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

楊霖風風火火地拿着一塊平谷奇石,進宮之後直奔鄭皇后的殿內,趙佶早就望眼欲穿了。

楊霖笑着上前,帶三個小內侍搬進一口箱子,打開之後是六塊石頭。

這五塊石頭,乃是從平谷精挑細選出來的,有紅,黃,青,黑,綠等五種顏色,形成不同的畫面,有黃梗青花,黑花潑墨,還有一塊紋理神似憨態可掬的小熊。

這無疑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下誕生的天然佳品,趙佶雙腿直接拔不動了,兩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石頭,嘴裡嘖嘖讚歎。

鄭皇后走了下來,不敢懟趙佶,對着楊霖沒好氣地說道:“就憑這些石頭,就能解掉艮嶽的蹊蹺?”

這一下隔得有點近了,楊霖稍微一暼鄭皇后,發現她和自家的鄭雲瑤眉眼間有點相像。真不愧是親生的姐妹,鄭雲瑤百媚千嬌,這皇后靠近了看也十分驚豔。

還沒等楊霖開口,趙佶便搶着解釋道:“皇后有所不知,這艮嶽中的奇石大多是太湖運來的,是南邊的江山氣運。而平谷乃是幽燕地界,此乃北方大地精華。如今我們即將湊齊南北,纔是臻至大圓滿境地啊。”

楊霖擦了擦額頭,心道碰到這種會腦補的,真真是省了我的大事。這解釋,比自己想出來的還有蠱惑力,關鍵這是趙佶自己想的,他肯定是越想越有道理,不會懷疑自己。

現在趙佶就像是碰見了自己的心上姑娘的癡情人,不趁着現在提正事,更待何時?楊霖輕咳一聲,道:“官家,這平谷到汴梁道路閉塞,爲了運奇石,還請陛下早下旨意,開始開鑿運河。治河司張安治理黃河頗有業績,深諳此道,臣提議由他來做。”

趙佶吸了一口氣,問道:“愛卿,似這等奇石,平谷還有多少?”

“漫山遍野,不知幾何。”

“那運來汴梁,豈不是好似愚公移山?”

楊霖呵呵一笑:“愚公者,山村老叟,靠的是一家之力當然慢了。陛下富有四海,一聲令下山河變色,正不知有多少子民欣然爲君效忠。更有我大宋民殷國富,足夠承擔這點微末工程,若是陛下不做此等大事,如何彰顯我大宋的國力於天下,須知沿途河北小民,很多都是見識淺薄之輩,根本不知道大宋的富足。

這建造艮嶽,乃是大事,關乎大宋的國運,更關乎官家的仙途。官家不妨細想一下,是不是住進艮嶽之後,大宋捷報頻傳,開疆拓土我大宋版圖足足擴大了三倍有餘,現在連幽燕都難回來了!”

趙佶臉色漲紅,顯然是心中澎湃,十分激動,被楊霖一番話攛弄的熱血沸騰。

“好!就按楊愛卿說的辦!”

---

汴梁城中,到處都是三五成羣的官員,在茶樓酒肆之間,唉聲嘆氣。

當今官家不知道受了楊霖什麼蠱惑,竟然要取直運河,挖通南北,簡直是堪比隋煬帝的暴政。

在他們看來,汴梁如此富足,爲什麼還要取直運河,去開闢那河北窮鄉僻壤的土地。

要知道,河北一帶作爲大宋的邊境,自從雍熙北伐失敗之後,百年來一直被當做遺棄的邊地。

袞袞諸公,好像集體患了健忘症,忘記了自己前幾天還在高談闊論,誇耀少宰楊霖收回幽燕的豐功偉績。這纔不到一個月,就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奸佞。

市井之間,也有不少的百姓不明白,好端端地去挖河渠,豈不是好大喜功。他們只看到了挖河渠的表面目的,就是給皇帝運石頭。但是卻沒有那個眼光,去看河渠後面的功效,難道偌大的運河日夜不息,就只讓運石頭的船走麼?

搬一座山來,才用幾個月、幾艘船。嗅覺最敏銳的,當屬袖樓的商人們,這條運河挖出來之後配合天津港的海運,可以說大宋北邊半壁江山都盤活了。在商言商,他們看到的是無限的商機,等到這些人一窩蜂涌入河北幽燕的時候,楊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明堂上,蔡京的臉色十分難看,他沒有想到楊霖會走這條路,利用皇帝對他的信任,來一手狐假虎威。

有宋一朝,宰相的羣權力越來越大,到了神宗時期已經到了頂峰。但是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文官自相爭鬥黨爭不斷,反倒讓稀裡糊塗上位的趙佶變成了最具權勢的皇帝。

如今皇帝和宰相意見不合,蔡京眯着眼,心中暗暗算計。如今自己已經站穩了腳跟,在大宋的新的政體裡,是離不開自己這個宰相的。能夠代替自己,給趙佶收拾爛攤子,還能保證他有錢花的,只有一個楊霖。

楊霖的年紀又太小,所以蔡京自認沒有人能夠取代自己的相位,就算是真的扶上去一個,還是要把自己請回來的。

官家這幾年搬到艮嶽居住,讓楊霖處在了最好的位置,他可以輕而易舉地知道官家的一舉一動,言談喜好,若是放任下去...

