軍及戰車便又有用武之地了。

於是三十萬對二十萬,而且只是拖延、遲滯,比如破路、拆橋、設伏,偶爾再利用城寨打上一仗……這烈度要比一決死戰小得多。

如此一來,將秦軍拖延個十餘日或許不是難事。

之所以用“或許”,是因爲這段時間發生太多讓項燕意外的事,以至於他都不敢妄下判斷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就算只有十日也是爲後方爭取到了時間。

項燕希望這段時間內能將汝陰奪回,那就萬事大吉了。

二:派出項伯正面進攻汝陰。

正面進攻汝陰當然是沒希望的,問題是秦軍在汝陰的兵力不多,只有三千人。

項伯在正面的進攻不過是爲了分散秦軍的兵力,哪怕只是一點。

項伯若是知道自己被父親派去攻城的目的只是爲了這個,只怕都要氣得以頭搶地。

不過此時的項燕當然顧不上這些,其進攻重點肯定是在東側。

三:也就是從壽春方向派兵主攻汝陰。

項燕之所以會點出兩萬騎軍,是因爲這是楚王負芻用於守衛壽春的都城護衛軍。

這支護衛軍總兵力約五萬人,是楚王負芻的私兵,其中有兩萬騎軍一萬戰車兵,還有兩萬步兵。

這些軍隊由楚王負芻的外甥張崎所領,職爲柱國將軍。

所謂柱國將軍就是國家之柱的意思,也就是這支軍隊是不到破國之戰不得使用。

項燕在書信裡雖未點明,但明眼人一看也知道這兩萬騎軍指的就是都城護衛軍。

這一來馬上就引起壽春大臣們的一陣垢病和議論:

“項燕哪來的膽子,居然意指都城護衛軍前往攻城?此乃大逆不道之爲!”

“若此時便將護衛軍派出攻城,到時秦軍兵臨壽春城下,又有何人來守?”

“項燕自己戰敗就罷了,卻還要拉上護衛軍……”

……

昭、屈、景等貴族你一言我一語,全都是在數落着項燕的不是。

只有楚王負芻陰沉着臉一語不發。

楚王負芻明白,楚國剛剛營造的大好形勢已隨着汝陰被佔付諸東流。

在此之前,楚國貴族都以爲項燕能打贏這場仗,於是紛紛出兵出糧出力。

但是現在,汝陰一失幾乎就意味着項燕即將敗北,於是又開始思量着如何自保。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當然不希望護衛軍出戰。

因爲秦軍的第一目標無疑是壽春。

有壽春的一天,他們的危險就少一天。

(本章完)

第157章 選兵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534章 馬店第257章 奇人第299章 圈地第164章 設計第170章 收購第476章 勸降第508章 霍木桑第207章 王賁第464章 練兵第148章 辦法第296章 弩第221章 回師第532章 西域第64章 選擇第147章 戰略第8章 公士第184章 包圍第320章 高人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409章 火炮第274章 失衡第378章 交集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90章 奇軍第44章 通敵第84章 桔槔第536章 龜茲王第183章 水戰第316章 工業化第75章 樂趣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43章 資本第405章 市場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125章 心理第493章 補給第422章 樓蘭王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127章 魏獒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34章 馬店第229章 閃電戰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22章 招工第499章 出兵第409章 火炮第173章 天意第221章 回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00章 狼筅第310章 遷民第453章 拒親第536章 龜茲王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89章 北地第503章 選擇第458章 夜襲第90章 窘況第206章 潰逃第491章 大宛第81章 高田第525章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477章 分割第90章 窘況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22章 浮力第271章 敵人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201章 鴛鴦陣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60章 賄賂第266章 喜訊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108章 求放過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16章 方略第147章 戰略第66章 凳子第79章 挖坑第454章 大將軍第129章 變數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50章 控制第448章 聯軍第44章 通敵第260章 水力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16章 工業化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454章 大將軍第530章 茲陽第393章 肅州
第157章 選兵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534章 馬店第257章 奇人第299章 圈地第164章 設計第170章 收購第476章 勸降第508章 霍木桑第207章 王賁第464章 練兵第148章 辦法第296章 弩第221章 回師第532章 西域第64章 選擇第147章 戰略第8章 公士第184章 包圍第320章 高人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409章 火炮第274章 失衡第378章 交集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90章 奇軍第44章 通敵第84章 桔槔第536章 龜茲王第183章 水戰第316章 工業化第75章 樂趣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43章 資本第405章 市場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125章 心理第493章 補給第422章 樓蘭王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127章 魏獒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34章 馬店第229章 閃電戰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22章 招工第499章 出兵第409章 火炮第173章 天意第221章 回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00章 狼筅第310章 遷民第453章 拒親第536章 龜茲王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89章 北地第503章 選擇第458章 夜襲第90章 窘況第206章 潰逃第491章 大宛第81章 高田第525章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477章 分割第90章 窘況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22章 浮力第271章 敵人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201章 鴛鴦陣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60章 賄賂第266章 喜訊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108章 求放過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16章 方略第147章 戰略第66章 凳子第79章 挖坑第454章 大將軍第129章 變數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50章 控制第448章 聯軍第44章 通敵第260章 水力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16章 工業化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454章 大將軍第530章 茲陽第393章 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