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

到了城郊,見到了傳聞中的軌道馬車,楊霖眉頭一皺。

和自己想的,還有很大的差距,就拿軌道來說,其實就是兩側固定了一下。

而且十分的寬闊,馬車也是長和寬幾乎等距,這樣阻力平白大上不少。

負責此事的工匠們,聽說楊少宰來了,大受鼓舞,一早就在此地等候。

本來以爲楊少宰就是來看看,沒想到提出了不少切實有用的建議,不禁讓衆人刮目相看。

談着談着,敬畏之心稍減,楊霖乾脆在路邊的木墩上坐下,周圍圍住一圈的人,聽他講解。

聊了一會,高柄最先支撐不住了,他完全聽不明白,尋了個機會便抽身溜走了。

等到敲定了幾個重要的細節,楊霖也拍了拍手,肚子裡的東西倒得差不多了,再聊下去就要露拙了,便起身離去。

一羣各地的校舍精英,看着楊少宰的背影,眼中充滿了欽佩。

“如此看來,想要將蒸汽機放到軌道車上,至少還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楊霖心裡暗道。

稍微有些失望的楊霖,還是打起精神,下令重賞這些人,爲他們提供足夠的經費。

回府之後,他又連下三道命令,讓中書門下制定律法,規範採煤和鍊鐵兩個新興行當;二是取消妻子狀告丈夫,要坐牢三年的律法;三是四個陪都,三年內都享有自主處理當地賦稅的權力,用於建造基礎設施,招攬民衆入駐。

白時中看着這三道命令,心中有些不以爲然,但是還是一如往常,堅定地執行楊少宰的命令。

下發到文教司之後,蔡京看完,沉思了片刻,對身邊的人說道:“少宰有鼓勵生產的想法,我等當爲他添把柴。”

“全憑太師做主。”

蔡京起身,出了衙門上了馬車,來到昭德坊內。

正在陪幾個孩子看戲的楊霖,把抱着的小兒子,交到奶孃手中,出來會客。

“太師來此,必有金玉良言教我。”楊霖還沒到花廳,就大笑着說道。

蔡京年紀大,資歷在,也不起身,笑道:“文淵,我見你三道政令,便有些想法,要和你商討。”

楊霖從侍女手中拿過溫桶,給他續了一杯茶水,虛心問道:“太師,有何見教,文淵洗耳恭聽。”

“你想安生民,促發展,可知道什麼事第一要務?”

楊霖想了想,說道:“輕徭薄稅?”

蔡京搖了搖頭,楊霖又說道:“莫不是鼓勵耕織?”

“也不對。”蔡京抿了一口茶,也不讓他繼續猜了,直接說道:“人口。”

“有人才有生產,纔有勞力,纔有人才。”

此時的社會,人口確實重要,大宋有一億百姓,所以家底厚實遠非其他國家能比。

後世的南宋能抗住蒙古五十年,看似強大的西夏和金國,卻幾年時間就滅亡了。

說到底,大宋人口多,生產力就跟得上,兵源也跟得上。

蔡京繼續說道:“你的新政,讓底層百姓只要肯勞作,就會有飯吃,若是風調雨順,肯定會有餘糧。如此一來,百姓們就有能力,養活更多的孩子。”

“進學制,讓普通寒門子弟,有機會讀書識字,多了條出路。”

“醫校培養無數的郎中,讓百姓病死率下降。”

蔡京每說一點,就點一下桌子,說到最後,眼中好似有光芒閃動。

這樣的人,他年輕時,未嘗沒有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只是官場浸淫多年,磨去了棱角,一心只惦念着權勢。

如今楊霖給了他一個機會,蔡京好似返老還童一般,爆發出一股澎湃的激情,凝聲道:“文淵,我們已經有了所有鼓勵生育,增加人口的條件。”

“如今只需一道政令,三個孩子之後,每多生一個,朝廷獎勵些錢財,每年當地衙門派發些糧食。將來這大宋,定然是更加強盛。”

楊霖一聽,着啊,這說的太有道理了。

老東西的眼光,比自己一個兩世爲人的還長遠,這個時代,什麼都比不上人口。

這麼大的疆域,這麼多的資源,這麼廣闊的天地,正需要子民去開發,去守護,去擴張!

楊霖起身,對着蔡京拜了一拜,說道:“太師果然深謀遠慮,誠爲國家棟梁。”

蔡京趕緊虛扶一把,楊霖趁勢起來,興沖沖地說道:“鼓勵生育實乃國家大計,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只是獎勵的這個度量,還需要太師定奪。”

蔡京終於告別了筆桿子生涯,開始參與到社稷大事的制定中來,心中也是十分舒暢,一捋鬍子答應下來。

楊霖將他送到了昭德坊大門之外,回身還是笑吟吟的,顯然是心情大好。

蔡京說的太對了,這個時代就開始鼓勵生娃,將來搞不好滿天下都是漢人。

如今其他民族的競爭力,屬實有些上不得檯面,他們就是想鼓勵,也沒有自己這麼殷實的家底。

事實上,除了耶律大石,在西邊鼓勵契丹人多蓄養妻妾,保留血脈之外,根本沒有一個統治集團,關心底層百姓生娃的事情。

耶律大石鼓勵生育是要生聚十年,恢復契丹的元氣;楊霖鼓勵生育則是千年大計,搶佔世上的資源和地盤。

楊霖滿懷暢想,回到院子,長廊拐彎時候,一個沒留神差點撞到迎面而來把臂同行的李凝兒和殷淺淺。

兩個人嬌呼一聲,一看是楊霖,殷淺淺不禁掩嘴笑道:“大郎這是想什麼好事,連路也不看了。”

楊霖一左一右,攬住兩個人的纖腰,道:“我剛得了一個治國良策,正要和你們一同努力。”

李凝兒趕緊擺手,推辭道:“我們女流之輩,伺候大郎起居即可,可不敢幹政。”

楊霖哼哼一聲,在兩人的臀上抓了一把,使勁揉了一圈,罵道:“你們兩個自己說,府上誰有你們跟着我的時間長?我自問也沒少在你們身上揮灑汗水,可是呢,到現在一兒半女也沒給我生,對得起誰?”

兩女滿面羞慚,紅着眼連連告罪,楊霖左右手一同使勁,一人賞了翹臀一巴掌,威風凜凜地道:“沒用的東西,還好意思在這溜達,給我滾回去並排跪好,咱們再嘗試一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
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東瀛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鳥大夫酒囊卿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靖綏西南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