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大宛

第491章 大宛

沙洲對月氏而言那是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原因是沙洲位於河西走廊的入口處。

若中原強,則必然自河西走廊西進進攻沙洲。

若草原強,則要先攻沙洲才能自河西走廊進入中原。

於是月氏若在沙洲那就是夾在草原與中原之間,不管哪頭強都要被打。

這也是史上月氏最終要遷往中亞的原因之一。

此時月氏舉國遷往龍城……至少目前而言是對的,至少龍城還是水肥草美。

而沙洲到大秦手裡,那可就是擁有了一塊戰略要地:在這裡守住陽關和玉門關,再在崇山峻嶺上將長城一修,基本就不用擔心西面草原敵人來犯了。

所以這對月氏和秦而言都是好事。

只不過月氏不管遷到哪,都逃不脫沈兵的控制是真……因爲就像之前而言,此時的月氏王丘就卻,便連其身邊的親衛都是秦軍。

沈兵取得了沙洲可不只是當作戰略要地那麼簡單。

一方面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節點,所有商隊往返都要在沙洲補給。

另一方面則是沙洲有鐵礦有高爐,且它距離草原更近,於是由它爲草原軍隊提供鐵製裝備便再好不過了。

另一個可以鍊鐵的地方,就是之前被沈兵所滅的婼羌。

沈兵讓欠將鍊鐵技術帶到了婼羌,婼羌便可負責西域的裝備供應。

於是重裝騎兵需要的鐵製盔甲、長槍、大刀,還有馬匹前部的護甲等,就一批批的運到龍城裝備了蒲類軍。

王賁見此也有些心動,他上前問了聲:

“大將軍,可否爲神武軍也打造一支重甲騎軍?”

沈兵回答:

“當然可以,只是……”

“神武軍盡皆裝備藤甲,若是裝備了重甲便要棄用藤甲,你卻捨得?”

這麼一說王賁就不再說話了。

藤甲可以說是這時代的神器,它對箭矢的防禦一點都不遜色於重甲,卻要比重甲輕得多。

因此,用其打造出的神武軍可以說輕騎中的王者……敵人箭矢傷不到神武軍,而神武軍卻能傷到敵人。

所以只有傻瓜纔會用重甲去換藤甲。

王賁當然知道這一點,他只不過看着重甲騎軍一身裝備威風凜凜的而眼紅而已。

隨着婚期越來越近,龍城也越來越忙碌了。

忙碌一方面是扶蘇忙着準備新房、宴席以及招待賓客的事。

這方面沈兵有時還覺得有些尷尬……要知道扶蘇的身份可是一名公子,另一個身份就是大舅子,哪有結婚還需要大舅子張羅的?

不過扶蘇卻不以爲意,他說道:

“大將軍忙於軍務,扶蘇能爲大將軍分擔高興還來不及呢!”

“更何況,扶蘇此舉也是爲了舍妹,應該的!”

這麼說沈兵也就隨他去了。

另一個忙碌的原因,就是來了許多賓客……這些賓客都是西域及右賢王那邊派來的,個個都帶着禮物。

之所以會提前到,是因爲古時不像現代坐個飛機、動車什麼的當天就能趕到。

古時動不動就要在路上幾天,萬一要是因爲什麼事耽擱了就會錯過時間,爲了確保不會發生這樣的意外,所以通常都會提前幾天到。

於是那食宿安排等又是一個問題。

好在草原生活比較簡單,有人來了就發一堆帳篷去讓他們自己搭,食物便每天牽幾頭牛羊去讓他們自己殺自己烤就行了。

這些事自然不需要沈兵操心,沈兵只是感覺有點不現實。

居然就這麼脫單了,而且還是公主……一個看起來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公主。

沈兵也不知道往後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

就在這時,扶蘇匆匆進得帳篷,手裡拿着一道情報,說道:

“大將軍,事情有變。”

說着扶蘇就將情報遞給了沈兵。

沈兵接過情報一看,居然是嬴政命他出兵大宛的。

卻原來嬴政在五原聽沈兵說起大宛有汗血寶馬之後,愛馬心切的他當天夜裡便派出使者帶上厚禮前往大宛買馬。

嬴政心比較大,他不只是要一匹,而是要兩對,一公一母的兩對。

嬴政的想法很好:一對用於騎和觀賞,另一對用於繁殖。

由於河西走廊及西域此時已歸屬大秦,且一路都設有驛站走的又是草原絲路,再加上使者求功心切一路緊趕,竟月餘時間便趕到了大宛。

使者原以爲買幾匹馬必沒什麼問題,因爲這可是大秦皇上來求馬,誰敢不從?

