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

因爲“飛船”的緣故,所有的奇襲在馬盂山都不可能奏效。

女真兵乾脆明着來了,三側都有兵馬,此時便是楊霖這種不稱職的指揮官,都已經十分清楚,女真韃子要決戰了。

楊霖心中暗暗佩服,若是自己到了這個地步,未必有這破釜沉舟的勇氣。

擋住韃子的亡命一擊,就能完全主宰這個戰場了。

想到這裡,楊霖的臉色都有些漲紅,呼吸也急促起來。

“賊廝鳥,潑韃子,這次要是打贏了,老子還有什麼煩惱?接下來每一覺都是睡到自然醒,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剛爬到一般,就聽到四面八方的喊殺聲越來越烈,整個馬盂山似乎都在顫抖。

這麼多的將士在此廝殺,馬盂山脈雖然大,但是也未曾經過這般大戰。

山上金鼓齊鳴,山下女真號角長響,最激烈的交鋒依然是姚平仲的西軍和完顏婁室的兵馬。

他們從雲內殺到桑乾河,從桑乾河殺到斷雲嶺,從斷雲嶺殺到白嶼河,如今在馬盂山,即將迎來最後的結果。

完顏婁室此時已經透力,不過身體卻感覺不到絲毫的倦意,反而越戰越勇。

在他身後,女真韃子不斷涌來,其後夾雜着附庸軍和渤海射手。

雙方的博弈,不單單是正面的交鋒,各式新式武器也一齊亮相。宋人的武器是武備學校的傑作,而女真的則是渤海人的智慧結晶。

宋軍有各種火炮,女真的巨石投石車也殺傷力驚人,渤海文化自有其獨到之處,後世知之者甚少,卻不妨礙它曾經盛極一時。

渤海人打仗的本事,照着他們同族同宗的女真小兄弟差得遠,但是冶煉、造船、陶瓷、種植...都有其獨到之處。

渤海國受漢文化影響較深,隋唐時候,便學習漢人的文明。他們學習的到底有多麼好,從國號就可以看出來。

渤海國最早的國名,叫做“震”,是他們的皇帝大祚榮取得,這個人文化程度之高,讓楊霖這個狀元也得汗顏。他取得“震”這個字講究大了,估計很多漢人都未必明白,此字出處是取自《周易》震卦卦名。

震在乾坤八卦中屬東,渤海國地處東方而以“震”爲國號。

天生這個種族,分化成爲兩個極端,一個那麼先進直逼漢人,而另一隻卻如此落後,卻野蠻能打。

渤海人爲女真提供了鎧甲、兵刃和一架架巨石投擲機。

金國也是第一次,真正顯示了他們這一年的備戰,一出手就是決戰。

爬到山頂,在一個掩體的後面,宗澤叫道:“少宰怎麼上來了,此地太危險了!”

看着滿地的落石,十分嚇人,楊霖馬上下令挖出幾個洞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他的親衛就做出一個小型洞穴,楊霖又隨手一擺弄,用幾根木棍,和新式的鏡子加上千裡鏡片,做出一個簡易的潛望鏡。

這東西原理十分簡單,後世就連小學生也會做,但是在現在卻是個了不得的發明。

宗澤走過來一看,外面的情形盡收眼底,甚至還能來回調動。

似這等奇技淫巧,真可謂巧奪天工,宗澤嘖嘖稱奇,心中暗道,少宰果然聰慧異常,見識卓越。

楊霖看了一眼難分難解的主戰場,道:“韃子來勢兇猛,但是卻不足爲懼!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種拼命的打法,上來的時候自然是雷霆萬鈞,卻也被姚平仲擋住了。

只要擋住了,他們便越來越弱,接下來慢慢收拾他們就是。他都拼了命,還奈何不了我們,又有什麼好怕的。”

宗澤覺得這席話說道自己心窩裡了,頻頻點頭,馬上接着說道:“少宰所言分毫不差,我們早在長城,就已經註定戰勝女真,此戰...下官預計在半月之內,即可全勝!”

說到這裡,他語氣一頓,隨即說道:“宋太尉那邊,此時估計已經拿下上京府了。”

---

宗澤雖然沒有完全猜對,但是也離那個結果不遠了。

宋江帶着花榮,搞了一個復遼旗幟,在上京府忽悠的全民造反。

這一套他們在於闐用過,但是于闐已經滅國百年,被喀喇汗治的死死的,根本沒有一個有反抗的心思。

遼人則不同,他們剛剛滅國一兩年。

而且契丹王朝末年,實在是爛到了骨子裡,很多軍隊不是守不住,而是舉手投降。

投降速度之快,不亞於後世的二戰歐洲大國,這雖然十分丟人,但是卻可喜地保住了大量的契丹青壯。

投降之後,女真人殘虐的統治,讓這些契丹人忍受了一年已經無法再忍。

宋江沒來的時候,已經是遍地都是造反的遼人,現在來了一個耶律榮,名正言順地帶着大家搞革命,遼人的造反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起來。

至於復遼的真假,管他孃的,先打殘暴不是人的女真韃子再說。

耶律氏也沒有那麼大的恩德加於契丹百姓,沒有人去追究真假,有人挑頭跟着幹就是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時上京府就已經是燎原之勢。

留了契丹髮式的宋江和花榮,十分具有感染力,雖然說得一口地道的山東濟州府鄆城話,但是人望十分高。

許多契丹的反王首領,都對宋江十分欽服,很多已經甘願爲他死戰。

烏古敵烈部都統軍司外,來自西北的各族兵馬,和契丹義軍,將金人的營寨圍的水泄不通。

這裡的金兵,以蒙古和契丹附庸兵居多,不過也有幾個女真大將坐鎮。

其中官職最大的,當屬列蒲陽虎,又名完顏宗朝,乃是阿骨打的第九子。

金國建立後,他受封爲豐王,年方十四。

這等小王,是沒有親自上陣,經歷伐遼之戰的。

不過他在女真身份金貴,讓他鎮守這等地方的時候,金國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從草原上會殺出一支宋軍來。

一杆帷帳下,宋江舉手遮陽,看着烏古敵烈部都統軍司的城牆,笑道:“誰去破城?”

蘇珂野出列道:“太尉,末將願往!”

宋江捻鬚笑道:“好,打破城池,休教走了完顏宗朝。”

PS:今天有事,忙了一天,更新慢了,不好意思

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六百六十二章 用血洗淨草原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
第五十章 小劉貴妃失寵記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五百二十三章 七天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六十一章 代天巡狩(爲我還有個地瓜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撥開迷霧見真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擊自今日始第三十二章 皇帝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帝登天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五百六十六章 龍裔血脈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衣推食待豪傑(爲狙擊手耿烈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第六百六十二章 用血洗淨草原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六百五十三章 山川變色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七百六十八章 打你跟打球似得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六百八十七章 四子回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衝冠一怒殺金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興慶府第三十四章 省試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朝儀制度馴兇蠻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劇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誰人青眼識國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三十七章 奇葩皇帝出考題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三百九十四章 宋金香山首議和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七百三十七章 晉燕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七百零一章 能治殘忍的,只有更殘忍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力烘人在雲端第六百七十三章 糾結而又矛盾的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