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

金錢是妖魔。

資本的價值在金錢時代達到至高,其易保存,便攜帶,不懼災,通萬物。

在後世,人類爲了發掘比土地更優質的統治資本耗費了數千年時光,直至金錢展露頭角,用一頓疾風暴雨似的猛攻,將所有對手斬落馬下。

金錢是妖魔。

它的流通特性,增值特性,膨脹特性等等與生俱來的屬性讓原本至高的王權成爲笑柄。

皇帝收集不了全天下的金錢,連絕大多數也佔據不了。

在金錢的世界中,交易纔是久存之道,而統治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甚至都不是最好的手段。

慎行完全理解不了這種概念,無論李恪如何解說,他都是一頭霧水。

李恪唯有無奈搖頭。

“老師,您可知機關的價值?”

“價值?化腐朽爲神奇,轉凡物爲神駿?”

李恪登時哭笑不得。

“機關又不是神蹟,哪來這許多神奇之處。”他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得,“老師,世之機關唯有一用,那就是效率,製造的效率。”

看慎行一臉懵圈地強打精神,李恪只能努力挑選最通俗的說辭。

“製造的效率多種多樣,如輕減人力,可以解放出人口,再如減少次品,可以降低成本。以土地爲本的王朝重視農業,而以金錢爲本的王朝,更重視商業和工業。”李恪頓了一頓,輕聲說,“工業,墨家舉世無敵!”

慎行終於聽到了最感興趣的東西,振聲問:“你要發展工業?”

“工業的發展,王朝的轉變都不是朝夕可成之事,只憑我一人一派,發展不了工業。”

“那你是要……”

“播種。”李恪擺出一個笑臉,站起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季也。子墨子窮盡一生做了春耕,讓世人知道了機關之偉,我便做那夏種之人,將工業的種子埋下去。人民富閒了,商業發展了,他們終有一日會明白工業之妙,當天下皆以爲工業更佳,那纔是瓜熟蒂落,秋收之時。”

慎行一臉興致盎然,索性下車,湊上來問:“你欲如何做?”

“播種之事,農人盡知。我要尋一塊平整之地,翻土,曝地,埋種,培秧。”

慎行煩燥地瞪了李恪一眼:“不許隱喻!”

“唯!”李恪拱手應諾,“平整之地,在公,在正,在治世安寧,在法度森嚴,所以墨家要歸秦,還要做大秦的忠臣良將。”

慎行點了點頭。

“取地,便是我要統御一方,翻土,便是大興土木,將那一方建成蒼居模樣。”

慎行思慮片刻,問:“法家……”

“地裡有蟲卵,殺蟲不正是曝地之責麼?”

慎行大讚道:“非法!”

“揚墨,非法,推行新事,破除老舊,此曝地也。”李恪正聲說,“接着便是埋種和培秧……”

“似你這般做,工業之秧破土之時,天下必將動盪不寧。”

“所以我需要盟友。”李恪冷聲說,“始皇帝不是合適的盟友,他太智慧,太強勢,容不得悖逆反抗。但他會死的,他死之後,二世囑誰?”

“囑誰?”

“我管他二世主誰,事實上,我只需要扶蘇。若始皇帝不選,就別怪我將他選的二世打落玉陛,自立新主!”

慎行眯起了眼,鄭重問:“爲何是扶蘇?”

李恪嘆了口氣:“老師,工業發展有悖於王權,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而以天下有識之能,此事也瞞不過他人的眼睛。”

慎行唯有點頭。

“我與扶蘇相識於十三,至今五年。此人非是雄主,也不見得就是明君,但他至善。”

“何爲至善?”

“路遇不平之事,他拔劍。豪紳欺凌弱小,他秉公。才士不得重用,他怒斥。友人遭遇不公,他同哀。師姊讓他等了八年,他從一而守,敬之如常。趙柏心有反秦之意,他一笑而過,不揖不嘲。此人得蒙氏真傳,秉齊法之念,以法以教,信人奮士,便不是雄明二主,也必定是個善主。”

慎行重重嘆了口氣:“善主可欺麼?”

李恪毫不猶豫地搖頭:“善主不可欺,但善主愛民。我要做的事情必遭人忌,他們見不得權威流喪,肯定要在工業萌芽便急急撲滅。這世上還有復辟,有野望,有趙柏那般一腔熱血,卻根本不知道後果的憨包……”

說到這兒,李恪苦笑一聲:“大治前必大亂,我若不想把這天下打成死地,能依仗的唯有扶蘇的善。”

“可人是會變的……”

“盡人事,聽天命,他若要變,我化身惡龍,與這天下爲敵!”

李恪揹着手,越過天池,望向咸陽。

“望天憐憫,不使善亡。這一場大秦或要被絞成亂麻,但只要保下秧苗,就必定會有秋收。真到了瓜熟蒂落之時,扶蘇千秋。扶蘇千秋則墨千秋,墨家千秋……我亦千秋!”

