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天翻地覆

“老哥,什麼事這麼心急火燎?”

楊霖頭髮溼漉漉的,一邊進來一邊問道,楊戩扶着椅子想站起來,被楊霖按住肩膀。

“老弟,你可算是回來了,老哥我已經按不住了。咱們的官家,他要退位禪讓。”

“什麼?退位禪讓?”楊霖皺着眉頭道:“半年之內兩次禪讓,朕不是拿社稷當玩笑麼?不行,絕對不行,再說也沒有人比他合適了,官家乃是神宗皇帝之子,哲宗之弟,天潢貴胄,正堪大位。”

楊戩苦笑道:“咱家如何不知,可是咱們這位官家,一心就是想着退位,想要把皇位讓給定王趙桓。”

定王趙桓,也就是後世鼎鼎有名的宋欽宗,當了一年皇帝,卻做了三十年的俘虜。

楊霖沉思片刻,道:“此事萬萬不可,兩易皇位,勢必會引起人心浮動,再加上定王年幼,如今國中不乏陰謀復辟之人,雲州河內尚未收復,女真隨時可能捲土重來,不能冒這個風險。官家那裡,我擇日就去勸諫一番,總要他去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楊戩點了點頭,抿着嘴嘆道:“你可得抓點緊,老趙家都不是常人,尋常就能搞出點驚天動地的事來。”

聽着這老哥的話,楊霖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老哥放心,這皇位他上去不容易,下來更難。我們不點頭,官家禪位不了的。”

楊霖現在有這個自信,禁中被自己圍的跟鐵桶一樣,封閉消息也就是一聲令下的事。別說你要禪位了,只要自己搖一搖頭,皇帝連把命令傳出宮都難。

把楊戩送出門口,楊霖陰沉着臉,回到內院。眼下是最緊要的時間,誰做皇帝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要添亂。

大理的試演十分成功,接下來要推廣到全國,就是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

屆時,將會有無數的人跳出來反對,他們都是現行政策的既得利益者。這些家族經過百年的積累,早就是一個個龐然大物,他們無可避免地會擰成一股繩,和自己爲敵。

回到書房內,楊霖往自己的軟塌上一躺,開始靜靜思考。

在大宋推行新政,究竟是從哪一步入手呢,自己這次改革可以說完全顛覆性的,究竟哪些人是可以拉攏的,而哪一些又是鐵了心會跟自己鬥爭到底的。

這項艱難的改革之路,必然是在開始時候最爲棘手,一旦自己起頭開展之後,就會有無數人前赴後繼,爲新政效力。

楊霖眼睛睜開,大聲道:“來人吶。”

書齋門吱呦一聲,徐賽月從外面進來,穿了一身粉色襖裙,臉蛋紅撲撲的,楊霖伸手一摸,冷的凍手,用手暖和着她的雙頰,嗔怪道:“以後不用在外面等,都到書房內,別鬧太大動靜就行。”

徐賽月笑着點了點頭,仰着小臉道:“就怕攪擾到大郎的正事呢。”

楊霖眼珠一轉,道:“就在我的桌案旁,擺上三張小几,你們幾個識文斷字的,沒事坐在這幫我寫寫畫畫。”

那蔡京老兒,當初在明堂被皇帝特批,可以帶侍女辦公。一羣活色生香的“秘書”陪伴處理政務,什麼事只需要動動嘴皮就行,不知道多瀟灑,楊霖可不止一次眼紅牙酸。

自己沒到那個年齡,在明堂肯定不能跟他一樣搞,在自己的書齋總不過分吧。徐賽月只覺得楊霖心疼她,芳心甜甜的,坐到楊霖的大腿上,把臉貼在他的胸口。

楊霖手指纏着青絲,繼續說道:“讓芸娘找人,幫我做一個大的紙板,要足夠大。”

---

冬夜格外漫長,都已經是五更天,還是漆黑一片。

昭德坊內早就忙碌開來,府上的主人回來了,再不復以往時候的清閒。

幾個侍女端着洗漱的瓷盆和皁角,伺候楊霖起牀之後,就是準備前去早朝。

少宰楊霖回京之後,第一次早朝,萬衆矚目。路上楊霖從馬車露出頭來,問道:“陸謙,去幽燕調兵的人,是什麼時候出發的。”

陸謙想了想,道:“少宰,咱們走到半路,就派人去了。以快馬腳程來算,不出幾日就該回來了。”

楊霖點了點頭,把車簾放下,若問自己的第一步是什麼?當然是加強汴梁的武力,來應對可能會發生的所有情況。

楊霖這一次,從幽燕調回一部兵馬,總共不過一萬人,加上脫胎換骨的京營禁軍六萬,還有一萬西北各族兵馬,總計八萬人。

這八萬廝殺漢,人數雖然比之原本的六十萬禁軍,大大的縮水了。但是戰力不知道高出多少個檔次。改革註定是荊棘遍地,困難重重的,甚至有可能會有危險。若不是有這些將士護體,楊霖還真不敢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幹一番。

