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沉舟側畔千帆過

大理國本來有八府、四鎮、四郡。

如今幾乎是保存了八府,另設一個曲靖府,統轄大理三十六部。

八位知府,全都是楊霖從汴京調來的文官,在這塊久離中原的土地上,試行將來會推及整個大宋的新政。

羊宜咩城,楊霖的別院內,八位知府齊聚於此。

距離推行新政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衆人各自帶着本府的一些幹吏來此。

“不錯,總的來說還是順利,你們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本官坐鎮此處,就是爲了幫你們排憂解難。”楊霖聽了衆人的彙報,興高采烈,意猶未盡。

不同於死氣沉沉,腌臢骯髒的大宋汴梁官場,此地充滿了朝氣和希望。

所有的官員都暢所欲言,在遠離權力中樞,甚至遠離故鄉的異族土地上,沒有勾心鬥角的算計,沒有爾虞我詐的心計,大家齊心協力就爲了完善新政。

這一批官員,都是楊霖精挑細選出來的年輕人,他們都曾在延慶觀下的學堂待過,飽受楊學的務實思想薰陶。

騰衝府知府劉思遠起身抱拳道:“少宰,此地兵馬,多爲烏蠻三十六寨的土兵。這些人畢竟都是曾經土司領主的私兵,若是暗中有人攛弄,我們只怕會措手不及。不如從別的地方調兵,來到大理鎮守,也算是有個威懾。”

楊霖仔細一想,大有道理,這裡都是烏蠻兵,難保不會有人起了異心。

“方七佛,以我的口吻寫一封調令,調蘇庇蕃兵五萬人來大理。江南廂兵,不堪大用,我們早晚要裁撤掉。至少也得改換軍制,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先把大理試演好再說。”

新政包含新的軍制,這一項改革尤爲重要,最難辦的就是精兵、強兵政策,勢必觸動一些武將的利益。還有就是廂軍卸甲歸田之後,如何安置的問題。

楊霖輕輕招手,讓方七佛上前,道:“既然有蕃兵來,等到蕃兵到了,你馬上把烏蠻兵馬,往交趾邊界堆積。”

“交趾李朝的人,向來跋扈,屢犯我城池,在邊境增兵,只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楊霖眉毛一挑,不悅地道:“老子兵強馬壯,在自家地盤調動兵馬,還要顧及他人的感受,簡直是笑話,增兵!”

方七佛點了點頭,心裡已經開始謀劃商議出的計策了,看來有必要提前瞭解一下交趾李朝現在的局勢了。

若是扶持一方,也要這個李朝有兩股勢力才行,不然他們鐵板一塊,還真不好憑空扶持出一個來。實在不行,只能是尋找野心勃勃又不甘平庸落魄之輩,由他們帶頭挑動百姓造反,將交趾搞亂了。

“還有什麼問題沒有?”楊霖環視下方,發現大家都已經起身發言過了,便籠統一問。

沒有人應答,看來是都已經把現有的問題提出,楊霖轉頭問道:“都記下來了麼?”

在他身後,四個小吏齊齊點頭,表示都已經記錄在冊。

楊霖點頭道:“我會逐條覈查解決,每個府都會去一趟,你們回去之後繼續安心執政,修葺城池,劃分田產,勸課農桑。大理此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四季如春,若是開發的好了,也是一個魚米之鄉。”

衆官吏紛紛起身,拜別楊霖之後,走出大殿,各回州府。

---

杭州城,張叔夜到來的第三天,就將江南各府廂兵將領聚集,清查廂兵花名冊。

不查不要緊,這一下就戳破了廂兵的泡沫,江南十府廂兵九萬人,竟然有七成是空餉。

張叔夜按壓住消息,在都尉府的護衛下,在衙署內七天沒有出門。

早有密探縱馬,將消息送往大理,楊霖的案上。

江南的武將都知道新任的江南十府巡按在大理清點了廂兵花名冊,但是卻一直沒有動靜。

人心惶惶之下,衆人的反應各不相同,有人畏罪自殺,有人佯裝無事,有人來回奔走...

可惜張叔夜的大門一直緊閉,幾千個精幹的將士嚴陣以待,巡按衙署外來回巡視的侍衛通宵達旦,徹夜換防,不留空缺。

凡是此時前來拜謁的,一律不見,承平百年的江南,一時間氣氛空前緊張起來。

衙署內,久不露面的張叔夜,正在和殷慕鴻對桌而弈。

這兩個人都是個中好手,一場廝殺下來,棋盤上慘烈異常。

“哈哈,這一局算是和棋如何?”張叔夜笑道。

殷慕鴻料想誰也贏不了誰了,便攤手道:“也只能如此了。”

“這棋盤上可以握手言和,但是江南這局勢,只怕不能善了。”殷慕鴻輕聲問道,眼皮都不帶抹一下的。

張叔夜一看,就知道他早有定計,這個人是楊少宰的心腹,親近無比的人,據說女兒也是楊少宰的愛妾。

他的意思,很有可能也會是少宰的意思,張叔夜無意在江南大開殺戒。

大宋弊端在他看來確實嚴重,但是少宰的所作所爲,有些矯枉過正了。

哪有這般殺戮的,這不是暴君所爲麼...有一些人,應該是可以勸回正道的吧。

生怕眼前這個讓人談之色變的都尉府提舉再舉屠刀,張叔夜試探性地問道:“依殷提舉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哈哈,殷某不過是一個小小提舉,如何敢妄言如此大事。”

“殷兄何必過謙,誰不知道你是少宰的智囊一般的人物,還望不吝賜教。”張叔夜笑吟吟地問道。

“此事須得這麼琢磨,你看京營禁軍,他們的毛病不比廂兵少,甚至是遠遠大於廂兵。禁軍將門世家,比江南武將更爲膽大妄爲,少宰是怎麼做的?

他把禁軍世家連根拔起,但是卻施恩於六十萬兵戶。這些飽經禁軍世家壓榨的軍戶、軍屬,都從奴役中被解救出來。強者依然爲兵,待遇十倍於前,弱者也有個生計,不再爲人牛馬。今日之事,對江南廂兵,是福不是禍啊。”

張叔夜將棋盤收好,心裡咯噔一下,暗道完了,對廂兵不是禍,那麼對造成廂兵這般局面的文官武將呢,只怕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
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二百五十六章 安插一個美麗的二五仔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鴻臚寺大型坑蒙拐騙現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赤陽賊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手段卑劣卻有效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六十六章 懼意濃時怒無邊(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楊霖的傷懷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五百一十一章 過分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二百一十八章 奇兵奇功出蒼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八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草一木話離別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理公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人奉養宋皇室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