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

處理完文教司的公務,蔡京早早回府,這一把年紀還奮鬥在一線,屬實是個勞模。

不過蔡京便是這樣的人,讓他致使,恐怕纔會鬱鬱不樂,老的更快。

進到府內,已經有門子跟他說,楊霖到了。

蔡京一聽,趕忙在侍妾的攙扶下,來到花廳。

只見楊霖帶着兩個女童,正在看花廳牆上的一副墨寶,那是自己臨摹的萬里江山圖。

聽到腳步聲,楊霖轉過頭來,笑道:“太師回來了,不請自來,還望海涵。”

蔡京爽朗一笑,“求之不得,快請上座。”

楊霖也不客氣,隨他來到花廳內的會客室,一張小几,兩個蒲團,席地而坐。

兩個女兒不肯離開他,一左一右抱着他的胳膊,不哭不鬧,十分乖巧可愛,這孺慕之情讓蔡京十分眼熱。

有今日當值的侍妾,屈膝跪坐一旁,給兩人倒上茶水。

熱氣蒸騰,楊霖笑道:“太師,先前的詔書我已經看了,寫的十分妥帖,我和白時中議定了國號,初步定爲燕國。”

蔡京聞言眉頭一皺,道:“是不是偏了點?”

楊霖滿不在乎,說道:“無非是個國號而已。”

蔡京搖了搖頭,道:“如今疆域不同以往,百姓更是億兆爲數,若是以燕爲國號,南至百越大理,西到西域天山,只怕從屬感會差一些。”

楊霖心底不以爲然,但是還是決定從善如流,畢竟人的眼光不可能永遠長遠,越是隨着權勢的增高,越覺得多聽聽這等老臣的話,沒有害處。

“太師有何高見?”

蔡京心中大爲滿意,以前楊霖跟着他的時候,雖然對外總是跟人說是自己門下。

但是每次自己說話,他都愛聽不聽,混不上心,總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此人位高權重,滿朝文武悉聽驅遣,卻變得從善如流起來。

不僅大事都會找自己商議,而且十有八九會採納自己的苦心想出來的主意。

這纔是明君的風範,讓蔡京放下心來,這楊文淵做了皇帝,也不會成爲剛愎自用之流。

蔡京抿了一口茶水,道:“我中原居天下正中,先人在諸夏時候,便說‘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何不稱中國!”

“中國?”楊霖念出來,心裡不自覺地唱了起來,我們滴大中國,啊好大的一個家。

不知爲何,輕笑出聲,道:“中國雖好,奈何太過出戲...”

蔡京一臉懵,問道:“何謂齣戲?”

楊霖搖了搖頭,道:“太師,再想一個。”

蔡京長呼一口氣,凝神靜思片刻,到底是學識淵博,道:“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既然開拓了從古未有之疆域,可稱大夏。”

“大夏?李賊反叛,立國稱夏,是不是相隔近了些?”

蔡京不以爲然地說道:“拓跋氏蠻夷之輩,冒稱李氏,擅用國號,從未被承認。豈有我煌煌大漢,避諱四夷的道理。便如化外一野人,撿到華服,穿上洋洋自得,難不成從此漢人便不再穿華服?天地雖大,未聞這等道理。”

“還有好的麼?”

蔡京笑着指着他,道:“你向來就喜歡多撒網,挑大魚。”

沉思了片刻,蔡京道:“《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若是萬象更新,可稱大元!”

楊霖一口茶水,差點噴了出來,仔細一想,這個時候沒有蒙古韃子建立的元朝,也難怪蔡京能想出這個國號來。

“就這個是萬萬不可的。”楊霖趕緊搖頭,蔡京不知道哪裡讓他如此忌諱,也不追問,默默想了起來。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爲周得火德,今文淵號赤陽,赤者,火色也;陽者,乃至剛至烈,金烏昧火;誠如此,可稱大周!”

大周讓他想起了炊事班的故事,騎着小三輪的買菜火頭兵,楊霖不想再浪費時間,道:“就稱夏吧。古來王朝以夏始,今以夏終,不再更迭,豈不美哉?”

蔡京點了點頭,不管哪一個,都是自己提出來的。

他最傾向的還是中國,“中”這一字,太得蔡京之流的文人喜愛了。

楊霖馬上提出了自己此行的最大目的,問道:“太師,我欲再河北雄縣,擇一地築城遷都。”

蔡京點頭道:“如今四海之內,唯有北地常年零落在外,受盡欺辱,而不得中原庇佑。北人大多心懷怨憤,若是定都於此,北控遼東,西撫草原,掌握漠北,是個良策。”

蔡京一同意,楊霖心中便更加放心,接着問道:“若是築城,難免需要大量人手。再加上開發遼東、跤趾、擴建五京,都是浩繁的工程量。故而我打算招募一些常備人手,專職築城,兼修道路,鋪設橋樑,太師以爲如何?”

蔡京顯得有些興奮,旁邊的侍妾愕然發現,自家老爺忙了一早上,精神比剛回來還好,展顏道:“新政之後,民力貴而難得,文淵此心與我不謀而合。”

“那是朝廷組建,還是民間成立,我們朝廷僱傭?”

“都要!朝廷成立一個,民間組建成百上千,競價而用,我等從中布控,才能物盡其用,人盡其用。若是單靠一個,只怕腐化太快,人浮於事,消極怠工。”

楊霖豁然開朗,楊天仙已經忍不住了,在一旁撓他癢癢。

楊霖不爲所動,只是和蔡京探討其中細節。

楊霖和蔡京,好像達到了忘我之境,越說越投機,竟然沒有感覺到女兒的搗蛋。

楊天仙大感無趣,和姐姐嬉鬧起來,楊霖這才發現時辰已經不早了。

蔡京的身體,需要休息,往常只怕早就歇息了,趕緊起身道:“聽長者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耽擱太師午憩了。”

說完起身,迫不及待地回去,準備組建朝廷和民間雙工程隊。

新朝既然建立,就得開闢一個不同以往的盛世,讓這神州大地,換一副面孔。

PS:方聖女一章被刪完了,增添點內容成番外,全訂羣下午傳(風聲緊,低調點)

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
第二百二十章 捷報如雲傳汴梁(爲鳳盟加更1/156)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故友別後飲,三杯起殺心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疏忽險釀大錯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四百三十五章 虛誇盛世不如遼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七百二十章 責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五百零三章 絕世好弟弟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烈火燎原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不能得意忘形第六百五十七章 恢弘謀斷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五百九十章 金樽共飲賀歲酒 月夜獨嘗酒家香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四百八十九章 藏兵待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五百一十四章 海上運輸線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二十七章 粗鄙之言狀元出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束脩禮拜君子楊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四百一十二章 查人老底笑呵呵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五十一章 取名鬼才第五百八十七章 開始謀國第五百五十章 權勢的味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二百六十三章 外強中乾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五百一十六章 禮儀佈於四方,王化在於霸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軍切切求騎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五百八十八章 當爲異姓王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七十九章 虎口奪食李師師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二十二章 惡僕上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虎賁十萬到汴梁第七百一十章 掃清外圍北安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文明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楊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