所有人都在等這那一聲驚雷,將整個大宋驚動,果然楊霖沒有讓他們失望。

少宰在大理試演新政之後,進京的第一次出班奏事,就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我大宋州、府如牛毛,軍、路似砂礫,官員冗雜,入不敷出。臣提議,廢除原本中原州縣二級制,廢除西南各族雜居處的羈縻制度,劃全國爲九省,秦隴、山東、河北、兩浙、江西、荊楚、川蜀、嶺南、雲貴,外加大理、吐蕃、西域三個都護府,特設開封府爲京畿省。如此一來,大宋一十三省,各派正三品總督一員,署理軍務;正三品巡撫一員,主理民政。

省以下的各府設知府一名,各州設知州一名,皆爲正四品,輔官有同知、通判等,掌一府政務,包括治軍、巡捕、管糧、治農、水利、屯田、牧馬等。

府、州下有縣,各縣設知縣一名,正七品,輔官有縣丞、主簿等。

除此之外,不再多設官吏,五品以下官員年至五十而致仕,不得羈留官位。”

一言既出,滿殿譁然,就是他的擁躉都有些跟不上。

馬擴邁步出列,高聲道:“臣附議。”

這一嗓子,驚醒了還在品咂的楊霖心腹,衆人紛紛出列附議。

張商英等人,早就知道了這些,事實上這一條條的,都是楊霖畫出大概框圖,大家齊心完善出來的。

大慶殿上,趙偲聽得雲裡霧裡,對於他來說,軍國大事顯得那麼晦澀難懂。

親王出身的趙偲,甚至連大宋的行政制度,都不是很熟悉。

眼看滿殿都是附議的,趙偲很開心地道:“既然如此,準卿所奏。”

一條五品以下,到了五十歲就要回鄉致仕,不知道有多少的官員要提前告別官位。

這些人品階不夠,當然進不到這大慶殿,但是消息傳開之後,應該會是哀嚎遍地。

在大宋當官,最好是當到死,因爲宋官簡直是太舒服了,尤其是進士出身的文官。

楊霖長舒一口氣,站在大殿上,耳聽的一片嘈雜吵鬧,心裡卻一下輕鬆不少。

無論如何,這第一步是邁出來了,接下來的事就要鋪設開,在廣闊的國土上,來一場地覆天翻的改革。

---

豔陽高照,春風帶寒。

樞密院白虎堂中放置着一個巨大的水缸,幾條錦鯉張嘴吐着氣泡,鼓着眼睛看着那個拿着魚食卻始終不扔下的‘二貨’。

高柄如今是水漲船高,已經取代了自己的老爹,榮登殿帥之位。掂着手中魚食,是不是側耳聽一下週圍的動靜,高柄心中暗自思忖:潑韓五不知道會派什麼人來汴梁,若是這廝不要臉,自己跑回來了,這個剛到手的殿帥的位置還能保住麼。

如今的殿帥,控制着六萬禁軍,雖然只是名義上,但是也足夠煊赫,可以說是朝中最清貴的官位之一,自己年紀輕輕,坐到這個位置難免有些心虛。

潑韓五南征北戰,倒也立下不少的戰功,這廝該不會這麼不要臉吧?

高柄長吁短嘆地時候,外面傳來手下的聲音:“殿帥,幽燕馬軍統制呼延通求見。”

高柄臉色一緩,喜笑顏開,親自迎了出來:“呼延將軍何在?”

走到外面,只見一個身高如塔,健碩似山的大漢,滿臉絡腮鬍,一副悍勇模樣,站在院子內正在東張西望。

“哈哈,呼延將軍,可把你給盼來了。”高柄滿面春風,親熱地說道。

呼延通受寵若驚,沒想到這高衙內當了大官之後,還不忘舊日的弟兄。自己和他在幽燕只是見過幾次面,竟然也能被如此禮遇。

再想起那個潑韓五,處處打壓自己,簡直不是個人。

心中感動的呼延通,抱拳道:“末將見過高殿帥。”

“都是自己弟兄,客氣什麼,這次呼延將軍回京,可是奉了少宰之令?”

