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浴火新生

楊霖心底自有一股豪氣沖天,自己就是麾下這些將士的靠山,是他們翻身的依仗。而他們,又何嘗不是自己宰執大宋的依仗。大宋的文人,並非都是下三濫,但是這個團體確實越來越腐朽了。

所謂的過猶不及,就是說的這個,他們對武人有一種變態的防備。

後世的靖康之難,最重要的第一次開封保衛戰中,各地軍將義軍自發匯聚勤王,除了西軍等野戰主力十餘萬之外,汴梁左近另有匯聚而成的勤王之師垂三十萬上下。

這些軍馬,除了西軍等經制之軍外,多是裝備簡陋,糧秣不足。可就是這些軍馬屢敗屢戰,與女真大軍糾纏不休,才讓已然有些疲憊的女真大軍索取了大量財貨之後,解圍而去。

可汴梁中樞諸公,卻憂心於原來內重外輕的畫皮被戳穿。怕這些勤王之軍勢大難制。更怕西軍常駐汴梁,動搖他們地位。就跟發了瘋也似的驅趕着這些軍馬去援救收復太原府。

軍將士卒,都服從了汴梁的命令,義無反顧的殺入了河東重重山地之間。數十萬糧秣不充,軍械匱乏的軍馬,一批批地被女真擊破。到第二次汴梁之圍的時候,已然再無可戰之軍了。

好好的江山,就此淪喪,河東羣山之內,戰死了幾十萬漢家男兒。開封中原腹心,十幾萬婦人少女,被敬獻搶奪,淪爲異族玩物。

北境道路上,風塵漲天,沙雪撲面,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後代的歷史巨眼關注,也不爲當時自顧不暇的主子們憐惜,她們羊羔似地瑟縮着,悽惶着,消失在中原的土地上,留下了讓後人至今難以磨滅的恨意。

一個大國想要傲立當世,必須得文武相濟,缺了哪一個或者不重視哪一個都是不行的。

在場的衆人,估計也沒有想到,楊霖有這種魄力。

在這個時代,讀書人從一出生,接觸到人就是輕視武人的;到了長大之後,開始讀書,他們的老師、長輩,全都在灌輸防備武人的道理,用實際行動給他們做防備鄙夷武人的模範。

久而久之,潛移默化當中,這種觀念就深入到骨子裡。

楊霖則不一樣,他具有上帝視角,早就從史書看到了這樣的危害和狹隘。

身爲狀元的他,破除這等觀念,在外人看來更加的石破天驚。

狀元坐到如今的位置,這就是文官的極致,沒有道理砸自己的寶座。

授勳過後,就是入城儀式,新的大同從裡到外,都被整修一遍。

瘟疫散去,這裡有大把的宅院土地可以賞賜給有功之人,很多受賞的西軍將士,就準備舉家搬遷來大同居住。

大同府,作爲一座千年雄城,即使是累遭戰火摧殘,依舊是北地的重心,是雲內無可辯駁的腹心之城。

只要是戰火消散,這裡很快就會恢復生氣,重新成爲一個北地繁華的城池。

雲州知府是剛剛從汴梁趕來的何粟,早就在城門口迎接入城的軍民。

何粟也是一個狀元郎,他是趙佶親政之後的第一次大考的狀元,能夠得到趙佶殿試的首肯,肯定是文采斐然、相貌英俊之輩。

事實上,不光是趙佶喜歡他,蔡京也十分看重這個狀元。

在蔡京的照應之下,何慄一路順風順水的走來,從秘書省校書郎到提舉京畿諸學事,然後起居舍人,中書舍人,一路都是清貴差遣,就是儲相種子。

後來楊霖宮變,清洗蔡系嫡系,何粟也就被貶出京,任遂寧知府。這位一直在清秘圈子裡面打轉的狀元郎就顯出他真正精明強幹的本色,將地方治理得四方安堵,山蠻束手,名聲反而鵲起。

