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

殷慕鴻的惡名,再次傳遍大江南北,這一次還帶上了個張叔夜。

遠在羊宜咩城的楊霖,聽着手下繪聲繪色地講述他倆被罵的多慘,拍着大腿樂不可支。

“張叔夜算是命不好,沾染上殷慕鴻,還得挨幾年的罵,希望他能挺過這幾年。要改變民間和士林口風,非得等我的新政圓滿了才行。到時候,天下處處是讚歌,哪還有人這麼不開眼。”

旁邊的呂望,眼裡閃過一絲厭惡,道:“少宰,爲什麼不堵上這些鳥人的嘴,明明是我們爲國爲民奔走操勞,反倒讓他們成了剛正不阿的受害人一般。就好似我們放着汴梁無邊的富貴不享,南征北戰、踏遍大宋,就是爲了迫害他們一樣。屬下有時候,真是咽不下這口氣!”

楊霖哂笑一聲,道:“我自認臉皮不薄,但是跟他們比,還差的遠呢。有什麼好咽不下氣的,在我看來,他們就如同女真韃子是一樣的。左右不過是慢慢剷除,我們做這一切,又不是爲了他們的評論。滿天下搖着筆桿子的所謂文人墨客這麼多,有幾人配評論我楊霖,不知所云的東西而已。”

其實如今的士林,已經不再是一邊倒的謾罵了,殷慕鴻早期在學院內大造聲勢,如今已經見到了收效。

蔡京搞出一個學院制,幾乎是將入學的門檻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很多寒門士子得以讀書認字。

這些人並沒有什麼門第和宗族,認識問題也不會從宗族利益出發,他們只相信眼前看到的,耳朵裡聽到的。

楊霖的功績,無須誇張,已經很誇張了。他在士林的聲望,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有的人敬他如神明,有的人恨之如仇寇。

伸了個懶腰,楊霖心情十分舒暢,自從到了大理,和在汴梁是完全兩個世界。

這裡朝氣蓬勃,新政如火如荼,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大理,乃是我的福地。”楊霖喜滋滋地說道。

這時候,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段妙貞端着一杯個托盤進來,上面擺着三杯熱茶。

陸謙和呂望趕緊告罪,接了過來,段妙貞臉色紅紅的,剛纔聽到楊霖說大理是他的福地,芳心中自然而然以爲說的是自己。

她站在楊霖身邊,聽着他們討論新政,不一會陸謙和呂望對視一眼,齊齊退了出去。

段妙貞這才上前,道:“霖郎,過幾天就是我們大理的祀典,今年還辦麼?”

楊霖一聽,來了興趣,問道:“什麼祀典?”

“祀典是向佛陀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大典。”段妙貞帶着一絲笑意,融融地說道:“人家小時候,經常參加呢。”

大理因爲地理位置特殊,在這裡的歷代統治者,都頗爲重視農耕。他們大力興修水利再加上良好的自然環境,爲農業生產提供了先天的優勢,使大理的農業與中原地區水平基本相當。號稱是“地廣人庶,器械精良”。

有宋人曾經稱讚道“灌溉之利達於雲南之野、禾麻蔽野、溉田千頃”。

再加上大理人幾乎全部信佛,所以這個祀典也是歷年的大節日,楊霖沉吟片刻道:“辦!既然是約定俗成的習俗,便沒有道理抑制。”

他輕輕一伸手,拍了拍大腿,段妙貞紅着臉坐了上來。

楊霖心裡暗道,大理這地方有烏蠻三十六部,一直是靠首領和土司管轄,不如趁着他們都信佛,將這些族人融合漢化。

不然的話,三十六部雖然都叫烏蠻,但是畢竟不是同族,很難真正融入到中原。

“今年誰來主持這祀典呢?”

段妙貞擡頭看向楊霖,好像有些興趣的樣子,楊霖輕輕拍着她的臉頰,笑道:“你可不行,你們段家殺戮太重,尤其是你爹,已經成了烏蠻公敵了。”

段妙貞芳心一黯,自己情郎說的分毫不差,爹爹他幾乎把烏蠻的三十六部挨個殺了一遍。

當初段正淳看似是泄憤,實則是明哲保身,讓宋帝對他完全放心。如此一來,陰差陽錯幫了楊霖的大忙,很多時候一場屠殺都是社會變革前最好的藥引子。

要是沒有段正淳將大理血洗一遍,光是這些土司老爺,就是個千古難題。歷史上,直到滿清初年,康麻子利用吳三桂造反的契機,把雲貴屠戮一空,才勉強算是解決掉土司的問題。

得找個合適的人,來主持這祀典,然後讓這祀典,成爲大理內附漢化的開始。

楊霖輕輕摩挲着手裡的美人,陷入了沉思...

----

交趾李朝境內,突然開始了一場徵兵,讓整個朝廷都爲之震動。

蘭英皇后幾次派人,召見太子李陽煥,都被置之不理。

李陽煥手裡有了錢,再加上他本來就控制着許多的衙門,讓他的徵兵很快就付諸行動。

太子唯一欠缺的,就是兵權,一旦他有了兵權,憑他那囂張跋扈的性子,怎麼可能繼續隱忍。

蘭英皇后連續幾天茶飯不思,日漸消瘦,東宮就像是懸在她們頭頂的一把利刃。

老皇帝依舊沒有甦醒的跡象,每日裡都是靠着昂貴的藥物吊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一命嗚呼了。

蘭英皇后從皇帝的寢宮出來,臉上愁容更盛,蹙眉回到自己的殿內。

“娘娘,陛下他還沒有起色麼?”詩曼緊張地問道,外面的局勢動盪,身爲蘭英皇后的心腹,她也是十分心焦。

“唉。”蘭英皇后嘆了口氣,素手扶着額頭,輕輕晃動腦袋。

“一定是那些宋人,他們在娘娘這裡沒得到想要的答覆,轉而去找太子了!”蘭英皇后心中有些後悔,早知道答應那些宋人了,不過是和宋兵打一仗,他們經常興兵侵犯大宋,而且每次都賺的盆滿鉢滿。

現在說什麼也晚了,當天夜裡宋人開出的條件,肯定都歸了太子了。

詩曼上前,剛想開口勸慰,這時候一個女侍衛進來,在她耳邊附耳說道...

詩曼眼色一亮,揮手讓侍衛退下,然後道:“娘娘,又來了一批宋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一百一十章 互踢皮球宋朝堂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八十章 東京第一惡人迴歸,神鬼辟易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四百零三章 取直運河通民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零九章 猜意鵷雛竟未休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力收糧緝事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雄關無征戰,要塞充客商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聖女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二十八章 種子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滾滾財源入帳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風華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八十六章 盛世繁華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六十五章 樹木爲守兵,河渠做城牆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八十三章 新的地盤到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五百零一章 秦隴總督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廈將傾多奸邪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閒變卻故友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八十九章 昏君佞臣舉世無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一十六章 古都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二章 短兵相接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