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

閉合的院門被人一腳踢開。

壯漢捂着胸口,滿臉平靜地靠着亭牆安坐,眼看着四人從精舍當中魚貫而出。

其中三人以三才之勢護住正中一人,各個手掌長劍,神情傲然。

那正中之人壯漢恰好認識,他是縣佐之下,獄掾曹迪。

曹迪大步而入。

“爲何院中止見一人!”

“想是慌不擇路,翻牆跑了。”從人中有人抱拳迴應,“秉上掾,我等今日佈下天羅地網,便是在亭牆之外也有同僚守候!那罪吏汜囿的同夥便是再刁滑,也斷無脫生之理!”

曹迪認同地點了點頭。

這次圍剿汜囿同夥的包圍圈是他親手佈下的。

整整二十七名精幹獄吏傾巢而出,前後左右皆有配備,東市內外俱是巡哨。

他早就料到會有賊人翻牆而逃,所以一早便在那兒佈置了兩人,皆是獲過軍功,勇武精幹的能手。

他們在戰場上斬過敵人的首級,在崗位上,便是面對真正的江洋大盜,也從未有過半分退縮,更何況區區兩個罪吏同夥!

他剛要誇獎兩句,突然便聽到一個虛弱的聲音。

“跑了……”

“嗯?”

壯漢靠着牆努力地笑,每一下都會牽動傷口,笑得比哭還難看。

但他的聲音無疑是歡暢的。

李恪已然逃出了生天,甚至在走之前,還有閒情隔着牆與他道別……

他哈哈大笑:“我是說,你牆後的羅網破了,那小子滑不溜手,此時早已不見了蹤影。”

“跑了?”

曹迪老羞成怒,一揮手,喝令四方翻牆追擊。

眼看着身邊只剩下方纔答話的獄吏,曹迪眯着眼,靠近到壯漢面前:“句注塞百將,瑕丘戶人魯陽,可對?”

魯陽虛弱地笑了笑:“帶我去見囿君,順帶再請個好些的醫官來……”

“你中的是軍弩,精製的箭頭有狼牙倒刺,四面皆是血槽,醫官怕是救不活了。”

這並不出乎魯陽的預料。

他就是軍中之人,那些特製的弩箭咬在身上是何下場,根本不需別人爲他點撥。

“救不活便救不活吧……一羣無膽匪類,以多欺少,還要用軍弩壯膽……”

“看來你長於查證,卻不擅多思。”曹迪冷哼一聲,俯下身,摘下魯陽腰上的長劍,“不知汜囿有否與你說起過,數月之前,軍中曾遺失過一把軍弩。”

魯陽一愣,一驚,苦笑出聲,長嘆出氣:“如此也好,至少恪君不必再擔心被軍弩偷襲……”

“他自然不會被軍弩偷襲,畢竟……哪有盜竊軍弩的賊人,以軍弩射殺自己的道理?”

曹迪不再多說,大笑着抽出劍,一劍將魯陽刺死在地,“爰(yuán)書!”

從人趕忙取出筆簡,俯首等待。

“東市某名不具告曰:東市吉利客舍有客死,結髮,爲男子一人,冊錄瑕丘戶人魯陽,職句注塞百將,來告。掾笛親往診。掾笛爰書:與獄吏造即某診,男子死在丙字精舍外院東南,正偃。陽胸心口刃痏(wěi)一所,背矢痏一所,皆從胸背,袤各一寸,廣各一寸,不相耎(nuò),皆凹中。其胸痏類劍,背痏類弩,它完。衣騎裝一,其衣以刃決二所,應痏,衣胸背俱浸污血。陽西有銅劍一柄,去陽兩步,北有皮鞘一副,去陽三步,未見類弩。陽丁壯,褚色,長六尺八寸,髮長二尺。男子死所到東市亭百步,掾笛令獄吏造以布裹埋陽城西,待令。以劍、鞘詣(yì)庭。查吉利客舍書錄,知陽何日死,聞寇者,苦酒戶人恪也!”

“上掾,書錄已畢!”

曹迪取過來看了一遍,確認沒有差錯,便接了筆,在書簡背後簽上大名。

他把爰書交給獄吏造收好,揮揮手,把縮在門旁的舍人喚了進來。

“舍人,今日舍中,可有何事發生麼?”

“今日……”舍人發着抖,滿臉恐懼,“今日有少年恪訪客陽,二人……二人不知爲何,突發爭執,恪趁陽不備,取弩襲殺,未死,又……又取了陽之劍,將陽……將陽刺死當場……”

“客舍書錄可曾記下來訪?”

“皆……皆照着上官的意思記了。”

“嗯?”曹迪不滿地拉長了音。

舍人慌忙改口:“陽昨日入住丙字精舍,恪今日來訪,此乃實情,乃實情!”

