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

“老楊,現在做了鄰居,往來也方便了許多。”

楊霖不無得意地說道,說完還看了一眼楊資謙,這孫子從海上漂泊這麼久,一上岸就着急忙慌趕過來。

雖說高麗和瀋陽府緊挨着,來一趟也不費事,但是也看得出,他是真的有些急了。

自己手裡握着崔洪旭這張牌,隨時可以放回高麗,那時候楊資謙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目前看來,高麗的那些酒囊飯袋武將再加上望風而逃的士卒,怎麼看也不是能戡平這民夫之亂的樣子。

若是讓崔洪旭帶着人鬧將開來,不知道何時才能平息,到時候他廢除高麗王,自己做朝鮮王的美夢就破滅了。

楊資謙趕緊笑道:“少宰麾下虎賁,如此勇武,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便將那韃虜賊酋殺得灰飛煙滅。這等功績,就是那秦皇漢武,也難以比擬啊。”

楊霖輕笑一聲,問道:“你去而復返,總不會是來拍馬屁的吧?有什麼事,說吧。”

楊資謙心中暗道,什麼事還用說麼,臉上表情卻不敢有絲毫怨憤,只是低眉順眼地說道:“少宰,那崔...”

楊霖揮了揮手,打斷他道:“崔洪旭的事你放心,我不是都和你說好了麼,怎麼,你信不過我?”

“信得過,信得過,嘿嘿。小人這次渡江而來,主要還是來恭賀您剿滅女真,滅了大逆不道的金國。”

楊資謙嘴上不敢說信不過他,心裡卻是一萬個信不過。

信得過他的,哪一個有好下場,縱觀契丹、西夏、大理、吐蕃、交趾...

如今到了高麗的頭上,難保不讓人生出其他的心思來。

楊霖笑道:“我不是跟你說過麼,現在開發這些地方,需要高麗的民夫築城。人手短缺,已經到了萬分緊急的地步。此時若是處置了崔洪旭,那民夫們鬧將起來,我當然會幫你壓下,可是這麼多的活誰來幹?”

“不過你既然來了,也別急着回去,乾脆和我一道,回去汴梁。”

“實不相瞞,汴梁將有大事發生。”他看了一眼左右,豎起手掌,對楊資謙說道:“本官要接受禪讓,登臨帝位。到時候一紙詔書,就祝你更上一步,世代鎮守高麗,統御高麗子民。”

楊資謙做夢也沒有想到,這麼機密的事,自己竟然會被提前告知。

激動之情再難抑制,恨不得現在就行面君之禮了,楊霖擺了擺手,示意他要低調一些。

楊資謙趕緊點頭,手指都激動的微微顫抖。

誰能想到,短短的幾年時間,曾經不可一世的宋遼金...竟然要先後滅亡了。

到最後,這三家的版圖和疆域,都歸了眼前這個人。

自己改姓楊,豈不是可以宣稱,和中原皇室有血親了?

楊資謙在心中,爲自己的先見之明,很是叫了一聲好。

打發走尚在激動中的楊資謙,楊霖長舒了口氣,這回有可以糊弄他一道了。

這楊資謙每次來,都是割肉放血,卻還是孜孜不倦地來送財寶、美女、民夫、壯丁,自己都快被他感動了。

說不得要給他點甜頭,他又不傻,肯定不會到處亂說,自己相當於沒來由什麼都沒付出,就把他給打發了。

不過遼東築城,高麗民夫和壯丁,確實是主力。

這些勞動力,是當下不可或缺的,不然動用國內民夫,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錢糧。

新政頒佈不久,爲了維持它的權威,是絕對不會隨意更改的。

如此一來,大宋招募的民夫,就得按吏目的俸錢結算。

楊資謙出去之後,楊霖按着額頭,擰眉思索。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將來的大工程同樣不會少,還能次次都去敲詐高麗,再壓榨他們,估計真的被榨乾了。

看來要招募一羣專業的、數量龐大的隊伍,來完成今後幾年的基建了。

這些人到底是依附在朝廷的身上,以類似行伍的工程兵來招募,還是放給民間,讓袖樓下手,組建一個個工廠,再由朝廷招標...

