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

高麗國公府,楊資謙的臥房內。

這臥房內,佈置豪奢,金絲銀線,用度非凡,光是用來照明的燈盞,便是金低琉璃罩。

十幾個侍女,跪坐在兩旁,紋絲不動,也不顯得擁擠。

地上擺着蒲團,父子三人坐在蒲團上,中間的小几有一張書信。

“太好了,我們都成了國公,父親大人直接封王了!不過父親大人,再抽調十萬民夫,倒是容易招募,可是今年田裡誰去耕種?”

楊資謙嘆了口氣,道:“知常吾兒啊,你一向駑鈍蠢笨,都能發覺這個隱患,爲父十分欣慰。”

楊知常臉憋得通紅,心裡把這個父親大人罵了十八遍,楊資謙也不理他,自顧自地說道:“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我們就失去了高麗民心。”

楊知常插嘴道:“父親大人,我們什麼時候有高麗民心了?”

砰地一聲,楊資謙一拍桌子,罵道:“你說還是我說,要不然你來說?”

“您說,您說,兒子聽着就是。”楊知常鬧了個沒臉,唯唯諾諾地說道。

楊資謙一下子沒了心情,看了一眼自己的兩個兒子,大兒子蠢笨如驢,二兒子駑鈍寡言,三兒子就不說了,天天酒色伴身,楊資謙乾脆懶得讓他過來,還不夠生氣的。

若是不好生經營一番,抓緊時間奪位,鞏固楊家的地位,將來自己死了,只怕墳塋都會被人扒了。

楊資謙語氣有些落寞,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後人是個飯桶,他嘆了口氣,道:“春耕事小,維繫好和宋人的關係事大,我意已決,招募十五萬民夫,送到大宋的天津港。”

“別人要十萬,您卻給十五萬,這不是自己找事麼?”

楊資謙無奈地攤手,道:“我們讓其他家族出人,留下自己的領地內的民夫,如此一來明年他們就是再有錢,也得看我的臉色了。如今的糧食金貴,大宋到處打仗,自己都不夠吃的,肯定不會往外賣。整個天下除了大宋,就屬我們高麗出產的糧食多,如此一來所有的門閥,都要靠我們吃飯了。”

“而且我們直接多送五萬,宋人豈不感動,少宰楊霖肯定更加庇佑我們家族。”

楊知常樂得拍手叫好,這麼缺德的主意,也就是他爹能想出來。

“有了宋人支持,我們還怕什麼!”

消息傳開,高麗十三個門閥中,除了仁州楊氏之外,其他的都炸了鍋。

高麗人口總共不過二百萬,青壯也就七八十萬,已經派出去了十萬,加上各色將士不下二十萬,剩下的四十來萬人,竟然又要抽調十五萬,送到大宋去。

誠如此,今年的萬里良田,都要荒廢了。

幾個家主,輪番來找楊資謙,都被他挨個訓斥了一頓。

不服,可以,自己去和宋人說吧。

門閥們不同意,但是他們治下的百姓卻十分開心,誰都想去大宋賺錢,而且吃得好,喝的好,沒有什麼危險。

留在高麗,保不齊就被招募調到鴨綠江去了,在那裡和女真人拼命,纔是真的九死一生。

而且高麗的餉銀低的嚇人,拼命打仗,還不如去河北一帶做民夫賺的多。

楊氏的人馬到各地招募民夫,報名的人絡繹不絕,十五萬民夫很快就招募了一半。

阮小七親自率領船隊,喜滋滋地前來運人,運兵船上架起大鍋,燉的魚湯呈乳白色,香氣濃郁。

剛一上船,就有棉衣發放,許多民夫都淚流滿面。

楊資謙也親自來到了港口,看着這成批上船的民夫,憂心忡忡地跟阮小七說道:“將軍,回去之後煩請和少宰說一聲,爲了湊齊這些民夫,高麗國內可有不少人恨我入骨。”

阮小七拍着他的肩膀,道:“老楊,你放心吧,你和少宰同姓,他豈能不看覷着你?你看到這些船隻沒有,高麗只要有風吹草動,這些船隻就會運送兵馬前來,幫你掃清敵人。”

楊資謙點了點頭,心中稍定,正如阮小七所言,只要少宰楊霖有心保住自己,自己在高麗就是高枕無憂的。

這些民夫從開城港出發,很快就會抵達天津,投入到運送物資的大部隊中。

舉國的物資,正在通過海運,送到天津港。

一場大戰的背後,不光是將士用命,更是國力的比拼。

這種覆蓋範圍廣袤的大戰,若是錢糧不足,就算是再能打的軍隊,也是白給。當初但凡物資能稍微補給一些,西夏都被滅了七八次了。

---

暮春之際,汴梁城中熱鬧紛繁。

朝堂內卻有一絲特殊的氛圍,似乎所有人都變得謹慎起來,不敢隨便說話。

誰都知道,隨着天氣一天天轉暖,北邊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大宋這些年,外戰一直順風順水,這一次是最重要的一次,可不能馬失前蹄。

凡事關於前線的戰報,都是最受人重視的,明堂內也掛滿了遼東的地圖。

楊霖看着牆上的地圖,不禁有些想笑,自己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改變了大宋文人不重視邊疆和戰爭的面貌。

往日裡這個時節,朝中諸公,肯定是三五成羣,攜妓踏青,四處風流去了。

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嘛。

衆人忙了起來,楊霖自己卻樂得清閒,天天帶着幾個侍妾看球賽,逛東京,爬山踏青,不亦樂乎。

不然就去延慶觀,和幾個老道交流養生之道,內家拳法功法也是勤學不輟,過得十分充實。

明堂內,高柄拿着一張公文,湊到近前,臉色有些凝重,道:“少宰,河北道傳來消息,是都尉府的探子發的。”

楊霖一聽,趕緊接了過來,讀罷之後,沉默了許久。

都尉府發現,在高麗民夫中,有一箇舊日門閥--崔氏族長的嫡子,表現有些扎眼。

高麗的民夫,人人都願意擁戴此人,而且他還在夜裡教人說漢語,識漢字...

每到夜裡,這些遠在異鄉的高麗民夫,沒有任何娛樂活動,連老婆都不在跟前,渾身的精力沒處發泄,都他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以此人爲核心,已經滋生出民族情緒,對國內的門閥制度的不滿,也開始流傳起來。

“此乃高麗的亡國之相...至少,也是個內亂前兆。”

高柄眼中一寒,道:“要不要...”

楊霖沉吟道:“無妨,高麗民夫對大宋沒有惡意,就算成了,也得仰仗我們。”

“這個地方太過團結了也不好,若是楊資謙沒有任何敵人,過得太舒服了,把高麗完全握在手中了,難免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來。”

高柄一陣惡寒,楊少宰是唯恐鄰國不亂啊,即使是自己的鐵桿小弟,這心思,可忒毒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凱旋迴京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過三的決心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二百一十五章 卑劣有效的打擊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歌舞可暫歇,亡國豈無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來,可能都是黑的吧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氣短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五百四十八章 白皮書生,曬曬太陽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我對你充滿信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十章 一日看盡汴梁花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