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人才

第338章 人才

鐵礦的尋找十分順利,不過十餘天,鉢等人就找到了礦石。

草原鋼城這外號可不是虛的,現代的包頭那可是大大小小數十個鐵礦,就連市區內都能發現鐵礦。

讓沈兵大感意外的是鉢一行人居然還找到了硝石、硫磺、石灰石這些北地急需的礦物……其實九原還有其它礦,比如銅、煤、金、石油等,現代在這裡一共發現74種礦。

只不過鉢等人沒發現甚至發現也不知道而已。

沈兵當即就在九原城下游規劃一大片工業區準備建設冶鐵、鑄鐵作坊,另外還有紡織作坊。

其中紡織作坊一方面是爲九原城自給自足生產紡織物……九原的確不與雲中郡競爭紡織業,但九原城將來少說也會有十餘萬人口,這些人的穿衣問題總不能都從雲中郡運來吧,這當然就是運力的一種極大浪費。

另一方面,就是將來九原城要往絲綢出口方向發展,自然也要紡織作坊。

簡而言之,就是九原主打冶鐵、馬匹、火藥、糧食等這些軍工戰略物資以及絲綢出口。雲中郡則主打紡織面向中原賺錢。

胖子屯對沈兵這樣的規劃有些疑問,他主要是對沈兵在九原下游一下就規劃了上百家冶鐵作坊感到不解。

胖子屯是這麼說的:

“將軍,鐵器多用於農具且買賣量少利潤低。”

“以雲中郡鐵器作坊觀之,甚至都有入不敷出之勢,我等爲何還要在九原大建鐵器作坊?”

也難怪胖子屯會這麼問。

新鐵的製法甚至存在都是北地的最高機密,只有鐵匠本身及沈兵、扶蘇這些人知道,其它的就算王賁、魏呴都只道新鐵是鐵器作坊裡精選出來的。

胖子屯不知道新鐵的存在,且在雲中郡記帳時就發現鐵器作坊幾乎不賺錢。

沈兵沒有多作解釋,只是回答:

“此時鐵器質量還有許多缺陷。”

“我等只有多做冶煉才能將其越煉越好以用於軍備。”

胖子屯“哦”了一聲,似懂非懂的離開了。

扶蘇在胖子屯離開後也疑惑的說道:

“扶蘇卻覺得屯說得沒錯。”

“若是冶鐵入不敷出,我等何不專事紡織而減少冶鐵?”

從經濟帳上看扶蘇算的是沒錯。

紡織賺的錢遠比冶鐵多得多,而且從目前來看北地對鐵的需求量並不大,至少雲中郡的冶鐵作坊就足夠北地的鐵器需求了。

在這情況下,九原再鋪開一大片的冶鐵作坊,豈非供過於求?

同時新鐵又不能賣,能賣的只能是劣鐵。

到時生產出那麼多劣鐵都要運往中原售賣……劣鐵不僅運送困難且價格又不好,到時還真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但沈兵卻想也沒想就回答道:

“我等冶鐵並非爲了賺錢,而是爲了養人。”

扶蘇不由奇道:

“養人?”

沈兵點了點頭:

“養人!”

確切的說是爲了養鐵匠,熟練的鐵匠。

冶鐵本身並不困難,就算新鐵也是如此。

困難在於北地要保持大批的熟練的技工。

只要有這些技工在,又有鐵礦,什麼時候想要大批量裝備新鐵甚至將全軍的青銅裝備都換成新鐵,短時間都有可能辦到。

反之若沒有技工,到時製作起來就會出現這樣那樣意想不到的麻煩,甚至還要師傅帶徒弟教個幾年才能會……手藝這東西就不是一日、兩日短期能辦得到的。

這手藝包括冶鐵和打製鐵器。

所以現代有許多軍工廠其實都是在虧本經營但卻依舊要維持下去,爲的就是這一點。

一旦軍工廠維持不下去,這些熟練的技工及人才馬上就會被其它廠甚至其它國家挖走,有一天再想重新把這工廠建起來那就難了……這絕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才儲備和培養沒有幾十年時間很難做到。

此時對於北地來說,這些冶鐵、鑄鐵以及打製裝備的工匠就是軍工人才。

有冶鐵作坊在就是留住、培養並吸收人才的過程……北地有工作,不僅報酬高還穩定另外還有各種福利,工匠當然願意往北地走。

否則,如果像扶蘇和胖子屯想的那樣,冶鐵作坊不賺錢就少開一些,這些工匠來了又能做什麼?

