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

緋色羅袍束大帶,系蔽膝、方曲領、佩明鸞、掛玉劍、執笏板。去到廟堂上指點江山,匡扶君王,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

楊霖此刻站在大殿上,也不免心激昂,這還是他第一次參與朝會。

新科狀元打破成規,被官家破例拔擢,而且馬上就要代天出巡的消息,已經在百官之間傳開。

朝中清流無不氣的牙根癢癢,別說樑師成一派,就是素來親近的蔡京一脈的官員,看向他都有些酸溜溜的。

終於告別了綠袍的楊霖,似乎毫不自知,正在擡着胳膊欣賞自己的緋色朝服。

不得不說,這身衣服真是好看,大氣舒適還有一點點帥氣。跟後世電視劇裡的廉價貨完全不一樣,不過這一套造價不低,電視劇組不肯花這個冤枉錢也在情理之中。

不一會,時辰到了,楊戩帶着趙佶來到御座之上。百官拜見之後,開始了今日早朝。

趙佶一向精力充沛,不管什麼時候都很有活力,除了在朝堂上...

楊霖暗暗給他數着,坐在御座上已經打了三個哈欠,無奈地搖了搖頭,冷笑一聲。

楊戩看到皇帝興致乏乏,便唱喏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蔡京當先一步,出列道:“臣有本要奏。”

趙佶見是近臣蔡京,笑道:“蔡卿家有何事?”

“本朝行科舉取士,鄉間縣試府試多藏污穢,常有奸邪,是地方不靖之故,竟致賢人不得錄用。臣奏請聖上,罷州郡解試,而由太學歲貢,以供陛下選琢。”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爆發出一陣驚疑聲,蔡京這老小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竟然要廢黜科舉,改用學校推薦名額。

要知道科舉參加人數最多的,覆蓋面最廣的,就是州縣試和禮部的省試。

要是廢除了這兩個,太學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太學生的門檻,最低是七品官的子弟才能讀。

韓忠彥冷笑一聲,出班道:“如此豈非斷了寒門入仕之路?”

蔡京呵呵一笑,繼續道:“誰說學校取士就是斷了寒門之路,韓相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如今州縣之中,是誰在讀書?寒門子弟,有幾個能上書院,又有多少農夫愚婦捨得出錢讓子弟就讀私塾。”

“臣之本意,是要在我大宋各州縣,興建學校,建立縣學、州學、太學三級相進的學制;臣要罷科舉,實則是要改由學校取士,爲寒門開路。”

“如此還不夠,臣覺得應新建辟雍,發展太學;恢復設立醫學,創立算學、書學、畫學等學校,爲陛下所用,爲大宋所用。”

尼瑪,楊霖驚得下巴都掉下來了,這老賊要在大宋辦義務教務?

難道自己一直誤會了蔡京,他纔是憂國憂民的宰相,怎麼看他都不像啊。

朝中各派的領袖一時間都沉默下來,仔細思索着此事的利弊,至於那些搖旗吶喊的,只需等待韓忠彥、曾布等人的決定,再跟着附議就是了。

楊霖一看冷了場,此時不表忠心,更待何時,趕緊出列道:“微臣附議,蔡相所言對於興文教大有裨益,非聖明天子在位,不能有此開明之言。”

趙佶笑着點了點了頭,蔡京的用意很簡單,這樣一來確實對於基層的百姓有些好處,但是更大的利益掌握在這些人手裡,他們就有機會給自己的子弟走後門了。

從此之後,當官的兒子想要當官,可更簡單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政策,不過也給當權者留下了口子。

蔡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所有的變法都會傷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歷史上每次變法都會阻力重重,幾乎都伴隨着殘酷血腥,但這幾乎是必經之路,蔡京也不例外。

如果摘掉有色眼鏡來看,蔡京比王安石的手腕還硬,能力更強。他打壓的官員,全都是毫無還手之力,甚至東山再起的可能都沒有。

最終韓忠彥和曾布也默許了這個做法,他們同樣可以從中獲利,在各人的勢力範圍內,可以幫助族中子弟入仕,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好處。