曹迪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揮手,示意舍人退下。

舍人抱拳深揖,轉身就想奔逃。可他才轉過身,曹迪便突然暴起,一劍將他刺倒在地,隨後又補了一劍,徹底了卻了他的性命。

揮劍甩掉血跡,曹迪深吸一口氣:“爰書!”

……

時值深夜,樓煩的北城不見行人,李恪在襲殺了兩個獄吏之後,小心翼翼避開鮮血,然後橫穿大道,順着西市的亭牆,隱沒在連片的里閭當中。

這一手完全超出了曹迪的預料。

他派出的人手翻遍了大道以東的亭裡,可依舊沒有找到李恪的行蹤。

那時候,李恪正蜷縮在北城牆的某一個水缸邊上。

古時城牆好埋水缸,且是整個城池防禦體系的重要一環。

水缸蓄水,可取來滅火,可用以提神,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人預備挖掘地道偷偷入城,水缸就會以水波紋提醒守軍,讓他們能夠早做防備。

可那都是戰時的事情,一旦到了和平年間,水缸就基本失去了作用,只是城牆根上的一個個擺設罷了。

夜間的樓煩城牆如巨獸橫亙,城碟上沒有巡哨,城牆下無人問津,這樣一個荒僻之地,終於讓李恪有了短暫的休整喘息的時間。

冷、餓、驚、懼、無依無靠、無路無途,當一切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時候,他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首先清點了身上所有的物品。

一件爛了袖子的血衣,一把手弩,三十枚弩箭,一整卷關於官奴案的情報線索,金袋裡有十四鎰金,除此之外,還有他一直貼身帶着的,已經染了血漬的墨翟遺書。

這就是他現在全部的家當。

樓煩城的人口雖然不多,但幾千人總歸是有的,這其中務農的,經商的,做工的,爲官的,還有與人做隸臣隸妾,官家奴隸,以及無所不在的更卒。

一旦天光大亮,整個樓煩無處躲藏,他身着血衣,必然會被熱心市民鎖拿歸案。

抓賊如殺敵。

一個他就是一級爵位,十四鎰真金!

不幸中的萬幸,眼下不過牛羊入時,距離天色放亮,尚有幾個時辰可供他安穩籌備。

李恪閉着眼睛思考對策,不一會兒,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抽出一盒弩匣,慢條斯理解下手弩,上弦,再束回去。

這是他現下最可依仗的利器,手弩飛蝗。墨家爲他改造這件殺器的時候,大概不會想到他真會拿它殺人,而且殺的還是縣獄的獄吏……

不可多思啊!

李恪教訓了自己一嘴,站起身觀察一下週圍,躡手躡腳,翻進了最近處的裡垣。

這座裡的規模比苦酒裡小上一些,夜深之時,一片寧靜,偶爾可以聽見狗叫,但更多的,只是腐螢明滅,夏蟬嘶鳴。

這裡的家家戶戶都看不見燈火,鄉里們的外院停着滿載容器的板車,看情形,大概是已經備好了明早的水,拖着疲憊的身軀沉沉睡去了。

李恪欣賞着專屬於城池的奇景。

裡內爲村,裡外是城,夜市達旦,日落裡息。牆外的喧鬧與牆內的靜謐,恍若是兩個世界的交界。

稱職的監門會在夜間巡視,稱職且富裕的更會讓自己的隸臣與自己一道巡視,而不稱職且富裕的,大概會讓隸臣自己巡視……

總之,看似沒有人聲的里巷,必然有精幹的人手在巡遊。

李恪不知道他們在哪兒,所以貓着腰,以近似攀爬的姿態,貼着院牆,穿過一條又一條里巷。

他需要一身新衣。

新衣必須是深衣,如此纔可以藏得住手弩,大小倒是無所謂,他在秦人當中算不得矮,六尺三寸,足夠穿下大部分人的衣服。

只是深衣並不是每家每戶的必備。

閭左貴人日常深衣,但按照苦酒裡的經驗,那些家庭不缺房舍,不短金錢,多數都會蓄奴在家,少則十餘,多則二三十,萬一出點什麼差池,李恪連逃的機會都沒有。

閭右的情況就好很多,因爲房舍不足,哪怕像李恪這樣特別,特別,特別,特別有錢的人家,蓄奴也不會太多,若是挑個一宅之地,臣妾更是稀有的物種。

可太窮了又不行……

閭右之民以深衣祭祀,但真正的窮人,穿着裋褐也一樣去敬告祖宗,祈求運轉。

所以他需要找一家不太窮的閭右,而這一點判斷起來恰恰很容易,只需要找到瓦房。

щшш ◆TTKдN ◆c○

瓦房昂貴,蓋的起的家境都不會太糟,這種家庭備一件深衣,分所應當。

譬如說眼前這間。

他深深嘆了口氣,旁顧左右,站起身子:“不挑了,就這兒吧……”

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加更特告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
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加更特告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