甚至即便他們來北地,幾年不幹老本行只怕都手生了。

而且北地對鐵的需求遠比扶蘇和胖子屯想像的要多得多。

此時是因爲青銅器還沒被完全淘汰,有一天新鐵可以毫無顧忌的生產……所有的軍備包括盔甲在內都會變成鐵製的。

另外還有農具,生活用品,建築材料、工業生產等,都需要大量的鐵。

所以這一點不需要考慮,即便是賠錢沈兵也要保持規模。

扶蘇瞭解這些道理後就感嘆道:

“將軍深謀遠慮,扶蘇佩服。”

“有將軍在,又何懼趙高一干小人暗中作祟?”

沈兵只是笑了笑沒回答。

扶蘇還是小看了趙高和李斯,他根本不知道這些小人能做的不僅僅只是作祟而已,他們能要了扶蘇的命另立新皇。

正在沈兵與扶蘇繼續規劃九原時,仞就推門進來報道:

“將軍,燕王喜已降,蒙武軍已抽兵圍代。”

這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此時的燕國哪裡還有抗秦之力,能在秦軍的包圍中撐了一個多月堅持到現在都算不錯了。

而燕國若是被滅,想倚靠燕國而生的代國就更不在話下。

果然,纔不過兩日趙王嘉便出城投降。

燕、代兩國就此滅亡,中原就只剩下一個齊國了。

事實上齊國也不長久。

史上的齊國只比燕、代多生存了半年多……第二年秦軍就兵臨齊國城下將齊王建包圍。

那時齊國的兵士和百姓甚至都不敢反抗秦軍。

因爲秦軍一統中原之勢已無法阻擋,與秦軍作戰爲時已晚且毫無意義。

於是最終齊王建也在相國的勸說下投降。

這些不需要沈兵考慮。

沈兵需要考慮的,就是燕、代一滅,那嬴政說過的要遷往北地的百姓也就要到了。

可想而知這不會是小數目。

沈兵必須做好接收的準備。

(本章完)

第424章 將在外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3章 劓刑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50章 使節第13章 睚眥必報第68章 督陣第536章 龜茲王第399章 三危山第237章 圍城第403章 月氏王第326章 命令第532章 西域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41章 陷阱第472章 交鋒第18章 主動防禦第372章 西套第287章 分別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76章 藤甲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08章 求放過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7章 除非……第379章 党項第411章 信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07章 王賁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276章 傳單第222章 追敵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92章 遠征軍第40章 阻敵第426章 綠洲第310章 遷民第159章 希望第443章 改革第464章 練兵第311章 工業區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47章 暴亂第314章 織布機第205章 衝陣第216章 截殺第341章 雲畋第272章 動搖第135章 沙袋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17章 補水點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549章第399章 三危山第195章 力量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46章 水源第219章 戰法第88章 論農第313章 紡織第502章 騎戰第325章 騎軍第10章 摩擦力?第372章 西套第412章 試炮第426章 綠洲第146章 配給制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34章 困難第283章 仁君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36章 龜茲王第148章 辦法第152章 破冰第110章 任務第176章 藤甲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83章 汗血馬第299章 圈地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80章 薄禮第202章 棄城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72章 動搖第247章 浮橋第256章 新王第124章 水攻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99章 蒙武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88章 論農
第424章 將在外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3章 劓刑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50章 使節第13章 睚眥必報第68章 督陣第536章 龜茲王第399章 三危山第237章 圍城第403章 月氏王第326章 命令第532章 西域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41章 陷阱第472章 交鋒第18章 主動防禦第372章 西套第287章 分別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76章 藤甲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08章 求放過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7章 除非……第379章 党項第411章 信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07章 王賁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276章 傳單第222章 追敵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92章 遠征軍第40章 阻敵第426章 綠洲第310章 遷民第159章 希望第443章 改革第464章 練兵第311章 工業區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47章 暴亂第314章 織布機第205章 衝陣第216章 截殺第341章 雲畋第272章 動搖第135章 沙袋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17章 補水點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549章第399章 三危山第195章 力量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546章 水源第219章 戰法第88章 論農第313章 紡織第502章 騎戰第325章 騎軍第10章 摩擦力?第372章 西套第412章 試炮第426章 綠洲第146章 配給制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34章 困難第283章 仁君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36章 龜茲王第148章 辦法第152章 破冰第110章 任務第176章 藤甲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83章 汗血馬第299章 圈地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80章 薄禮第202章 棄城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72章 動搖第247章 浮橋第256章 新王第124章 水攻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99章 蒙武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88章 論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