一向以皇帝爲先的蔡京,這一次,也準備試一下自己這個宰相的斤兩了。

他輕輕一咳,道:“到講義司說話,我有些事要和諸公商議。”

講義司因蔡京而起,大家默契十足,心意相通,衆人一聽這話,胸中就已經瞭然個七七八八,心中不免有些緊張。

蔡太師已經做了五年的宰相,這在大宋歷代都算是長的了,他若是想繼續連任的話,難免有人不服。但是這一次如果壓制住楊霖,阻止陛下勞民傷財開鑿運河,那麼誰還敢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蔡京心底暗道,文淵吶文淵,你畢竟還是太年輕,爲老夫做了階梯。

講義司內,白時中捧着剛寫好的奏章,念道:“老臣白時中代東西兩府、六部諸衙門合詞上疏:自古人君,未有不以憂勤而興、驕佚而敗。太祖皇帝百戰而得天下,歷代先帝無不勤勉恪謹。近來忽聞陛下欲開運河,開採奇石,遊觀苑囿,縱情逸樂。勞民之害,積於細微;銜橛之危,起於所忽,不可不慎。

官家天縱聖明,想初時定無此心,必左右近臣引入非道,陛下不察而誤蹈。臣等實爲寒心,況去歲以來,兵禍不斷,天災橫行,陛下豈無仁心加於百姓耶!請陛下親賢臣,遠小人,摒棄羣小,以正朝綱。”

他的聲音中氣十足,聲若洪鐘,十分有渲染力。周圍的幾個大臣包括蔡京在內,無不交口稱讚。

高屐笑道:“白尚書這奏章上去,就看楊霖怎麼收場。他區區一個毛頭小子,竟然敢攛弄陛下幹出這等大事來,實在是太能鬧騰了。這次弄個沒臉,我且看他收不收斂,哈哈哈。”

衆人鬨笑起來,蔡京也輕笑着說道:“開河,是勞民傷財,隋亡於開河,前車之鑑不得不防。老夫早就跟他說過,此事行不通,沒想到文淵...連我的話都不聽了。”

一封奏章擺在趙佶的桌案前,讓他無比糾結,楊霖的提議以及他帶來的石頭,都讓趙佶心動不已。

而且南北奇石築艮嶽的說法,深入其心,這個時候要打斷,簡直太難受了。但是白時中這篇奏章,下面落款處密密麻麻,蓋滿了東西兩府,六部衙門的大員印章、趙佶當皇帝以來,順風順水,什麼時候經歷過這種陣仗。

楊戩侍立在一旁,眼見官家對這一封奏章長吁短嘆,便回身在小內侍耳朵低聲耳語一番,不一會小內侍端着一個湯盞過來。

“官家,初夏暑氣重,吃一口梨膏吧。”

趙佶揮了揮手,嘆道:“朕哪吃得下,楊愛卿幫朕瞧出咱們艮嶽的癥結所在,事關朕的國運和仙途,可是百官又以民生社稷爲由,齊名勸阻朕運石抵京。不管是楊霖,還是百官,都有自己的道理,朕正不知該如何決斷。”

楊霖眼珠一轉,低着頭,輕聲道:“官家,老奴伺候官家這麼多年,既是您的臣子,更是家奴,就仗着身份說些逾越的話。咱家和楊少宰這些人,心裡只盼着官家好,這事可不是關乎別的,實在是最緊要的事。若不是搬進這艮嶽,咱們大宋哪能有這般光景,這都是陛下的福運和造化,我們這些人吶,都是沾了您的光。

現在可以把這造化加深,屆時福臨大宋,難道還抵消不了這點民力和財力?這滿朝文武吶,家中產業都在汴梁,開鑿新河對他們當然是不利的。當然大臣們肯定有很多事好心,但也不排除一小撮人爲了自己的小利,就阻止陛下開河。

老奴蒙陛下恩寵,在汴京也有不少家財,這次爲了官家的福運造化,爲了艮嶽能夠圓滿,老奴...老奴拿出十萬貫!”