楊霖鞏固了朝堂,已經不怕蔡京起復,就大膽啓用了這個官聲不錯的能官、幹官。

雲內這樣的位置,必須得是一位有地方治政經驗,能耐繁鉅,能理細事的官員來做。

何粟當然也知道,這是莫大的信任,只要自己好好幹,遲早可以回到汴梁中樞。

此時的雲內,受重視的程度,甚至比京畿還大。滿朝文武都在看着自己,只要有一點政績,就會被放大,當然犯了錯也是一樣。

楊霖和他一道,進入到嶄新的大同城中,街道上收拾的十分整潔。

道路寬闊平整,可以輕鬆容納四輛馬車並行,沿途的建築修葺的修葺,實在不行的就拆了重建,新的房屋散發着新木的香味,楊霖回頭,指着前面最高的一處樓閣笑道:“這味道,讓我有一種進了天津新城的感覺。咱們大同浴火重生,必將更上一層樓。”

何粟捻鬚笑道:“此樓乃是大同一景,此樓因其位於八卦十二方位之首——“乾”位上,名曰乾樓,最爲高大瑰麗,被人視作爲‘鎮城之物’,又被稱爲‘鎮樓’,它呈八角形,也被稱爲‘八角樓’,不過今日聽少宰一言,果然是更加有氣勢,不如就改叫‘更上一層樓’。”

楊霖身邊的文武官員,紛紛拍手叫好,稱讚何粟這個主意不錯。

很快就有人捧着紙筆過來,楊霖當街寫上“更上一層樓”五個大字,不到下午就有木工做出了匾額,懸掛在這八角樓上,徹底改了名字。

進到城中,大災剛剛過去不久,楊霖作爲道教名義上的總掌門,先是脫去盔甲,身穿道袍在大同城內等壇,做了一場法事。祈禱災禍不再來,來年風調雨順,然後褪去道袍,身穿官服帶着百官聚宴。

席宴上只有五穀稀粥,伴着牛羊肉,十分的簡單。

楊霖滿心歡喜,這時候呂望匆匆走來,交給他一封密信。

展開之後,楊霖神色一變,放下手裡的密信,擰眉暗道:這殺不完的邪教...

彌勒教和明教還有不同,這個傳承很久的邪教,是個徹頭徹尾的造反大戶。從晉朝開始造反,一直到後世的明清。而且他們行事更加怪癖邪惡,動輒殺人爲樂,危害極大,必須徹底剿滅。

他不動聲色,低聲對呂望說道:“殷慕鴻那裡人手不夠,派人去通報張叔夜,全力配合都尉府清剿彌勒教和明教。”

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
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往死裡讚頌我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二百五十九章 旱澇兩極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六百三十六章 還有心思吃飯?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四百五十七章 兇刀出鞘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來扛!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零一章 王爵於我如浮雲第九十三章 搶了一對雙生兒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給凝珠漫水加更)第七章 採生折割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四百三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二十四章 打完你還得賠錢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子出宮第五百二十一章 縱橫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二百九十九章 欲斬奸邪問宰相第五百零五章 賣國者即爲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陽子在神仙中也算是厲害的角色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仙打架,楊霖榮升背鍋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一章 胸中了了舊恩仇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溪深處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楊氏新學初顯露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七十四章 枸杞當飯第七百二十二章 虔誠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五百三十七章 懲罰第六百一十一章 規範管理,國法至上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四百二十章 讓他們死於民憤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二百八十五章 試玉要燒三日滿第五百三十八章 崩潰前的爆發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第三百章 蔡楊翻爲社稷臣第六百零八章 破除第二百五十章 做人不能太楊霖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算天算第二百零六章 嗣親血脈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通滾蛋第五百七十六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三百零四章 赤陽真人招魂術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九十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賤如草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四章 半醉半醒第一百零六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二十八章 常有帝王求長生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計謀不分貴與賤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