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

姚平仲聽完之後,稍微有些失望。

少宰和契丹簽訂的雲州之盟傳來,大家便知道,秦隴兵馬要兵分兩路。

一路去大同府,一路去幽燕之地。

比較起來,大同相對安逸,保護住遼主即可。

而幽燕之地,很有可能事一場惡戰,而且局勢波譎詭異,敵友關係複雜。

大宋和契丹結盟,女真是共同敵人,但是耶律淳和耶律大石肯定不認這份盟約,他們和大宋還有女真都是敵對關係。

一場亂戰之後,便是天大的功勞,取幽燕者,可以封王。

今上處處以繼承父兄遺志自居,來鞏固自己的正統地位,肯定不會背棄他的父皇臨終遺言。

主將封王,底下的人封賞也不會低,這個機會最終還是韓世忠的了。

姚平仲早就料到這個結果,但是事到臨頭,難免還是有些失望。

楊霖見他情緒不高,笑道:“希宴,此戰局勢未定,將來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你們到了大同府,要勤加操練,指不定什麼時候,就需要你們從西邊配合。”

姚平仲還不要緊,他身邊幾個小將眼色一亮,從雲州東進,攻入幽燕比河北還方便。

這偌大的功勞,當得上是大宋開國之後,最耀眼的功績了。爲將者,誰不想在這樣的舞臺上,揚名立萬。

楊霖走下馬車,就在這荒草遍地的邊境上,找了塊石頭坐下。

姚平仲站在他身前,楊霖長舒一口氣,道:“希宴,爲師這次去雲州,感觸良多。遼主荒淫無度,蕭奉先昏聵賣國,契丹必定沒有多少年國祚了。

我們大宋開國以來,疆域是歷朝最小的,雖然如今取了大理、吐蕃,仍然難以恢復盛唐的榮光。

如今機會出現了,就在你我的眼前,拿下幽燕之地就是個開始。”

姚平仲點了點頭,神色出奇地冷靜,他實際上對於開疆拓土的功績沒有手下人那麼渴望。姚平仲能打仗,也會打仗,勇冠三軍,但是他確實不是一個爲國爲民的人。

如果讓他選擇爲國效力和替二哥報仇之間選擇一個,他肯定會選擇後者。

不然的話,當初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在找他出來力挽危難的時候,這廝也不會竄到大山裡面修道去了。

楊霖把他的神色盡收眼底,心裡暗歎一聲,老子的門生沒有一個正常人。

“你兩個師兄在大同府,去了之後多和他們聊聊,畢竟他們在契丹待了快一年了。”

姚平仲這纔有了些期盼,笑道:“恩師放心。”

楊霖笑罵道:“有什麼好放心的,你最近有沒有去京兆府,看過平逸。”

說起姚平逸,姚平仲絲毫不掩飾對這個弟弟的憎惡,冷笑一聲道:“不瞞恩師,學生這輩子都不想在看見他。”

楊霖深知其中的原委,姚平仲定是怨恨他幫助兇手,僞造自己二哥的死亡現場,當下也不多勸。

起身拍了拍屁股,楊霖笑道:“事不宜遲,我們師徒就此別過,希望來日在燕京會師再相逢。”

姚平仲抱拳道:“學生恭送恩師。”

---

回到雁門關,楊霖連腳都不歇,直接下令三軍出發,趕往河北之地。

在河東、河北這些地方,當初因爲失去了幽燕屏障,又有契丹人不斷南下侵擾,便在這些地方大挖河渠,種植巨木。

這些河渠和密不透風的森林,可以抵擋契丹的騎兵南下。

其實這並不是宋人發明的,早在秦朝時期,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向河套地區征伐,勢如破竹,一舉收復了河套南北廣大地區,設置四十四個縣,把中原王朝的勢力擴張到後世的鄂爾多斯、包頭、巴彥淖爾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後來出現了很多與樹相關的地名,比方說至今仍然叫着的榆林、榆中等。

這並非沒有緣故的,就是因爲當年蒙恬“以河爲境,壘石爲城,樹榆爲塞”。

到了趙宋,我們失去了北方的屏障,門戶大開,這些樹木河渠就更重要了。朝廷多次專門下詔,要求全民植樹、護樹,有《令佐勸民栽種詔》、《沿河州縣課民種榆柳及所宜之木詔》、《禁斫伐桑棗詔》等等。

史書記載:於瓦橋一帶南北分界之所專植榆柳,中通一徑,僅能容一騎。瓦橋關在後世的河北雄縣西南一帶,地勢平坦,沒什麼險要可守,契丹兵騎常常出入於此,顯然,這裡的“防禦林”已經起到了軍事的作用。

但是這些東西,既然能防止契丹南下,同樣也能阻止大宋的兵馬北進。

楊霖率兵進了河北,就感受到了這些防護林的惡意...

很多地方,只能允許一個騎兵經過,需要繞很大的圈子,耽擱了寶貴的時間。

楊霖心頭火大,自己哪有時間在這裡彎彎繞,乾脆下令派出一支軍隊,到前面專門砍伐出一條道路來。

誰知道剛出了命令,第一個縣就遭遇了麻煩,河東沁水縣郊外,一羣百姓在鄉紳的帶領下,跪在路邊哀求不要伐樹。

若是韓世忠是主帥,早就下令驅趕了,但是楊霖在這裡,他反倒不敢了。畢竟少宰也是文官嘛,總還是要愛惜羽毛,顧忌名聲的。

韓世忠當即派人,前去請楊霖來,處理好了此間的沁水縣,以後有類似的事便可以照此辦理了。

楊霖下馬之後,皺着眉頭問道:“怎麼回事?”

一個身穿裘衣,頜下長鬚,麪皮白淨的中年鄉紳,出來道:“草民沁水縣魏依山見過少宰。”

楊霖虛扶一把,問道:“本官率兵而行,道路難行,開闢出一條路來,不光我們行軍方便,爾等鄉民更是獲益幾代,爲何阻攔?”

魏依山彎着腰,神色悽苦,辯解道:“少宰,不能砍啊,我們河東屢遭契丹南下劫掠,全憑這片密林阻擋,沁水縣一直無事。若是砍去樹木,屆時如何禦敵?”

楊霖奇道:“我不砍,那契丹人真來了,不也會砍樹麼?”

“他們劫掠鄉村,便回去了。”

楊霖怒氣隱隱上升,罵道:“村民、鄉民,有何不同,都是大宋子民。我們有祖上留下的萬里長城不思去奪回來,守着一片破林子,拿外面村落的同胞性命,做保護傘嘛?”

魏依山不解地問道:“使契丹賊劫掠村落,不是比讓他們劫掠鎮內,損失要小麼?”

啪的一聲,楊霖甩了一個空鞭花,沉聲道:“畏首畏尾,待人魚肉,刀刃加頸只知躲避不思反抗,豈不是奴性深種。

朝廷這些年有負河北、河東百姓,故而本官不怪你們今日的作爲,但是卻要你們知道,這並不可取。

朝廷已經出兵,不日即可恢復幽燕,爾等回鄉靜候捷報,我來教你們知道,什麼纔是漢家男兒。”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獻給書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容染指狠人楊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十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九十六章 戰場白骨纏草根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七百零二章 再臨艮嶽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金血戰牛欄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三十三章 等待時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仁賜安寧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五百三十三章 晴空當頭利刃寒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獻給書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一百八十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