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

汴梁,明堂內。

楊霖坐在上首,看着堂內的衆官員,侃侃而談:

“黔地道路閉塞,山川縱橫,想和外地通行,往往要徒步走上幾個月。田氏固守思州,恰如井底之蛙,竟敢在此時捋虎鬚,此番定要還西南一個朗朗乾坤。”

北方還是冰天雪地,離着雪化轉暖還有一些時間,女真人撤回黃龍府,雙方暫時陷入了一種休戰、備戰的局面。

西南已經是草長鶯飛,正好適合廝殺,楊霖給方七佛的命令,是兩個月內戡平西南叛亂。

兩個月後,北方估計就要重燃狼煙了,屆時舉國資源肯定是向北傾斜。

所有人都知道,北虜是生死大敵,西南乃是疥癬之疾。西南的這些土司,就像是一個惡瘡,雖然難以根除,但是並不致命。

堂內衆人低聲商量起來,其實對於西南,他們也不是很瞭解。

朝中縱使有西南官員,大多也是川蜀之地出來的,黔中實在是太偏遠了,而且新政之前學院稀少,除了大戶人家少有讀書的士子。

新政纔剛剛開始,現在的學院內的士子,也遠遠不到可以入仕的年齡和水準。

事實上在田祐恭納土歸宋之前,這裡一直不是由大宋控制的。

而黔中想要和中原溝通,思州府是最方便的門路,也是當之無愧的西南地區連接中原地區的樞紐。

思州的錦江通沅水,過洞庭,下長江,是黔今地區的黃金水道。

田祐恭從趙佶手裡,把整個思州拿到了手中,就掌控了溝通中原和黔中的樞紐。

白時中慢慢擡起頭,指着沙盤上,一個小小的藍色旗子,道:“少宰,交趾和廣州一帶,如今賦稅是自由支配的,並不用上繳朝廷。此次征戰...”

他話還沒說完,楊霖就擺手道:“廣州作爲陪都之一,急需用錢,五都齊頭並進,乃千年大計,不可因爲這次小小叛亂之耽擱。方七佛派人傳回消息,他自己的府庫有足夠的錢糧,可以支撐兩個月。”

“兩個月,真的能戡亂麼?”張叔夜忍不住問道。

楊霖輕笑一聲,語氣輕鬆,似乎沒有把田氏放在眼裡:“以一族之力,要跟我對抗,他可能不知道,如今我就是天下大勢。逆勢而爲,猶如逆天,田氏何德何能,我要讓他粉身碎骨。”

---

“田家還想娶我女兒?簡直是癡人說夢。”

楊惟聰冷笑連連,將禮單扔在地上,捏着田祐恭的書信,臉色更加難看。

知道了田汝端的來意,如果是在以前,或許他還會考慮考慮,如今田家正在作亂,楊惟聰又怎會再理會他。

田氏和楊氏都是黔中的大部落,彼此又相鄰,存在着最基本的競爭關係,而且無法調和。

楊氏做夢都想得到思州,那是連接中原的樞紐,得到了思州,就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閉塞的黔中當夷人王。

田祐恭作亂,他本來也想摻和一手的,但是聽說這次宋人動了真格的,楊惟聰馬上就想到了,這是一個取而代之的機會。

當然如果他知道楊霖的打算,不是消滅一個田氏,而是消除西南所有的土司,他就不會如此作態了。

遠交近攻固然是有道理,但是脣亡齒寒,他也不是不明白。

如果真的到了威脅到他們共同的生存條件的時候,楊惟聰肯定會和田氏合作的,可惜現在他還沒有嗅到危險。

播州的城外,一隊人噤若寒蟬,誰也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在他們中間,簇擁着一輛馬車,車內田汝端臉色陰沉好似豬肝。本來就有些涼薄的面容,稍微顯得有些猙獰,巨大的憤怒讓他的手指都在微微顫抖。

田汝端一心以爲,自己肯娶他們楊氏的女兒,是給了他們天大的面子。

誰知道會被掃地出門,甚至都沒有見到楊惟聰本人,就被人趕了出來。

自小就是驕橫跋扈的他,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田汝端越想越氣,一拳捶在馬車的牆壁上,他甚至連自己的親爹都恨上了。

老東西出的什麼餿主意,讓我來這裡受氣丟臉!

此時距離他們不遠的播州城樓上,楊惟聰看着田家的車馬,目光深邃,沉默不言。

整個西南黔地,就像是一潭死水,多少年來雖然小紛爭不斷,但是大的格局從未變過。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這一次,一定要取代思州田氏,成爲整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這一次他選擇賭一把,賭宋人不會姑息田氏挑起的叛亂,賭他們希望選擇新的勢力,來接管黔中。

在他身後,一個人匆匆爬上城牆,附耳道:“主人,大宋派來的人,已經到了。”

楊惟聰轉過身來,擰了擰護腕,道:“走,去看看。”

---

羅殿,與大理接壤,曾經是宋和大理的分界處。

漫山遍野的兵馬,遠遠看上去,就像是潮水一般涌出。

石門蕃兵和大理兵馬,從兩面匯聚而來,在此集結,繼續進軍。

這些人馬的旌旗遮天蔽日,在黔地的山川間,行走起來如履平地。

隨手用彎刀,劈開灌木叢,踏出一條條的道路來。

他們都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有一些甚至在樹上來回躍着行軍。

在他們的身後,更多的兵馬正在集結而來,這些人粗魯算來,也已經有十萬之衆了。

烏蠻三十六族,本來就是深山中的部落,吐蕃兵馬相對就吃力一些。

不過他們走在大理兵的身後,已經有踩出來的道路,順路前行即可。

方七佛勒馬在大軍一側,舉目遠眺,是一座連着一座的大山。

怪不得以前的朝廷不願意出兵剿滅土司,而是選擇放任和姑息,這些山讓人一看就生不出踏入的想法。

若是敵人散落在這些深山中,就是百萬大軍,也休想把他們剿滅。

好在他們也已經有州府了,捨棄自己幾百年的時代巢穴,相信田氏沒有這個魄力。

方七佛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下令道:“傳令,就地埋鍋造飯,備足乾糧,明日急行軍,翻過關嶺。”

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
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楊霖封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七百五十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六百八十三章 賤如犬羊第二百三十二章 佛前貪戀人世歡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一百四十一章 混子到位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零八章 滿磧寒光生鐵衣第一百九十二章 互相需要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濺龍塌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三百零五章 將士自重需自清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八十四章 禮樂崩壞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設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望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務正業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有什麼錯,就想吃只雞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四百一十章 父慈子孝蔡太師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趙千秋英雄氣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五百五十一章 鏖戰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八十五章 豪傑本不爲偷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爲人師表楊少宰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謎底揭開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機大事,關門密談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五百七十三章 惡犬變家犬第五百零二章 豪氣沖霄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一百零一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沉穩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茶馬古道今又來第十四章 一時孟浪認小弟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言定宰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離龍坎虎更猜疑第八十四章 養匪自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三百三十三章 悄無人語重簾卷第三百七十七章 爲圖幽燕計,臨海築新城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二百六十六章 率獸食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躺贏第二百七十九章 滿城盡知反悔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西北第三百零三章 不叫營中見冤魂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爺回府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有沒有見過四萬人的使團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年恥辱盡,一掃胸中濁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一百一十五章 罵人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