但大宛地處中亞,他們就連中原都未聽說過更別說嬴政了。

更何況汗血寶馬還是其寶馬,又豈是隨便售賣的?

於是沒有遲疑當場就拒絕了。

如果就是這樣也就罷了,使者因此惱羞成怒,當庭將帶去的財物打翻在地甚至破口大罵……使者這麼做其實是帶有看不起大宛這些蠻夷之心,中亞一帶土地鹽鹼化嚴重同是以畜牧業爲主,在中原使者看來便是妥妥的蠻夷。

被蠻夷看不起當然是種莫大的恥辱,於是就發了脾氣揚長而去。

大宛王又哪裡會咽得下這口氣,隨後便派人半路截殺了這批使者。

若是盡數殺光了也就罷了,偏偏漏了幾個逃回西域驛站。

驛站再放出信鴿將消息報予咸陽。

嬴政聞言不由大怒:

“不賣我汗血馬也就罷了,如何還能截殺我使節?”

“這大宛視我大秦無人耶?”

當下沒有猶豫,連快馬下旨都等不了,直接用飛鴿傳書命令沈兵出征大宛搶來汗血馬。

沈兵不由爲自己之前隨口說的一句汗血馬而懊悔。

這原本應該是發生在漢武帝身上的橋段,現在卻發生在自己身上了。

這下可好,原本還可以在草原過些清靜日子的,現在又要往西邊打了。

不過想想,覺得也不是壞事。

因爲如果要打仗的話,是不是意味着……

沈兵裝作苦惱的問扶蘇:

“那這婚事……”

扶蘇回答:

“戰事要緊,婚事便只有征討大宛之後再說了!”

沈兵點了點頭。

他心下雖是暗鬆一口氣,但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不過想想,遲一些早一些又有什麼區別呢?

(本章完)

第6章 眼見爲實第203章 陳城第453章 拒親第59章 工師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91章 點兵第173章 天意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14章 較勁第113章 軍糧第510章 聯盟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0章 精銳之師第62章 舉薦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16章 方略第123章 探子第541章 姑師第382章 獵人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53章 水德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章 工丞第209章 權力第275章 宣傳戰第511章 火繩槍第170章 收購第444章 沙塵暴第364章 偷師第77章 脂膏第283章 仁君第525章第197章 活路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343章 資本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51章 錯有錯着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08章 難題第525章第244章 心計第504章 援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20章 撤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09章 炫耀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6章 北地騎兵第378章 交集第109章 修橋第438章 巴豆第346章 騎軍第433章 復國第261章 勞力第322章 招工第5章 底牌第13章 睚眥必報第93章 姬丹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96章 弩第49章 許昌第222章 追敵第7章 除非……第474章 西北第324章 補貼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4章 通敵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10章 聯盟第60章 賄賂第383章 使者第54章 休整第21章 火力封鎖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34章 勸降第166章 錢第479章 挑明第317章 工人第241章 援軍第474章 西北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57章 信任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2章 變故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5章 市場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92章 獨輪車第281章 稅率第274章 失衡
第6章 眼見爲實第203章 陳城第453章 拒親第59章 工師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91章 點兵第173章 天意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14章 較勁第113章 軍糧第510章 聯盟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0章 精銳之師第62章 舉薦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16章 方略第123章 探子第541章 姑師第382章 獵人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153章 水德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章 工丞第209章 權力第275章 宣傳戰第511章 火繩槍第170章 收購第444章 沙塵暴第364章 偷師第77章 脂膏第283章 仁君第525章第197章 活路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343章 資本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51章 錯有錯着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08章 難題第525章第244章 心計第504章 援軍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20章 撤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09章 炫耀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6章 北地騎兵第378章 交集第109章 修橋第438章 巴豆第346章 騎軍第433章 復國第261章 勞力第322章 招工第5章 底牌第13章 睚眥必報第93章 姬丹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96章 弩第49章 許昌第222章 追敵第7章 除非……第474章 西北第324章 補貼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4章 通敵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10章 聯盟第60章 賄賂第383章 使者第54章 休整第21章 火力封鎖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34章 勸降第166章 錢第479章 挑明第317章 工人第241章 援軍第474章 西北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57章 信任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2章 變故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5章 市場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92章 獨輪車第281章 稅率第274章 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