……

那一夜,慎行最後一次飲酒,自斟自飲,自飲自唱。

他飲了一夜,第二日就加重了病情,在起身之時昏厥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李恪跪在他的榻前守了三天三夜,六月二十三,墨家九代鉅子在平靜中撒手人寰,至終也沒有留下支言片語。

停靈三日,肅穆三天,嚴氏令李恪與公輸瑾以孝子之身磕頭守靈,呂雉帶着虞姬操持喪葬,腳步不停。

下葬前夜,早在半途的憨夫及時趕到,而辛凌直到最後也沒有離開咸陽。

她恨慎行,對墨家的愛多深,對他的恨……便有多深。

六月二十六,鉅子入葬。

依照慎行的遺願,他的墓在墨翟座下,右手偏遠。

整個葬禮極簡。墨家有節葬之意,所以慎行的葬禮甚至比一般農家更爲簡單。

憨夫掘墓,李恪捧屍,他的棺木是呂雉送他的那牀絨衾,那是整場葬禮之中唯一稱得上貴重的東西。

短短兩個時辰,覆土,下葬,三百墨衛肅立兩旁,嚴氏領着衆女墓前憑弔,與憨夫一道趕來的葛嬰與留在不鹹的霸下乘員們一言不發,憨夫在土封前沉默叩首,咚,咚,咚,咚,血流滿面。

李恪面無表情地站在墓前,柴武和古臨從遠處出現,都是捧着滿懷的竹簡。

“世人庸碌!”

李恪全無預兆地突然說話,聲若洪鐘,舌燦金雷。

“世人庸碌,皆見著書立作方願稱子,何其愚昧!我師慎行,其飽學,其才具,天下盡知,然因世人之愚,至死,亦不曾稱子!”

他怒睜着眼睛,眼角微跳,聲音沙啞,顯然是真的怒極。

“自腹?子後,墨家已有四十年無子了。墨家堂堂世之顯學,四十年無子,便是如我師般敏慧,只因無書,亦不可稱子!”

“墨家需要一子,老師知此,故才以病弱之軀,窮其所學,在卒沒之前,成此書卷!此書當爲墨典,書名,十義疏注!”

李恪從柴武手上接過首卷,猛地抖開。

【墨家有十義,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

揚揚灑灑的字跡,每一筆都承載着李恪與慎行的論辯。它們不是慎行寫的,又真是慎行寫的,至少是李恪與慎行一同寫的。

這裡記載着慎行的心血。

各種妥協,各種退讓,時隔兩千年的兩種思想激烈碰撞,最終才形成了這部通考古今的十義疏注。

李恪說它是慎行之作,心中全無半點愧意。

他對葛嬰說:“嬰,疏注乃老師遺作,諸墨當人人頌讀,並使之傳揚於世。從今以後,老師稱子,爲與魯慎子與法家慎到相別,稱墨慎子。”

葛嬰高舉雙手,恭接書卷:“唯!”

“墨慎子十義疏注,兼愛者,仁愛世人,親近及遠。同志者不相負,同行者不相敵。”

“兼愛者,仁愛世人,親近及遠。同志者不相負,同行者不相敵。”三百墨衛同聲高唱。

“非攻者,維統則護,分裂則敵。治世者華夏一,行亂者分天下。”

“非攻者,維統則護,分裂則敵。治世者華夏一,行亂者分天下。”

“尚同者,上行下效,尊納卑諫。主不聽者不尚,從不諫者不用。”

“尚同者,上行下效,尊納卑諫。主不聽者不尚,從不諫者不用。”

“尚賢者,不避親眷,不遠仇敵。不敬上者不智,不思下者不賢。”

“尚賢者,不避親眷,不遠仇敵。不敬上者不智,不思下者不賢。”

“節用者,量入爲出,不崇鋪張。持金貨者不奢,據珍寶者不靡。”……

朗誦卷首,焚書贈師,燎繞的火苗把幹薄的書簡舔得焦黑,揚起明焰,把李恪的臉照得雪亮。

“嬰。”

“請鉅子吩咐。”

“秦庭恩典,墨鉅子有少良造的高爵,抽空去籍地走一下流程,你將那爵位繼承過去。”

葛嬰愕然:“鉅子,那爵位……”

“墨家歸秦,則秦恩不可輕負,但是秦爵皆以功賞,如這般恩賞若是掛在我身上,只會叫人嫉恨,徒惹一番嫌隙。你亦是鉅子,由你繼承,恰到好處,去吧。”

“唯!”

呂雉攙着嚴氏走到李恪身邊:“墨慎子故去,我兒是要出山了麼?”

“是啊……要出山了。”李恪站起身,從呂雉手上接過嚴氏,“媼,我要去咸陽了,或又有很長時間不能侍候您。瑾兒三人此番陪您一道回去,就先不隨我去咸陽了。”

嚴氏皺着眉:“你此番出仕,三房妻室一個也不打算帶?”

“不好帶,在安頓下來之前,她們跟着我不見得安穩,還不如在您跟前侍候着,也能陪您說些話。”李恪嘆了口氣,思慮良久,“媼,兒有一言……”

“何事?”

“我希望,你們立刻搬去蒼居,最好一個也不要留在外頭……”

嚴氏嚇了一跳:“此番如此兇險?”

“算不得甚兇險……”李恪拍着嚴氏的背,意有所指,“猛虎有肉,而我甚飢,這一趟,不過就是虎口奪食而已。”

……

始皇帝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李恪下山,墨家歸秦。

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
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