呼延通點了點頭,原來楊霖生怕韓世忠撂了挑子,自己跑回來圓他的樞密副使的理想,提前點名道姓地指派呼延通來京。

這一員悍將,是楊霖的心腹愛將,幽燕戰場上幾次雄姿太過驚豔了。有他在身邊,自己就放心多了。

樊樓,雅間。

幾個空酒罈歪歪扭扭散落在桌子周圍,滿臉通紅的呼延通打了個酒嗝,端起酒碗,“來,衙內,再喝一碗。”

高柄臉色通紅,連連擺手道:“不行啦,俺不行啦。”

呼延通哈哈一笑,道:“衙內,這次俺是看清了,什麼人可交,什麼人下作。沒說的,俺這條命,以後就是少宰和衙內的。但有吩咐,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少宰?”呼延通突然驚叫一聲,拍着腦門道:“壞了,少宰吩咐俺進京之後,先去見他,怎麼一見衙內把這事忘了,這一回定要被他痛罵一頓。”

高柄喝得暈乎乎的,自己的殿帥位置保住了,只要韓世忠不來搶,自己誰也不怕。那潑韓五功績大也就算了,關鍵是少宰的嫡系親腹,從一個西軍小卒提拔起來的,難免更加被信任一些。

他聽了這番話,笑道:“別怕,我帶你去少宰府上,保你無事,這個面子少宰還是要給我的。”

兩個人勾肩搭背,除了樊樓,冷風一吹頓時醒了些酒意。

高柄稍微清醒一些,心中暗暗悔恨,自己一時激動幹嘛個這個粗人喝這麼多,這下跟着他一起去昭德坊,不是連自己也要捱罵麼。

大話說出去了,不去又不行,高柄只能是硬着頭皮,心懷惴惴地來到昭德坊。

花廳內,兩個小丫鬟端上茶來,兩個醉漢面面相覷,都有些發怵。

不一會,楊霖快步走來,身後跟着個豐腴婦人,楊霖一邊走,一邊回頭囑咐道:“幾個帖子要在明日之前送到各家府上,一個也不能耽誤。”

芸娘連連點頭,進到花廳,撲面就是一股酒味。

“呼延通!你這賊廝鳥,怎地喝成這幅鳥樣,不是讓你進京就來找我。”

呼延通天不怕地不怕,此時也悻悻地低頭,不敢說話。

一旁的高柄,也有些畏懼,但是牛皮已經吹下了,只能是仗着酒勁硬着頭皮,說道:“少宰息怒,呼延將軍和我許久未見,心中十分想念,他又急着趕路,一天一夜沒有進食,下官便帶他去吃了些酒菜。”

楊霖這才發現高柄,臉色稍緩,甚至還帶着一些笑意道:“朝中事多,我都忙得亂了頭緒,竟然沒有看到衙內。既然你是是跟衙內喝的,我看在衙內面上,不與你這粗漢一般計較,下次再敢這般蔑視我的命令,教你去交趾推小車送軍糧。”

楊霖十分器重高柄,別看他文不成武不就,但是關鍵時候特別好用,用對了地方堪比二十萬大軍。尤其是在處理宋遼之事上,這就是一張絕對的王牌。未來河內六個軍州的收復,說不得得全賴此人。

呼延通如蒙大赦,咧嘴笑道:“俺再也不敢了。”

高柄沒想到自己面子這麼大,心中一暖,道:“少宰有何吩咐,我和呼延將軍,定不會誤了少宰的大事。”

“汴梁京營禁軍外,其餘兩萬兵馬,我擬分爲東西兩營。東邊由花榮統領,西邊就交給你,你們只聽我的調令。”

呼延通抱拳領命,高柄心中卻已經開始思量起來,少宰前些日子把天捅了個窟窿,看來也不是完全不怕啊。

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獻給書友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馬南下黃河北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十六章 樂趣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
第一百章 皈依道教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來宵小盡伏誅第三百四十章 榮耀屬於英雄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同過節獻給書友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風雲第四百九十六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五十四章 硬核戒賭,幫韓世忠上岸第一百零八章 不報睚眥方爲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九十六章 江南悲秋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二百零八章 少女情懷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六百零四章 構陷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六百一十六章 祖先埋骨地,豈容人起舞第六十七章 民怒更勝於天威(爲liveaben加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作威作福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五百八十一章 雷霆破城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落明星動光彩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六百四十六章 人與野獸的較量第七百一十七章 清洗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八十章 誰把名將填邊關(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興衰榮辱歷百年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馬南下黃河北第六百五十四章 狼煙遍地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五百一十三 沒想到你耶律大石濃眉大眼的,也幹這種事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一百一十七章 興辦大宋緝事廠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七章 涼州路途遠,相送人是誰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漢家舊屏藩,不見已百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十六章 樂趣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二百四十章 陽謀隨勢而發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四百零八章 昏君還需佞臣勸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接受第一百零七章 羊入虎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三百七十三章 看鷸蚌相爭,得漁翁之利第三十三章 隻手動汴梁第五百三十七章 先鋒第二百三十一章 血流成河的仁政第六百二十九章 什麼都能出賣,除了利益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死高臺新舊換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