這是王安石的三舍考選的升級版,蔡京的做法無疑比他更加激進,但是遇到阻力卻小了很多。

崇寧三年,朝廷罷科舉,學校考選代替了科舉考試,五榜進士皆由太學所出。

讀書人可以一級級地升學,不再由一場考試定論,蔡京促成此事,一時間風頭無兩。

楊霖走出皇城,感慨薑還是老的辣,蔡京平日裡不聲不響的,一出手就是石破天驚。

自己現在可沒有這樣翻雨覆雨的本事,還是老老實實去沿海,把市舶司重開的事辦好吧。只要有了市舶司,將來在朝中早晚也能像蔡京一樣風光。

算起來離出京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楊霖打算讓萬歲營的特勤隊訓練好了之後,帶着他們出巡,畢竟現在的世道不太平。

尤其是還得去密州,山東地面上強梁遍地,佔山爲王攔路打劫的數不勝數。

剛出皇城,到了御街,車子突然停了下來。

楊霖掀開簾子,問道:“怎麼回事?”

“大郎,有人攔路。”

光天化日,天子腳下,竟然還有人攔朝廷命官的車。還有王法嘛,還有法律嘛?

走出馬車,楊霖意外地發現,攔路的竟然是一個穿着官服的中年人。

“楊霖!”

此人怒喝一聲,聽口氣就知道來者不善,找茬的?楊霖也就沒想着慣着他。

“叫你爺爺作甚?”

官服中年人一愣,隨即麪皮漲紅,罵道:“你也配做聖人門生,你也配讀論語,你也配做狀元?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此人乃是陳朝老,楊霖雖然不認識他,但是他的名氣卻很大。

這是出了名的太學清流老頑固,凡事看不順眼的見誰罵誰,偏偏他的名聲很大,聲望很高,誰也不敢輕易動他。

主要也是犯不上,他雖然名氣大官也不小,但是又沒有什麼實權。真出手和他放對,就遂了他的意,沒完沒了的罵丈再加上他在太學的那些學生,活活把你噁心死,把你名聲搞臭,還能幫他繼續揚名,養的好一個清流名望,讓士林敬仰。

楊霖不怕,是因爲他已經把自己名聲搞臭了,徽宗雖然毛病很多,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來不理會這些清流。我想用誰就用誰,你們把他罵化了,我照樣捏起來繼續用。

在遠處的茶樓上,王黼端着一杯茶看熱鬧,這次就是他指使人唆使的陳朝老來罵楊霖。

楊霖染指市舶司,已經觸動了樑師成一派的核心利益,他們要出手就先把楊霖搞臭。新狀元名聲臭了,搞起來就容易多了。

陳朝老擺開架勢,帶着幾個太學生在其後助長聲勢,張嘴就罵。

一頓之乎者也,聽得楊霖又好笑又好氣,這老東西無緣無故前來找事,究竟是他自己看不慣自己的蹴鞠聯賽和艮嶽壽山,還是有人攛弄。

楊霖凝神思索,對於那些文縐縐的罵聲卻充耳不聞,御街上的百姓不知就裡,還以爲新科狀元郎被罵愣了,不禁喝起倒彩。

趕車的楊三聽不下去了,羞憤地叫了一聲大郎,擼起袖子就要上前拼命。

這一聲提醒了楊霖,看着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楊霖心中已經瞭然,往四周看了一圈,冷笑一聲:“楊三退下!都讓開,攔住他身後的人,我要和這老雜毛單練。”

崇寧三年夏,十六歲的狀元楊霖騎着六十六歲太學陳朝老,當街痛毆。

士林側目,文壇頓足,天下輿論一面倒。

隨即一紙御狀告到金殿,天子趙佶下詔,各罰半年俸祿。

楊霖惡名傳開,陳朝老心如死灰,告老致仕還鄉...

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十七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
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七百五十八章 威力驚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三十章 最有權勢的兩個太監第十七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七十一章 遠探攔子馬,終別揚州夢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汴梁一起殘忍兇殺案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一百四十六章 蔡氏之殤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色恐怖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