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

高麗,開京城。

皇城內,燈火通明,隔着薄紗,燈光有些暗黃。

龍榻上躺着一個面色蒼白的年輕人,下面跪着幾個身穿高麗高階官服的中年人。

這便是高麗當代國主王俁,已經是高麗的第十六任君主,自從登基以來已經十七年了。他登基之後,被遼人封爲高麗國主,但是一直以皇帝自稱。

高麗雖然雖接受宗主國的冊封,卻長期採用類似中原王朝的皇室制度,頗有“外王內帝”的色彩。高麗國王自稱”朕“,國王的命令稱爲“詔”、“制”、“聖旨”;國王的繼承人被稱爲“太子”;國王的母親被稱爲“太后”,首都被稱爲“皇城”、“皇都”,高麗國王被尊稱爲“陛下”、“皇上”、“海東天子”等。

也就是對外裝孫子,關上門卻喜歡自嗨,什麼大叫什麼。

“諸位愛卿,李資謙上書,要朕對金人宣戰。此獠...包藏禍心啊。朕登基的時候,女真人勢弱,先皇囑咐朕,要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北伐女真。”

“先皇高瞻遠矚,早就看出女真人一旦興起,將會不可遏制,現在果然應驗。朕不得不將東北九城歸還女真。如今金宋爭鋒,大遼黯然退場,朕雖然修好大宋,但是卻不知道這一場仗誰能打贏。

“女真人如此悍勇,若是貿然宣戰,豈不是引火燒身。”

底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臣,乃是高麗門下侍中尹瓘,曾經率領高麗兵馬,北伐女真,打下了東北九城。

他沉聲道:“李資謙諂媚大宋權臣,連宗祠都改了,他只顧交好宋人,哪裡管我們高麗的死活。陛下儘管放心,有老臣在,他不敢如何。”

這時候外面一陣慌亂,一個宮人推門而入,跪地道:“陛下,陛下,邵城侯李資謙,帶人進宮來啦!”

王俁劇烈地咳嗦起來,氣的渾身發抖,這時候楊資謙已經衝到了殿內,他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兩個老臣,不屑地冷哼一聲,然後抱拳道:“陛下,爲何還不宣戰?還有,臣奉命回來,要陛下徵調舉國民夫,從天津港到檀州,搬運輜重。”

尹瓘站起身來,怒聲呵斥道:“李資謙,你要造反麼?你是大宋的臣子,還是陛下的臣子。”

“在下楊資謙,既是大宋的臣子,也是陛下的臣子,難道你不知道大宋和高麗,既是宗藩也是兄弟麼?”

饒是尹瓘見多識廣,也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他本是軍中老將,身強力壯,雖然白髮蒼蒼,但是依然勇武。

氣急之下,上前就要擒住這個敗類,門下侍中尹瓘拳腳虎虎生風。一向爲他看不起的楊資謙,卻絲毫不懼,冷笑連連。

直到尹瓘過來,才輕輕躲閃,一掌拍在他的後背,尹瓘頓時趴倒在地。

楊資謙跪地道:“陛下,此人目無王法,在御前公然襲擊同僚,臣請求陛下爲臣做主。”

誰說不要臉的人就沒有本事...楊資謙幼讀詩書,文采出衆,後來從軍,戰功赫赫,如今當了權臣,衆人已經忘記了曾經的驍將。

高麗施行的是貴族門閥制度,有些類似大漢王朝,那些權貴之家培養子弟,往往是文武兼備。

他們實行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可劃分爲貴族、兩班、良人、賤人四個等級。門閥貴族互相聯姻,壟斷國政,享受免稅免役的特權。頂尖的貴族門閥,大概有十五家,長期把持朝政。

楊資謙所屬的家族,本是其中的一大支,現在被他把姓改了。

王俁躺在龍榻上,氣的牙根發癢,胸口更加難受。

楊資謙有恃無恐,他料定國主不敢處置他,因爲整個高麗,都不敢得罪大宋。

“來人吶,將李資謙拿下,等候發落!”

王俁渾身發抖,面色紅潤,做起了身子,扶着牀頭大聲叫道。

周圍的臣子和宮人全都大喜,陛下長年累月臥病在牀,沒想到今夜坐了起來,還這般有威勢。

在地上的門下侍中尹瓘喜極而泣,爬了過來,侍衛們進入殿內,將楊資謙架起來,帶了出去。

楊資謙絲毫不慌亂,只是淡淡地笑道:“臣請陛下三思而行。”

---

幽燕,運河上游,今日竣工。

河畔人山人海,最前面一個巨大的石碑,一半掩埋在土裡。

楊霖和張安等治河司的官吏,一人拿着一把鐵鍬,臉上都笑的十分開懷。

“今日在此埋碑,乃是千古盛世,諸位辛苦了!”張安大笑着說道。

楊霖看了他一眼,嘆了口氣道:“終於給我挖完了,你們治河司像是撒錢一樣,把國庫可給掏空了。再挖不完,我是真養不起了。”

楊霖也不是完全開玩笑,新政最困難得時候,他已經想到靠去南海殖民掠奪財產了。

所有的官吏都鬨笑起來,張安更是得意洋洋,“少宰,此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我等獻給少宰封王之禮。”

河北省的官員,最是開心,此河一開,溝通南北,河北再也不是道路難行的邊陲閉塞之地了。

可想而知,此地將會逐漸恢復生機,當初大宋的君臣,實在是太損,在河北又亂挖黃河,又栽巨木,讓一貫富庶的河北成爲了一個窮鄉僻壤。

楊霖看了一圈,道:“那咱們就開始吧?”

衆官員連連附和,楊霖揮動鐵鍬,衆人一起剷土掩埋碑文。

外面禮炮聲連天,鑼鼓大作,圍觀的將士和百姓全都歡呼起來,尤其是挖河的民夫。

就在這個渡口都喜氣洋洋地時候,一個親兵跑了過來,附在楊霖的耳朵旁,大聲說道:“少宰,高麗鉅變。”

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須顏閔材。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
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九十七章 陣前無端主將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身體力行爲施教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書房深夜誰敲門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雲密佈,將星閃耀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九十二章 授徒何須顏閔材。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九十五章 把他氣到吐血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五百五十一章 邪魔外道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七百四十章 北遷都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三百七十九章 國士無雙高衙內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啓重邢第七百五十五章 播種之春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三百三十章 官家不是你忽悠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五百九十六回 衙內教京營新軍 鹽王聚江湖豪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八十章 等閒定計裂交趾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三十一章 再回密州港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十五章 星探楊霖第四百九十九章 脫困駙馬府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狹滄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