十萬貫是什麼概念...換作一般的皇帝,肯定會尋思一下你一個老太監哪來的十萬貫,但是趙佶沒有。

他喜歡收受這種賄賂,自己的嬪妃收的他也會喜滋滋地去清點,有收的多的,趙佶還要伸手要一點呢。這個人做皇帝你只要順着他的心意,入得了他的法眼,他寬厚大方的很。

楊戩的這番話,讓趙佶感動的同時,徹底下了決心。爲了自己的福運和造化,少不得要獨斷專橫一次了。

---

艮嶽,皇后殿中,鄭皇后正對着鏡子任由宮女們給她梳頭上妝,自家小妹在一旁坐着,笑嘻嘻地說一些宮外趣事。

身邊宮女捧着一個翠玉托盤盈盈拜倒,“娘娘,這是禁中新趕製出的一批首飾,您看可還中意?”

鄭皇后扭身看去,托盤上盡是珍珠首飾,連那赤金瓔珞上都是明珠點綴,隨手拾起一支珠花問道:“怎地都是珠飾,差距就那麼大,瑤兒頭上戴着的這個,珠花金絲纏繞,單就上面這十數顆珍珠個個珠圓玉潤,遠勝咱們宮中的手筆。”

鄭雲瑤大方地說道:“你喜歡?給你啦!我們家有的是。”

鄭皇后白了她一眼,打趣道:“行了,都知道你們家有錢,姐姐給你找的這個夫君,還不錯吧?”

鄭雲瑤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低着頭小聲嘟囔幾句,隱隱約約聽到個什麼喜歡後面,疼什麼的。鄭皇后也不多想,只以爲她說楊霖疼她,突然眼色一亮,看見妹妹低下頭後,胸前貼肉佩戴的一顆碩大的心型寶石。

“這條鏈子不錯啊。”鄭皇后杏眼一瞪,輕啓朱脣說道。

鄭雲瑤馬上捂住胸口,緊張兮兮地道:“這可不能給你,這是楊家的傳家寶,我婆婆死前留下的,將來要給我的兒媳。”

鄭皇后將信將疑,道:“楊家從一開始就這麼有錢啊?”她的眉間一挑,壓低了聲音,道:“你回去之後,幫姐姐好好問問,這次楊霖開河,能賺多少錢,咱們鄭家也要入股一份。”

...

昭德坊的花圃內奇花盛開,鬱郁花香引得彩蝶蹁躚,往復流連。

楊霖眯着眼躺在臥榻上,身旁紫砂壺水汽嫋嫋,旁邊自己的媳婦剛從宮裡回來,就急吼吼地趕了過來。

“什麼?掙錢?”楊霖愕然看着自己的小嬌妻,後者憨憨地點了點頭。

楊霖撇着嘴,道:“你姐姐被錢迷了眼,這河還沒開,我就扔進去十萬貫了。楊戩那廝拿着我的錢,在官家面前表忠心,他可舒坦了,我是想想就覺得冤。”

鄭雲瑤一臉失望:“啊?賺不到錢吶,那阿姐可要失望啦。”

楊霖剛想說話,突然腦子裡想出一個主意來,給鄭雲瑤倒了一杯茶,笑眯眯地說道:“掙錢嗎,也不是不行,你下次進宮跟你姐姐說,這次還是老規矩,拿出來的越多,掙得就越多。”

楊霖突然想到,這次開河花費少不了,若是由朝廷出錢,勢必成爲新的難點。各級衙門肯定會百般刁難,不如直接繞過他們各級衙門,找趙佶單幹。

讓袖樓集資,到時候建成運河之後所盈利潤分紅,一條運河不知道要給朝廷帶來多少的收入,只要趙佶答應前幾年的拿出來,就足夠挖運河的花費了。

如此一來,還能裹挾一批投資的權貴,分化這個龐大的利益團體,簡直是一舉數得。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蒼天無眼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七十三章 割肉剜瘡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雨先籌謀,海港欲築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通達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燃幽燕兩爭鋒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零七章 萬般怪相是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五百二十四章 洶涌第七百三十章 破敵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七十一章 你且退後讓我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獸圍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亡國時人不如犬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六百六十章 西北匍匐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七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父母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河州小鎮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過自有後人說(第五更爲鳳盟加更,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姚氏二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劍拔弩張角聲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五十六章 重開四州市舶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二百二十四章 楊霖都羨慕的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四百九十四章 昭德書院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豪雄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手筆初現端倪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五百四十章 亡國之人,不如豬犬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二百七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第一毒婦的轉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男楊霖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四百四十三章 撩亂提刀到汴梁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三百八十二章 酒酣城下觀兵威第五百四十六章 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