兩個想法各有優劣,楊霖一時拿不定主意,不過每一個都是當下比較好的構想。

光一個遼東的開發,可能就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來不斷地完善,甚至需要幾輩人的努力。

除此之外,還有西南,馬上就要大規模改土歸流,少不得要築城修路,改善交通。

更別提五京的設立,遷都之後新的都城的建造,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這又要和如今各地的學校聯手,若是以行伍招募,還要和兵部、樞密院協同,一想起來就令人頭大。

是放任民間發展,優勝劣汰,還是完全由朝廷掌控,纔是自己當下最想解決的問題。

想到這裡,楊霖又想起了當初的格言,遇事不決可問蔡京...

是時候,重返汴梁了!

去時權傾天下,回時黃袍加身。

瀋陽府內的衙署大堂已經建好,楊霖召集此地的文臣武將。

能來的都是重臣,亦或是少宰親腹,大家都預感將有大事發生。

眼看人到的差不多了,楊霖站起身來,輕咳一聲。

大堂內頓時安靜下來,全都擡眼,望向楊霖。

“諸位,有賴於三軍將士用命,文武官員費心,如今遼地已平。我們打下如此廣袤的疆土,卻不能棄置不管,放任此地再次決出一個強虜南下。”

“既然要管,就要和中原一樣,我準備在此設立兩省,是爲長春和沈***體的界限劃分,容以後在細細酌定,如今且以混同江、長白山爲界。宗澤任兩省巡撫,所部兵馬劃歸吳玠掌管;吳玠爲兩省總督,統攬留在此地的兵馬;姚平仲率部反回大同,鎮守雲內;西北諸部人馬,將功勞簿上報登記在冊,返回各自戶籍所在。”

韓世忠聽了很久,沒有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問道:“少宰...”

楊霖瞪了他一眼,道:“韓世忠解去河北幽燕兵馬大元帥一職,此乃臨時職位,今後不再設立。河北、幽燕兵馬,各歸當地總督管理。”

說完一指韓世忠,道:“你隨我回汴梁,聽用。”

韓世忠心中狂喜,這一刻已經開始盤算自己在樞密院的桌椅板凳,從哪裡訂製,要什麼材料的了。

他的手下衆將,也十分高興,從此樞密院有了靠山了。

“我們打贏了女真韃子,滅了金國,但是還沒有到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地步。此地多少的部落,都未徹底臣服,吳玠!”

“末將在。”

“你在此鎮守,不得有婦人之仁,總歸記住一句話,枉顧朝廷號令者,以謀逆而誅之。”

吳玠抱拳領命,楊霖點了點頭,這弟兄倆是自己的親腹,一個在東北,一個在南海,都是在邊陲海外獨掌大軍。

有風險麼?是有的,但是有時候就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然什麼事都疑神疑鬼,大事總壞在這上面。

安排好了一切,到了第二天,楊霖便帶着萬歲營親衛,京營禁軍的將士,還有韓世忠、楊資謙等人,浩浩蕩蕩回京。

這一回,沿途的百姓,無不駐足觀看這些將士。

尤其是幽燕河北一帶,被異族統治、劫掠了幾百年,終於見到了漢家王朝重振雄風,將北境徹底地靖綏。

沒有簞食壺漿,也沒有歡呼雀躍,倚着樹幹、柵欄,只要那些經歷過邊亂兵災的老人,在風中擦拭着濁淚。

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心胸抱負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
第六百二十三章 楊氏回鶻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心胸抱負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三百三十四章 尋仙問藥天子事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八十四章 驕兵悍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五百六十一章 赤陽觀老道士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五百零七章 簡直荒唐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攻杭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七百三十九章 收室韋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三十六章 區區省元何足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一十五章 西征之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