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

處理完文教司的公務,蔡京早早回府,這一把年紀還奮鬥在一線,屬實是個勞模。

不過蔡京便是這樣的人,讓他致使,恐怕纔會鬱鬱不樂,老的更快。

進到府內,已經有門子跟他說,楊霖到了。

蔡京一聽,趕忙在侍妾的攙扶下,來到花廳。

只見楊霖帶着兩個女童,正在看花廳牆上的一副墨寶,那是自己臨摹的萬里江山圖。

聽到腳步聲,楊霖轉過頭來,笑道:“太師回來了,不請自來,還望海涵。”

蔡京爽朗一笑,“求之不得,快請上座。”

楊霖也不客氣,隨他來到花廳內的會客室,一張小几,兩個蒲團,席地而坐。

兩個女兒不肯離開他,一左一右抱着他的胳膊,不哭不鬧,十分乖巧可愛,這孺慕之情讓蔡京十分眼熱。

有今日當值的侍妾,屈膝跪坐一旁,給兩人倒上茶水。

熱氣蒸騰,楊霖笑道:“太師,先前的詔書我已經看了,寫的十分妥帖,我和白時中議定了國號,初步定爲燕國。”

蔡京聞言眉頭一皺,道:“是不是偏了點?”

楊霖滿不在乎,說道:“無非是個國號而已。”

蔡京搖了搖頭,道:“如今疆域不同以往,百姓更是億兆爲數,若是以燕爲國號,南至百越大理,西到西域天山,只怕從屬感會差一些。”

楊霖心底不以爲然,但是還是決定從善如流,畢竟人的眼光不可能永遠長遠,越是隨着權勢的增高,越覺得多聽聽這等老臣的話,沒有害處。

“太師有何高見?”

蔡京心中大爲滿意,以前楊霖跟着他的時候,雖然對外總是跟人說是自己門下。

但是每次自己說話,他都愛聽不聽,混不上心,總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此人位高權重,滿朝文武悉聽驅遣,卻變得從善如流起來。

不僅大事都會找自己商議,而且十有八九會採納自己的苦心想出來的主意。

這纔是明君的風範,讓蔡京放下心來,這楊文淵做了皇帝,也不會成爲剛愎自用之流。

蔡京抿了一口茶水,道:“我中原居天下正中,先人在諸夏時候,便說‘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何不稱中國!”

“中國?”楊霖念出來,心裡不自覺地唱了起來,我們滴大中國,啊好大的一個家。

不知爲何,輕笑出聲,道:“中國雖好,奈何太過出戲...”

蔡京一臉懵,問道:“何謂齣戲?”

楊霖搖了搖頭,道:“太師,再想一個。”

蔡京長呼一口氣,凝神靜思片刻,到底是學識淵博,道:“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既然開拓了從古未有之疆域,可稱大夏。”

“大夏?李賊反叛,立國稱夏,是不是相隔近了些?”

蔡京不以爲然地說道:“拓跋氏蠻夷之輩,冒稱李氏,擅用國號,從未被承認。豈有我煌煌大漢,避諱四夷的道理。便如化外一野人,撿到華服,穿上洋洋自得,難不成從此漢人便不再穿華服?天地雖大,未聞這等道理。”

“還有好的麼?”

蔡京笑着指着他,道:“你向來就喜歡多撒網,挑大魚。”

沉思了片刻,蔡京道:“《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若是萬象更新,可稱大元!”

楊霖一口茶水,差點噴了出來,仔細一想,這個時候沒有蒙古韃子建立的元朝,也難怪蔡京能想出這個國號來。

“就這個是萬萬不可的。”楊霖趕緊搖頭,蔡京不知道哪裡讓他如此忌諱,也不追問,默默想了起來。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爲周得火德,今文淵號赤陽,赤者,火色也;陽者,乃至剛至烈,金烏昧火;誠如此,可稱大周!”

大周讓他想起了炊事班的故事,騎着小三輪的買菜火頭兵,楊霖不想再浪費時間,道:“就稱夏吧。古來王朝以夏始,今以夏終,不再更迭,豈不美哉?”

蔡京點了點頭,不管哪一個,都是自己提出來的。

他最傾向的還是中國,“中”這一字,太得蔡京之流的文人喜愛了。

楊霖馬上提出了自己此行的最大目的,問道:“太師,我欲再河北雄縣,擇一地築城遷都。”

蔡京點頭道:“如今四海之內,唯有北地常年零落在外,受盡欺辱,而不得中原庇佑。北人大多心懷怨憤,若是定都於此,北控遼東,西撫草原,掌握漠北,是個良策。”

蔡京一同意,楊霖心中便更加放心,接着問道:“若是築城,難免需要大量人手。再加上開發遼東、跤趾、擴建五京,都是浩繁的工程量。故而我打算招募一些常備人手,專職築城,兼修道路,鋪設橋樑,太師以爲如何?”

蔡京顯得有些興奮,旁邊的侍妾愕然發現,自家老爺忙了一早上,精神比剛回來還好,展顏道:“新政之後,民力貴而難得,文淵此心與我不謀而合。”

“那是朝廷組建,還是民間成立,我們朝廷僱傭?”

“都要!朝廷成立一個,民間組建成百上千,競價而用,我等從中布控,才能物盡其用,人盡其用。若是單靠一個,只怕腐化太快,人浮於事,消極怠工。”

楊霖豁然開朗,楊天仙已經忍不住了,在一旁撓他癢癢。

楊霖不爲所動,只是和蔡京探討其中細節。

楊霖和蔡京,好像達到了忘我之境,越說越投機,竟然沒有感覺到女兒的搗蛋。

楊天仙大感無趣,和姐姐嬉鬧起來,楊霖這才發現時辰已經不早了。

蔡京的身體,需要休息,往常只怕早就歇息了,趕緊起身道:“聽長者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耽擱太師午憩了。”

說完起身,迫不及待地回去,準備組建朝廷和民間雙工程隊。

新朝既然建立,就得開闢一個不同以往的盛世,讓這神州大地,換一副面孔。

PS:方聖女一章被刪完了,增添點內容成番外,全訂羣下午傳(風聲緊,低調點)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八十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致書友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獻給書友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
第一百五十七章 秦檜的岳父一家第十章 玉樓金闕慵歸去第九十四章 送他個活王八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七百零五章 揭熊皮婁室拜大將,念天倫楊霖躬自省第一百八十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不過來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般算計都成空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分五裂西吐蕃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四百一十一章 汴梁享福韓世忠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二百八十二章 鸞鳳隨我方得翱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四百八十三章 班門弄斧起民憤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將歸來起狼煙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不虛傳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一百零五章 試手補天第六百八十五章 赴會飲宴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七百二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二百零二章 插翅難逃第二百九十章 金遼使者聚汴梁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面祥和被打碎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七十七章 入門下須投名狀(爲凝珠漫水加更2/20)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六百四十章 國比天地重,也比鴻毛輕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五百二十七章 纏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京面聖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決戰也是決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英雄氣短安逸時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第五百七十九章 驕奢之罪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萬世永興第四百七十八章 蚍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蠻初露致書友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二十九章 滿城風雨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郎自大第六百三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獻給書友第十一章 淺談大宋風月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王霸業一場夢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六百四十九章 社稷名宋,彤廷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